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勐宋哈尼族的住屋文化,也集人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于一体,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家庭制度和社会制度,可析出其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呈现。这一呈现仍旧延续到现代勐宋哈尼族住屋文化之中,对其女性地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这延续的过程中,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一种“文化堕距”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之一。其中,宗教文化对于洞察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 更有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文化传统现象中,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悠久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与人类文化在同时期形成,也是人类文化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某些特定时期或特殊的文化领域里,宗教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直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例如,宗教文化对古代音乐艺术、建筑美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外许多建筑艺术的典范,是在宗教的殿堂里  相似文献   

3.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企业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已经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保证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但要如何做到义利兼顾,并且引导人们见利思义、以义取利。义利合一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义利合一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社会成熟的程度,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属于人类共同智力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利用人性、规范人性来运作人类经济生活。它既要求相应的人格来作为其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6):4
引言本质上,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高等教育从一般的文化事业机构中逐步分离出来,但它作为文化机构的性质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其形态、功能和使命得到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题画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的也是艺术的样式和品种。这是国人的一个杰出的文艺与文化创造,是中国人奉献给世界与人类的独一无二的审美对象。它是诗、画和书法,三者结合的一个艺术综合体。因此,它具有多重审美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一般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因素的总和。它的内容既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也包括人类社会的惯例和制度,甚至也包括物质实体。它们都是人类代代相传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物。传统具有延续性、集体性、优势合法性、潜意识性、群属认同性、实用方便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性。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传统行为方式的全部丛结体现为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遗产。功能主义学派也认为,每一世代借以积蓄经验以传于后代的媒介的总体,即构成为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大致理解为文化学中的文化残余(SurviVal)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文化定义历来难有定论。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实际上是对文化本质的揭示。从文化的基本上属性上来观照文化,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文化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上来看,文化就是物质的意识化和意识的物质化过程,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它是一种把自然和人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事物的形式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洋 《文化学刊》2011,(3):58-61
在声乐艺术领域中,乐器种类数以百计,而最自然、最优美的乐器还是人声,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极富于审美魅力的意识形态,千百年来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他不仅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一直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享受,说明了人声歌唱比其他任何乐器更能符合传情达意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的身体作为客观存在,不仅指生理层面的肉体,还包括历史、文化、思想等社会、精神层面的因素。身体是自我认知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沟通的起点和基础,在任何时代,身体问题都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作为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全面、系统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修身理念,本文将以古代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坐立行走礼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古人如何在举手投足之间践行举止礼仪,实现以礼正身的目标,进而挖掘古代举止礼仪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古老的饮食,豆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它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其不仅蕴含着朴素的宗教思想,折射出民族精神,体现了人们对"和"的追求,而且在规范社会道德、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各个区域之间豆腐文化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在文化的象征意义与社会价值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挖掘豆腐文化内涵现实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廉洁文化是凝结于人们廉洁行为中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评价。作为一种软环境,它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可以说,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廉洁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动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搞好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其思想理念和内容精髓,  相似文献   

14.
诸葛金斐 《职业圈》2013,(3):134-136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海洋文化:一个亟需重视的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海洋大国“,蓝色国土”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具有进取性、开放性、兼容性和探索性的显著特点,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商贸思想、培育民族探索精神、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这个过程就是创造海洋文化的历程。海洋文化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世界的不断变化,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和精神的力量源泉。在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经济的象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与特征,它不但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而且也反映出了人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文指文明,即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处处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能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创建百年油田同样需要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强化以人为本,从而形成一整套富有个性的文化氛围,促进油田的和谐发展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谈到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这是一种做人的学问。即便我们知识再多,不懂做人的道理,也不能说是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乡贤"就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人,是本土本乡因德行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达之人,而"乡贤文化"就是这一地域历代圣贤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它影响和激励着民众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从而,引领社会,造福社会,维持社会和谐。过去乡间有"乡贤",城市里有"贤达",二者都是所在地域人民的榜样和表率。  相似文献   

19.
正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开始,大运河跨越了2500余年历史。它是以物态文化创造出的流动的历史,是人类追求文明、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象征。大运河虽没有长江的豪迈,也没有黄河的伟岸,但它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核与历史文化价值,被称为中国人的"父亲河"。  相似文献   

20.
丁广惠 《文化学刊》2013,(3):106-114
本文首次提出了终结型文化的概念:它指那些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而停止发展或传承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产品。它分三类:古代器具、建筑等物质文化产品;古代学术、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品及其创作规律;古代礼仪、民俗、竞技、游艺等有行为特点的精神文化本象。它们都具有(一)发展变化的完成性;(二)不可改动性;(三)以原生态形式对后世发生影响的特点。本文揭示了格律诗独特的"蜕变式"发展规律:当一种诗体跨越历史时代与新的时代声韵相矛盾时,古人不是对这个诗体进行改造,而是另创造一种新的诗体来适应,于是一个个新诗体又先后蜕变成终结型的诗体与最后的新诗体并存,并以原生态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当前诗体的改革既违背了诗律作为终结型文化的特点,又违背了其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也违犯了文化事象的"游戏规则",是将诗词改革选错了方向。终结型文化理论,不仅是诗律不能改革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