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到千百年来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及历史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的概念认知差异很大。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具有深刻意义。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了解这些差异,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观念的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可以促进彼此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并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该文从“星期”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间概念入手,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同时助力于当前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形象塑造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显著,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项就是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起源不同,节日庆祝方式不同,节日饮食内涵不同,节日符号不同,节日宴席不同,表现的性格不同等。同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也存在相互融合的一面。在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深化也日趋全球化,中西方传统节日相互包容,又有此消彼长的情况。所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既要汲取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又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自豪感,保持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力,才能使中国文化融入国际社会、走向世界,进而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酒的历史悠久,其蕴含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该文以中国白酒和西方鸡尾酒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西方饮酒礼仪、酒器及社交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差异化的深层原因,即不同社会文化对各自的影响,以期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和中国酒文化的推广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李索  穆晶 《文化学刊》2012,(1):169-172
对扫帚成精故事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南朝的《异苑》。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扫帚精既可以是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也可以是捉弄人的反面形象。西方的民间故事里,也经常出现飞天扫帚的形象。中西方文学中的扫帚虽然都具有某些神秘气息,但在中国文学中,扫帚精往往具有人的特质;而在西方文学故事里,扫帚精更侧重于工具性。二者的不同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天人合一;西方人侧重具体事物本身,并且更相信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国家、阶级层次、种族和社会性质不同,出现了文化认同形态上的差异。而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形态,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时间积累的结果,还是世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英美文学为参照,分析因民族信仰、国家体制、社会文化和文化发展历程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民族文学创作差异,阐述不同民族文学创作文化认同形态对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在这独特的发展轨迹下,又蕴含不同的文化底蕴,也因此诞生了存在着差异的中西方体育文化。随着体育竞技的世界化发展,中西方在体育文化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然而,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之路终将求同存异走,也将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入手,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不同,这更多的体现在"礼"这一方面。双方要实现更好地交流,必须重视中西方礼的差异性。基于此,现主要从中国"礼"文化和西方个人主义角度阐释"礼"文化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影响,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探求中西方文化共通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地理等生活环境所造就的,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不同的婚俗文化。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婚俗文化也产生了严重的地域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婚俗文化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婚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元节和万圣节存在相似与差异之处。两者的形成发展过程存在着相似的宗教色彩。而在发展长河中,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元节习俗与万圣节习俗却截然不同。如今,中元节依然是以祭祀祖先为主,而万圣节却已演变成欢快娱乐的节日。各自背后的价值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重孝道仁义和西方人重个人自由的文化特点。该文旨在通过万圣节与中元节在来源、习俗和价值内涵上的对比,唤醒国人对中元节乃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税收的本质特征——社会属性,指出税收不可能离开特有的社会形态而存在,更不可能离开特有的文化土壤而生存。中西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中西方税收的诸多不同。通过比较研究,步步优化我国的税收制度,使其真正的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称谓用语体系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其翻译方法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2.
餐桌文化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无论是谈事情,还是招待宴请等都会在餐桌上进行,由此也延伸出了餐桌礼仪及约定俗成的规矩文化。西方历史上常会进行盛大的宴会活动,西方也因此形成了一套由西方文化思想所决定的餐桌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及文化风俗的不同导致中西方的餐饮文化各有千秋,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从而探讨中西餐桌文化的文化思想内涵及差异所在,以此帮助中国更好地与西方进行交流合作,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西方。现代中国的餐桌礼仪有一部分是融合了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人也由于全球化原因对中国餐饮感兴趣,而学会了一些中国的餐桌礼仪,双方互相学习,以期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及全球交流。该文以中西餐桌的座序文化作为切入点,探讨全球文化兼容和互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戏剧艺术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西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及思想观念不同的影响,中国古典戏剧与西方古典戏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中西悲剧的题材、内容、结局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古典悲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反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表达形式上也都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分属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词汇组成、句子表达、语篇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地把原作内容生动得体、言简意赅地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需要译者了解英汉语言在词汇、语句表达等方面的一些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对英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及文化内涵有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英汉翻译中的一些技巧,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行文更流畅。  相似文献   

15.
王淑杰 《文化学刊》2009,(2):145-147
由于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俄汉两民族对同一事物、概念、现象等的反映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差异。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可以得出俄汉民族对左、右方位概念、数字、颜色的不同认识,对某些动物的不同喜好以及对年龄的不同观点,从中也反映出两民族之间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2):179-179
李曦在《东岳论》2010年9月第9期撰文指出,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是雷蒙·威廉斯为开展“文化研究”而从英国传统思想资源库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根据。这个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因而成为他后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个观念对大众文化合法性的肯定还促成了当代西方思想学术界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7.
澳门是中国最早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也是西方了解和进驻中国大陆的首选 ,葡萄牙最早进驻澳门时 ,中国和西方世界处于不同的形式当中 ,两个世界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观念 ,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当时世界的趋势 ,对葡萄牙进驻澳门的影响很大 ,而且也影响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在纠纷解决上存在着不同的机理,主要表现在纠纷解决的观念、价值、社会力量强度、不同民族性格影响纠纷解决的方式上,通过对中西方不同纠纷解决机理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能够揭示出二者不同的纠纷解决机理。  相似文献   

19.
"超越"一词在中国和西方思想交流史上、特别是儒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中是一个一直有着广泛争议的概念,但是,如果在最一般意义上理解"超越"一词,儒家思想的道德修养观念、"成圣"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导人们如何通过践行贤明而超越自身局限,并最终达到一种至上和永生的境界.本文在辨析对"超越"概念的不同理解后,论述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超越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陈歆 《职业圈》2007,(20):73-74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