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内外可变阻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可变阻力训练在医疗康复、运动康复、力量训练、神经肌肉协调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可变阻力训练是一种符合人体运动方式、能够较好地刺激肌肉发展的训练方法;在3种主要的可变阻力训练方法中,铁链阻力和弹力带阻力具有设备简易、操作性强、项目契合、简单便捷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究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对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检索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相关研究文献,将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3个指标与恒定阻力训练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较多的研究显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恒定阻力训练,在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方面让训练者获得更大的效益。也有部分实验显示,可变阻力训练虽然取得了效果,但未见明显的优势。结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对爆发力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内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复合式训练作为提高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及爆发力的体能干预手段竞训功效显著,因实训计划、内容及时序安排不尽相同导致实证研究观点差异及学术质疑,基于学理辨析意义与实训求证价值。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XX职业技术学院20名二级篮球运动员予以随机分组后6周的重量训练后实施增强式训练WP组与先实施增强式训练后实施重量训练PW组实验干预。结果 单因子共变量分析发现:不同复合式训练实施顺序干预下,1RM半蹲举、60°/s时膝屈肌最大力矩、28m冲刺跑、原地垂直跳、原地摆臂垂直跳、落地垂直跳等组内都有显著性提高、组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结论 6周复合式训练不论实施顺序均可显著提升大学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速度及爆发力且实施顺序间时下未呈显著性差异。持续深入探究复合式训练不同时序神经~肌肉运行机制,训练实践应以运动员等级水平、训练目的及机能状态适时科学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复合式训练(complex training, CT)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包括对足球运动员的冲刺、跳跃和变向(change of direction, COD)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后发现复合式训练对业余到专业水平的男子足球运动员(年龄范围为14-23岁)的冲刺跑能力、跳跃能力和变向能力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因此在日常足球训练中可以加入复合式训练作为补充训练来提高足球运动员的冲刺、跳跃和变向能力。长时间的复合式训练(≥8周)似乎是提高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检验复合式训练对青少年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干预效果,检验并提出最优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运用STATA 15.1和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0篇文献和301名被试者通过设置抗阻类型、抗阻强度、间歇时间、训练频率和训练周期等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发表偏倚性检验。结果:(1)复合式训练对跳跃类运动表现的影响效应量d0.36,对短跑类运动表现的影响效应量d-0.51,两者达到中等效应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纳入的10篇文献异质性较低,间歇时间、训练频率和训练周期的对跳跃类和短跑类运动表现影响的效应量有一定差别。结论:(1)复合式训练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跳跃类和短跑类运动表现;(2)抗阻训练选择等张收缩、强度70%1RM以下、小于3分钟的间歇时间、在4~8周内选择每周1-2次的复合式训练能够对青少年运动表现有较好的提升;(3)围绕青少年人群开展的复合式训练较为缺乏,后续研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篮球运动的特定条件是在有限的区域内争夺球权,并设法投入对方的球筐,这一限定因素引导人们不仅要具有过硬的战术水平,同时还要有身高、灵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纵观当今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优秀运动员无不在高速奔跑中做出变化莫测的运球和神出鬼没的妙传,或在严密凶狠的防守面前作出意想不到的攻击技术,突破防守,表现出良好的爆发力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检验复合式训练对青少年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干预效果,检验并提出最优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运用STATA 15.1和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0篇文献和301名被试者通过设置抗阻类型、抗阻强度、间歇时间、训练频率和训练周期等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发表偏倚性检验。结果:(1)复合式训练对跳跃类运动表现的影响效应量d0.36,对短跑类运动表现的影响效应量d-0.51,两者达到中等效应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纳入的10篇文献异质性较低,间歇时间、训练频率和训练周期的对跳跃类和短跑类运动表现影响的效应量有一定差别。结论:(1)复合式训练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跳跃类和短跑类运动表现;(2)抗阻训练选择等张收缩、强度70%1RM以下、小于3分钟的间歇时间、在4~8周内选择每周1-2次的复合式训练能够对青少年运动表现有较好的提升;(3)围绕青少年人群开展的复合式训练较为缺乏,后续研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影响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最大力量评定和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力量训练时间特征以及力量和耐力训练的组合效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后下肢肌肉力量变化,比较肌肉激活模式的不同.方法:将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8周下肢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采用3-D测力台测试训练前、后最大随意收缩值,用表面肌电记录训练前、后6次重复训练动作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激活信号,计算积分肌电值和髋、膝、踝关节周围拮抗肌共激活.结果:两组下肢肌肉力量均显著提高,阻力训练组效果较明显.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显著高于阻力训练组.训练后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出现适应性变化,髋、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显著升高,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阻力训练组训练前、后肌肉活性及拮抗肌共激活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超等长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间协调性,可以优化肌肉动作的运动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复合式训练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影响。方法:将18名男子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9)与对照组(n=9),基于原有力量训练内容,实验组进行复合式训练(高强度力量训练结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并在实验前后对比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仅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显著提升(P<0.01);(2)干预后,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普通力量训练,可以使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肌力和快速力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讨论复合式训练对专业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移动能力的影响。通过专家访谈及总结已有研究,选取与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移动能力高度相关的六项测试指标:“T”型跑、“pro”跑、半米字跑、侧滑步加直线冲刺跑、1RM重量半蹲和SJ静蹲跳,通过测试实验前后这六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得出:复合式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网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下肢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铁链深蹲和传统深蹲对下肢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20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6周的铁链深蹲和传统深蹲,测试训练前后最大力量(1RM),测力台测试垂直纵跳高度和力的发展率(RFD)。结果:两组训练后下肢最大力量、纵跳高度均显著提高,铁链组纵跳时力的发展速率显著提高。结论:铁链深蹲不仅可以提高最大力量和纵跳高度,且更有助于整体爆发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影响,包括下肢最大肌力(MVC)、起跳速度、下肢爆发力、发力率(RFD)、纵跳高度等.结果显示:负重超等长训练能有效发展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提高起跳速度及腾空高度,改善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升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交叉采用筋膜训练和功能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30名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人。对照组按照功能训练计划进行,实验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2-3个筋膜训练动作(每次训练1.5小时,每周3次,共12周)。30名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后分别测试上、下肢爆发力,上肢爆发力采用药球掷远,下肢爆发力采用纵跳,最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训练12周后,仅实验组运动员上、下肢爆发力比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上、下肢爆发力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训练能明显地提高网球运动员的上、下肢爆发力,可作为功能训练手段的有效补充。建议:正确选择多种形式的筋膜训练方法,并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锻炼,以此达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运动人群或人体健康而言,骨骼肌的力量非常关键,因此,如何最佳化提高力量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影响RT骨骼肌力量的训练变量主要包括训练量、强度、休息间隔时间、运动选择、力竭训练、运动顺序、重复速度和训练次数。研究表明:RT次数对骨骼肌力量增益有显著影响,更高的RT次数会导致更多的力量增益。然而,这些影响可能主要是由训练量驱动的,当训练量相等时,RT次数对骨骼肌力量增益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更大的训练次数可能是被用作增加总训练量的一种手段,可能会影响骨骼肌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它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配合外,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基础,尤其是下肢力量。作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抓起。本文以科学化训练为指导思想,以青少年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为主要依据,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进行分析,为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合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沙滩训练方式对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素质为对象,选取了40 m冲刺跑、原地纵跳摸高两项具有代表性的下肢爆发力指标,以山东体育学院部分足球专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7周(5次/周)的分组教学实验,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实验前后40 m冲刺跑和原地纵跳摸高成绩的比较和统计学检验证明,与传统足球练习相比,沙滩足球练习提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更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沙滩足球的场地特点和比赛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不足的问题,从青少年力量训练方法的文献调研入手,结合竞技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以及青少年力量训练的基本规律,探索合理化、科学化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无论是身高,还是技术都处在世界领先位置,但与欧美强队相比,仍存在着相对劣势,如篮板球拼抢不凶猛;个人进攻能力和对抗能力较低,弹跳力和弹跳高度不够等,集中表现为运动员爆发力不足,在比赛中与对手发生身体接触就会造成动作变形,进攻失误。所以,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素质无论是对于进攻还是防守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对美国跳远教练员和部分运动员的调查结果,对现在美国跳远运动员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长期的训练构成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及地区环境多采用单周期、双周期的训练构造;为更好地增加最大肌肉力量多采用新类型的训练构造;为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多采用以四周期为一个周期的中周期循环训练方式;从训练构成要素看,力量训练和爆发力训练占全部训练内容的63%,专项素质训练构成的比例在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