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玉萍 《文化学刊》2015,(3):201-203
由于从主观上论证自身理论和从客观上含义不同,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不计其数,都有一定合理性和文字上的依据。本文借助前人的解释,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利"讲得少,赞许"命"与"仁",但不是反对"利",是要多讲"命"与"仁"。重点结合孔子的思想、生平及《论语》中"命"与"仁"的关系,对此解释进行深入论证。  相似文献   

2.
君子人格是儒家学派的理想人格,代表了儒家对于人生实践的价值取向,《论语·为政》提出了“君子不器”的重要论断,朱熹理解为君子人格不能如器具一样,只是具有一种特定功用,此说颇有影响。而在《论语·子路》中又有“君子……使人也,器之”的讲法,这种“器之”与“不器”之间的矛盾难免使人们理解儒家人生价值取向和个人人生道路选择时造成困扰。该文通过解读文本,分析儒家对于人生与做事的基本态度,重新理解器与不器的关系。在儒家眼中,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道德的、开放的、处在丰富的关联中的,因此人完整的、现实的生命有别于器,而在面对具体事务时要尽己所能,恕人不能,也不可忽视对人器性方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在孔子以前的春秋文化乃至于三代文化背景下,“君子”一词就已经具有了“德”的含义,而不仅仅是“位”的象征。孔子的思想来源于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的“经典化”,而“君子”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味,使其成为孔子表述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君子”在孔子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理想人格,这其中既有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是孔子的创新和发展。“君子”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具有道德性;其次还具有智能性,具备相当高的学习能力。“君子”一词的含义经过孔子的“改造”,获得了新的外延,最终成为孔门的“君子之学”,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乔磊 《职业圈》2013,(28):47-48
孔子讨论的君与臣,其实就是今天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组织内部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士”作为传统知识人群,同时作为古代中国独有的社会阶层,被视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重要建设力量。“士”作为政治、文化领域的先进分子,出于其特殊的社会角色,从来以“道”自任,其修德以成“君子”的人格理想,恰是根源于“内圣外王”的精神理想、“士志于道”的价值追寻,以及包括“修齐治平”在内的人生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塑造了中华民族重德守礼、修德利人的美好品行。时至今日,中华民族追寻“君子”理想的精神传统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富于德育价值,是培育当代“君子”人格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儒家人格美理想即是君子,其人格美内涵主要是浩然之气、勤于思而敏于行与尽名分、反躬自省等方面,本文相应地从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大儒梁漱溟与儒家人格美理想的对应性,从而确证梁漱溟正是儒家所谓的君子,其言其行体现的正是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7.
君子人格是从中国几千年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千淘万漉而来的中华民族专属的独特精神标识。“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君子”理想中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博爱、自律、平等、和谐的普遍价值。这些普遍价值为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某些重要启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讨"义"与"仁"和"礼"的关系入手,细致分析了孔子之"义"的确切内涵."仁"和"礼"分别从本然和验证的维度规定了"义"的基本内涵."义"在对"仁"与"礼"的承转与兼综过程中得以确立,最终体现为由君子的人生素养自然而然地外化而形成的行为准则."义"是一个实践范畴,却带有鲜明的主体性,体现于其形成方式及其对"仁"和"礼"的权衡与判断作用上.  相似文献   

9.
艾珺 《文化学刊》2013,(4):181-186
在中国文化史和伦理观念中,"小人"出现于何时?大概是一个颇难考据清楚的话题。不过,现存的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至少在春秋战国的《论语》等先秦儒家及"百家争鸣"的各家典籍中,即已形成了相关的观念并大量见诸各家的文字阐述。  相似文献   

10.
篆刻文字语出唐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君子安贫属于自重,并非力所不能逮;"达人知命",当系反语,从下文  相似文献   

11.
孙丽霞 《职业圈》2014,(30):78-78
实现个体的终极人生价值,成就个人完美的人格操守,一直是儒家人生哲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批判地继承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培育和完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存秀 《文化学刊》2008,(2):137-143
在一段政治倒退的时期,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文明戏却繁荣发展,难道是复辟导致了繁荣?从产生之初,文明戏一直作为精英批判的靶子,劣迹斑斑而必然消亡,这是事实还是想象?精英与大众、传统与现代、政治与文化,在复辟时期的上海这个舞台上到底上演了怎样的一幕?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做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李双龙 《文化学刊》2012,(5):148-153
“仁”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儒学寄于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在儒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仁”所赖以存在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理想中的圣人,汉唐时期现实中的圣人,宋明时期人人皆为圣人。由此,儒学的外王之路也由“致君行道”向“觉民行道”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孔子的鬼神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对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观念以及由"礼"与"仁"所构架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进行分析可得知,孔子一方面是借鬼神祭祀来恢复"周礼",进而维护周代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孔子又将鬼神祭祀转化为了一种不需服从于神的个体的人格自觉、道德完善与社会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任晓锋 《文化学刊》2011,(1):151-154
以"礼坏乐崩"形容春秋社会剧变,不利于正确认识评价礼的作用与价值。春秋社会频频僭礼、违礼的现象背后,孕育了礼的重大变化,内容上与仪相区分,地位陡然隆升,备受社会瞩目,成为统治者治国定邦和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大学历来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高地,在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之道”既是《大学》的根本纲领旨趣,更是儒学“垂世立教”的主要内涵。当今中国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社会价值感缺失和精神层面滑坡等道德素质问题,从现代大学视角阐明“大学之道”的内涵,对于激励大学生成长意义重大。该文论述了“大学之道”的独特思想品格和深远历史影响,并从“大学之道”思想的理论意蕴、“大学之道”思想的现实困境、构建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路径3个方面阐释了“大学之道”思想对于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期为建设现代大学道德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杭州杨公堤28号的郭庄,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2019年元宵节,由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主办的春兰展,在郭庄开幕——300余个品种,共计400余盆名贵国兰集中展出。其中包括杭州花圃镇园之宝"赤壳荷素",以及产自杭州五云山的春兰皇后、兰花奇种"绿云"。成千上万花友冒寒赶来,争相一睹这名花与胜景相得益彰之妙,正如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所曾经描述的"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裱"。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先生尝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自汉以降,"无善解"的现象一直绵延至今。当下学术界大多将荀子人性学说概括为"性恶论",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无善解"案例。本文从"礼"切入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结构,继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证明,实际上已触及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这是荀子仁学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同时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荀子"人性"概念蕴涵三层义项:人之欲、感官功能与属性、"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德性。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因此,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性恶论"、"人性恶",不能不说是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  相似文献   

19.
《乐记》历来被视作儒家礼乐文明的重要典籍。"情"作为贯通"修身"、"伦常"、"天地"的枢纽和基础,是我们理解《乐记》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乐记》中,"情"至少有"天地之情"、"礼乐之情"、"人情"等三个内涵:"情"从天道而言是"情实";"情"从人心而言是"人情";而礼乐"管乎人情",是沟通"天地之情"与"人情"的枢纽。《乐记》中"情"的三个维度,在理论内部各自成立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浑然一体,可以使用"体、相、用"这一中国传统哲学范式来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情"是"乐"的内核,而"乐"又是"情"的彰显;而且,"情"之意蕴的三个维度与"乐"的"体、相、用"又呈现出大致对应的关系。总之,对《乐记》中"情"之意蕴三个维度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乐记》中"乐"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窥测中国传统文化早期"情"论的个中三昧,也有助于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金友渔 《文化学刊》2008,(2):173-173
转型社会道德价值的普遍疏离,使社会面临着公共生活之"道德合理性"基础缺失的窘境:在一个充满不公、不义的社会里如何"为公"、"取义"?市场经济和尘世功利社会的自由、个性和竞争等铁的法则对人们美好生活梦境的全面主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