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心理辅导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醒目的问题:“您爱自己的孩子吗”?家长们面面相觑,仿佛这是一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家长们议论纷纷。家长A:我对孩子百依百顺。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费尽周折把他送到重点中学学习,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百分之百的。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吗?家长B:我们家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好,可是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尽力去满足,我已尽全力去爱他了。反问:这难道是爱?家长C:我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关心上,每天上学前,从带水、带饭、到嘱咐路…  相似文献   

2.
仲达 《家长》2013,(8):7-11
时下有一句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着这句话,父母纷纷为孩子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报培优班、上贵族校,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一句话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无论自己怎样辛苦,父母都要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一切超前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一日,班主任为我们念了一篇文章——《再富也要“穷”孩子》。乍一听这题目。便使我想起流行过的一句话:“再穷也不要穷孩子。”这句话是针对边远山区经济教育的落后而说的。但到现在原意被歪曲了,变成了“无论穷富都要一味地满足、溺爱孩子”这种可怕的思想。而这位华裔作者在文中写他亲眼看到的却  相似文献   

4.
大款教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说给穷人听的;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说给富人听的。  相似文献   

5.
龙文 《内蒙古教育》2007,(4X):16-16
他是个穷孩子,住在郊区的一个垃圾场附近。上三年级的时候.他在路上捡了一只易拉罐。这时。一个收破烂的正巧路过,他做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交易,这笔交易的纯利润是一角钱。  相似文献   

6.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理。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是全家人的“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街上哪家玩具店的门口,又有几个孩子被“吸”住了,任家长怎么拉也拉不走。若是再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没准那些心软的家长们就忙不迭掏钱包了。但没过两天,不定他们又会被孩子拉到另一家店里……  相似文献   

7.
有人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此口号的提出,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但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即使过上富日子,也要苦孩子。现在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掌上明珠,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优越的家庭环境使有些学生依赖性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  相似文献   

8.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句教育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再苦不能苦孩子”表达了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的愿望,但也隐含着对孩子的溺爱之意.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度地吃点“苦”,有利于磨砺其意志,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吴昊辰 《教育》2007,(8S):24-25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自古以来,望子成龙的期盼让无数父母为了儿女的前途倾其所有。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正在逐年递增,甚至已经超过住房支出。而在所有有关教育的投资中,让孩子出国留学可谓是大多数人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潜力股。  相似文献   

10.
七嘴八舌     
李德军(广西昭平):春节前,舅娘带着表弟来我家玩。我问他:“在你周围有许多乡下孩子,他们被城里孩子歧视过吗?”他说:“有啊,这些现象很平常,常常会有城里孩子小看我们。不过我们不会与他争吵,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理为妙。虽然我们乡下人穷,但我们志不穷。上次我们还有个乡下同学获得了全国作文比赛特等奖呢。再说乡下环境好,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有些乡下人比城里人还富裕。城里人斤斤计较,我不喜欢。你有空可以到乡下看看。”罗兰(云南宾川):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当然有区别,农村孩子太老土了。我有一个家在农…  相似文献   

11.
大善在山     
张鸣跃 《初中生》2013,(16):24-25
洛阳新安县很穷,马头村是穷中之穷。25岁的韩冬霞从嫁进村里的那一刻起,她的一颗心就成了细细的红丝线,牵缠着每一个穷家。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最让她心疼。蜜月后,她去了乡里,请求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这是乡官们和乡亲们喜出望外的事:多少年来,请山外教师进山比登天还难哪!  相似文献   

12.
金翔 《天津教育》2005,(3):56-56
望着家门前那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望着红旗下的三个孩子,他笑了。为自己这几个月来奔走的结果——家乡这个穷山村终于有了学校,尽管只是一所仅有四个人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穷县办大教育,而且还办得有声有色,这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巍山县的真实写照。“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否则,我们就无法摆脱贫困和落后。”这是巍山县上上下下达成的一致共识。过去,由于贫困学生多,学校无力解决更多困难,贫困生在校学习不安心,极大地影响了全县教  相似文献   

14.
周丽 《湖北教育》2002,(24):47-47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用在贫困地区的教育是恰如其分的,但是切不可将之理解成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如今,在人们的腰包渐鼓之后,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孩子身上花钱,想方设法让孩子过得更舒适、更安逸。眼下,一些城区中小学校兴办的“贵族班”呈愈演愈烈之势,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对此颇有看法。  相似文献   

15.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现在很多家庭包括社会人士都理解偏面化了,只注重对孩子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而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反而很匮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有效的配合,形成有机互动的整体,缺少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以此来观照今天的学生和教育,使人忧虑重重。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不再提倡“寒窗苦读”,推出了“保姆式”的管理,营造了“公寓式”的住宅,提供了“营养餐”,上学放学“专车接送”……家长始终坚持“学而优则仕”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变卖家产,甚至卖血,也要满足子女的读书要求。近期媒体披露了西部一大学生的父母四年内卖血总量超过两大油桶,苦撑着送孩子上大学,而该“纨绔少男”在大学校园内以“包工头富家…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少地方也确实是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给学校建了当地最好的房屋作校舍,添了较好的教学设施。仅此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各级政府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及对孩子的期望。但说到单个的家庭教育,说到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法,我则十分欣赏“再富也得穷孩子”这一提法。我以为这话非常尖锐、深刻地指出了目前我们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是一个穷孩子,他挨家挨户推销商品来挣钱。  相似文献   

19.
处处皆书房     
周世超 《新读写》2009,(5):52-53
老师今天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叫《我的书房》。 这是一所乡镇初中,收取的学杂费是不比其他学校多的。于是,穷孩子和富孩子挤到一个教室里。所谓的富,只是相对而言罢了毕竟不是富可敌国的那种;而这所谓的穷就穷出了点水平,据说家里只有手电筒这唯一的电器。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穷病"。而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方便食品、各种零食应有尽有。却有不少平时大饱口福的孩子在医院查出了贫血。这让家长感到困惑:"吃"、"喝"都上档次,怎么孩子还会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