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所说的仁,是行为准则。准则有两个,一是亲亲,一是爱人。亲亲是处理宗法亲族内部关系的准则;爱人是为政对待人民利益的准则。做到这两条,就是仁,就称为仁人。依仁而行,就不致众叛亲离,就能使家国社会政治秩序安定和谐。仁之此义乃春秋常谈,孔子所说也仍是如此,只是更加自觉。作为行为准则,仁有特定的要求对象,在这一点上,孔子所说有重大不同。孔子之前,仁的要求对象几乎全是大夫而不及士,孔子则不仅对大夫,还进一步对士,尤其是平民之士也提出仁的要求。所以有此要求,是因为士要人仕为官,为官就要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也正因此,孔子对士而发的仁论爱人一义特显,而实际上对亲亲一义孔子同样重视。扩大下移仁的要求对象、将大夫之仁改造成士之仁,是孔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释“仁”     
与习见不同,本文认为: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有着特定内含的行为准则。“仁”的实质是亲亲与爱人,要求对象是大夫与士。亲亲是处理宗族关系的准则,爱人是对待平民大众的准则。“仁”的这一内合不全是孔子赋予的,孔子的特识在于:把对大夫要求的“仁”进一步转移到士,并根据士之家庭关系相对简单的实际于亲亲一义中特别提出一个孝字,同时突出了爱人一义。所以有此变化,是因为主要入仕为官,为官就得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因此,孔子所说的“仁”更像是官吏行为准则,然这并不表示对亲亲孔子就不重视。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广泛的教化功能。由家庭血缘之爱的"孝悌"到"亲亲而后爱人"的"大仁",再到克己复礼以行仁。可以说孔子仁学就是主体自觉的一种结果,它的最终回归是人学。  相似文献   

4.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1):5-7
孔子谈仁最多。仁的核心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对一切人持有一种尊重和爱敬之情。孔子所宣扬的仁还具有泛爱的特点,“泛爱众而亲仁”,即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各种道德的原始起点.也是最根本的道德。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做一个仁者是孔子的终极理想.怎样才能做一个仁者呢?  相似文献   

5.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仁”的指义,针对不同的对象主体,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曾给予过各种不同的规定:“仁者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由己及人”之取向。我们认为。“仁”在孔子的解释中有两层最基本的意义:一是“仁者人也”;一是“仁者爱人”。所  相似文献   

6.
远在旧石器后期,原始艺术就已萌芽,但最初的文艺表现的是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后来,文艺才逐渐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并发展到以人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此时,文艺与道德开始联姻,同时,也为文艺伦理思想的产生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先秦,是中国第一个百家争鸣时期.在这个时期,诸子并出,思潮叠起.文艺伦理思想也在先秦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政治伦理学家.孔子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就是“爱人”,“仁”以“亲亲”和“爱众”为内容.实现“仁”的方法是“能近取譬”的“忠恕之道”,也就“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道”和“已所不欲,勿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  相似文献   

8.
孔子创立了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论体系。其《论语》中的“仁”之思想具有从“亲亲”及于“爱人”的深刻内涵。从这一内涵向外又推延出了“礼”、“忠”、“恕”等具有层次性和统—性的外在道德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仁”是孔子整个理论体系的总纲。孔子认为“仁”是“君子”与“士”修身的极则;“仁”以德政安百姓;“仁”与孔子提出的社会秩序的“礼”是统一的。“仁”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具有尊重人、爱人的合理内核,这决定了它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明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孔子思想精华的核心是仁。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是爱人。仁的另一个涵义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如果说仁的第一层意思(爱人)是把别人当作人的话,仁的第二层意思(克己复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因此仁就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说:“爱人”①,又说“泛爱众而亲仁”②。《十三经注疏〈论语·微子〉》讲:“仁者爱人,爱人谓之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探讨“仁”的历史渊源,对研究孔子“仁”的思想的形成和以“仁”为  相似文献   

12.
孔子思想精华的核心是“仁”。“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是“爱人”。“仁”的另一个涵义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如果说仁的第一层意思(爱人)是把别人当作人的话,仁的第二层意思(克己复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因此仁就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7,(5):71-78
孔子在为解决社会失序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中始终将社会正义问题作为关注的重心。其"仁"说是他构建儒家制度伦理的重要一环,体现了他从人与制度的现实互动中探讨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理路。儒家礼治制度的安排遵循着一个总体的"义"的原则,也就是儒家制度所遵循的正义原则,它包括亲亲之仁与尊贤之义两方面内容。普遍理性的公义制度与现实差等的人的联结点就在于"仁"中,包括"亲亲之仁"与具有公共意识的贤人两方面。与其说孔子重德性轻制度,不如说他旨在构建一个具有社会适宜性和内在革新动力的人的道德共同体而非仅仅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今学者一般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仁",认为"爱人"是仁的核心.其实"仁者爱人"不是一般道德意义上的爱人,它着眼于政治与民众的关系,要求统治者为政爱民、富民、惠民、教民;节约开支,役民而不伤民."仁者爱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既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孔子对殷周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是稳定春秋社会秩序,安抚人心的措施.分析"仁者爱人"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的种种社会问题,张立文先生提出了和合学体系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困境。在和合学体系中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这五大原理便是其为了各种危机和冲突提出来的,并有其现实的社会需要的依据和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理论来源。"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本文就是以孔子的仁为基础,以爱人为线索来诠释和合学的五大原理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内涵,从而证明和原理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又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各种危机的视角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利他思想,是由一系列传统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构成的体系。“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对人性见解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人可以为善,可以教而为善的心理依据。中国古代利他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方面:1、爱人,这是利他思想的理论基础。春秋时期,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于与父、臣与君以及国与国等关系的伦理总结,具有丰富的内涵。孔子在回答什么是仁的时候,提出了“爱人”的主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与爱人是一致的,仁即“爱人”、“爱民”。仁…  相似文献   

17.
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卫道士孔子,是所谓“仁”的倡导者,并虚伪地宣扬“仁”就是“爱人”。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拾起孔子的牙慧,也胡诌什么“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好一副大善人的道德说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虚伪的面纱遮不住狼子的野心。  相似文献   

18.
孔子"仁"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根源便是"亲亲"和"爱人"。"仁"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应勇于挑战旧有模式,善于创新;对老人的孝敬不应仅体现在物质上的给予,更要关注其精神世界的满足;要以一颗智慧的善心去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9.
一、儒家“人性”观1.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是孔子,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儒》)“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就是“爱人”,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贯穿着爱人的思想,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孔子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这五者即是“:恭、宽、信、敏、惠”。恭则…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富贵观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孔子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仁。把仁用于治理国家,就是行“仁政德治”。从孔子自立之年算起,直到他死为止的40多年里,虽然生活清贫,历经坎坷,然而他“求仁”的人生观始终没有变,也没有动摇过,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孔子的富贵观正是建立在他的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主张人世的,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是要富且贵的。他明确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这里所说的人,当然包括孔子自己。然而他紧接着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他所坚持的“仁政德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