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课》1994,(4)
这很可能是历史上最为宏伟的一次天象。1994年7月17日到24日,至少有21块“苏梅克——利维9”彗星碰撞木星。可惜撞击发生在背着阳光的一面,我们无法观测到如焰火般的碰撞景象。根据计算,一系列彗核撞击木星时间表,分别是7月17日4时19分、15时零7分、19时54分,20日23时零3分、7月20日23时30分和7月21日23时25分。 彗星撞击木星是怎样预测出来的?1993年3月24  相似文献   

2.
1994年7月22日16时(北京时间),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的22颗彗核对木星的撞击全部结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观测到如此壮观和详实的天文事件,它表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天体撞击行星的预报规律。同一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消息,认为这次观测“对于今后研究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危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事件本身对于生活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的人类有着发人深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17日——22日,将是全世界瞩目的日子,科学家们预测,届时苏梅克—列韦9彗星将与木星相撞。彗星与木星相撞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会影响到地球和人类吗? 相撞可能性为95%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说.这颗将撞击木星的彗星是1993年3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太阳系出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奇特天象:已分裂成21块碎片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一块一块地撞击着木星,在木星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爆炸,气势十分壮观。撞击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1万公里,爆炸瞬时高温达3万摄氏度,爆炸产生的总能量相当于21亿颗广岛原子弹。这次撞击对地球没有任何直接影响,木星却伤痕累累,大幅度地改变了它的外观特征。在这期间,各种传媒及时地报道了国内外大量的现测成果,现根据这些资料把两星相撞的前前后后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颗新发现的彗星将于今年7月20日撞击木星的背面,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太阳系观测到的最大的一次爆炸。  相似文献   

6.
在1994年7月16.826~22.330日(世界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SL—9)的21个亚核(最大的直径为2公里左右)以60公里/秒的速度,接近45°的倾角连珠般撞向木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精确预测(精确率±7分钟),并在陆地和空中全过程观测的千载难逢的彗星撞击行星事件。尽管由于SL—9撞向木星的预定点是在背向地球的侧面南端,在地平面上可观测的时间只有3小时,当21个亚核继续不断撞向木星时,各地能观测到的碰撞事件均不超过5个,但由于木星的自转周期小于10小时,这就使虽然不能直接观测的碰撞所产生的木星云端的变化全被观测到了。在7月15日至22日及前后几天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望远镜都对准了木星,工作在从紫外到射电的所有波段。在空间进行观测的有行星际飞行器伽利略号、旅行者2号、尤利西斯号、哈勃空间望远镜及位于同步自转轨道上的国际紫外探险者。伽利略号宇宙探测器当时离开木星距离为1.5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  相似文献   

7.
公元1994年7月17日3时40分——7月22日16时06分,“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的22颗分裂彗核连续撞击木星。世界观测彗木相撞两大中心之一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了万众嘱目的新闻中心,而频频发布新闻的王思潮也成了大家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8.
(一)不定项选择题 1.1994年7月17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这次撞击的总能量有几十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相当于十几亿枚1945年投掷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这对于木星可谓是一次大灾难。这一天文奇观宛若宇宙烟火,精彩纷呈,惊天动地,我们可以借助小型天文望远镜免费观看这一千古奇观。这件事表明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04,(Z2)
美国“伽利略”号探测器于2003年9月21日撞击木星,结束了自己近14年的太空探索生命。“伽利略”号以大约每小时17万公里的速度落入木星大气层。在这一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一、熟练掌握层次 (基础知识选择题 )  1.下列有关宇宙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宇宙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涵的B .宇宙是物质的 ,物质处于无规律的运动和发展之中C .目前 ,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大约为 2 0 0亿光年D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 ,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将不断扩大  2 .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 ,所注日期和图形相符合的是 (   )  3 .下列各行星中 ,属于类地行星且距日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   )A .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B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C .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D .金星、…  相似文献   

11.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1994年7月,万物之灵的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和电视,第一次目睹了天文领域星际碰撞的奇观:苏梅克一利维9号慧星撞击木星的壮观场面。这一天文奇观牵动着世人的心,人们为此而惊叹、联想。 担心行星或慧星会撞击我们的地球,这种担心是否杞人忧天啊?我怀着种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前往中国天文学最高殿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拜访了著名青年天文学家、第二届中国青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中期,天文学家罗默在多次观测木星上星食时,发现运行表推算出的时刻要推迟和提早几分钟.1676年,罗默指出这种误差由于没把光线从木星到地球时间计算在内而造成的.这样,罗默根据光线穿越地球轨道的路程和时间,估算出光速为225000千米/秒。第一次在地面上成功地测得光速的法国科学家斐索,测定光速是313000千米/秒。斐索在1849年设计一个实验,他让一速光通过齿轮两齿间空隙射向远处反射镜反射回来,让这束光通过下一个空隙返回到观测镜来,这样根据光束在两齿来回所花时间及齿轮到反射镜的距离,测得光速值,为用实验测定光速奠定了基础。物…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航天器在今年3月飞往冥王星途中经过木星时拍摄了几百张木星的图片,图片显示,木星的两极也会发生闪电,而这种现象曾经只在地球上出现过.以前在木星的较低纬度及赤道附近也观测到了雷击,但从未在极地观察到闪电,这让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晨 《科技文萃》2005,(9):19-22
2005年7月4日,人类在远离地球的太空点燃了一束亮丽的"焰火"--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准确无误地撞上了"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撞击扬起的尘埃还需要几周时间才能落定,有关撞击的研究和思考也正"热闹"着.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一场谈论和观看彗星木星相撞击的热潮席卷了整个地球。人们为天文学家能如此准确地预报这一发生在7亿8千万公里之外的天文事件而赞叹;人们为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彗星冲击木星的动人景象而惊讶;人们为彗星给木星带来的巨大灾难而震憾,人们也自然为地球未来的命运而担忧,万一这一事件出现在地球上,岂不是对地球,对人类的毁灭性打击吗?这些想法并非是杞人忧天,从天体史,地球史和当前彗木相撞的角度去看,地球难道会永远平安无事吗?谁也不敢对此承担保险,但事情也并非如此可怕。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航天器在今年3月飞往冥王星途中经过木星时拍摄了几百张木星的图片,图片显示,木星的两极也会发生闪电,而这种现象曾经只在地球上出现过.以前在木星的较低纬度及赤道附近也观测到了雷击,但从未在极地观察到闪电,这让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探测器使用远程考察图像显示器拍下了北极地区的六道闪电和南极的七道闪电.最靠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天象──彗星撞击木星浩洁今年从7月17日起至22日止,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9号的周期彗星(简称S-L9彗星)曾撞击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界首次在彗星撞击行星的相当时间之前,事先加以预知,以往,科学家总是在一颗...  相似文献   

18.
彗星激起木星明亮的北极光1994年7月,当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时,木星的北极光变得异常明亮。由于碰撞更靠近木星南极,所以这颗巨大的行星搅起的极光,向行星学家们证实了一个秘密。像地球的极光一样,木星的极光也发生在两磁极周围的椭圆形区域。极光是由...  相似文献   

19.
公元2222年11月11日13时36分,地面国际外星球研究中心收到了“M-2”号木星探测卫星发来的情报——在木星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黑匣子!随即,我们研究中心召开了紧急会议,史密斯主任安排身为木星研究专员的我和冯佳博士前往木星把大黑匣运回地球。我们坐上“和平Ⅱ号”宇宙飞船,开始了这次神秘刺激之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在木星上降落了。眼前的木星让我们大吸了一口气——没有树林,没有河流……总之,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到处都是嶙峋的山石、幽深的峡谷,我们难道到了“死亡之渊”?我们开着“红旗”牌宇宙轿车,按照“M-2”号卫星…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实验本)第十册《太阳系》一课讲到九大行星及卫星内容。我上这一课时,侧重向学生介绍了木星及它的卫星情况。在太阳系中,木星可以称得上是九大行星里的“巨人”,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其亮度仅次于金星(金星是行星中最亮的星)。木星又是一个“子女”众多的行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16颗卫星,可算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问几乎等于地球上的十二年,我们用肉眼可观测到,而且观测的机会也很多。木星属于行星,行星是自己不能发光的天体,所看到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识别星星最主要的标志是:行星有明显的圆面,不会眨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