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课程标准》对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与原大纲相比,有较大程度的调整,因此课改实验区的二次函数题与原大纲中考二次函数题相比,也有较大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现简述如下:1求函数表达式问题仍在压轴题中出现,但所给条件发生变化,一般较为直接,有些需选用不同的表达式求解原大纲中考题常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将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横坐标满足的关系与二次函数中的待定系数联系起来,构成求函数表达式的题目.由于《课程标准》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删去,这类题已不复存在,加之《课程标准》也将三元一次方程组有关要求删去,随…  相似文献   

2.
杨燕 《理科考试研究》2001,8(1):11-14,19
二次函数应用题是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与往年相比,这类应用题相对减少了;与今年的一次函数应用题数量相比,相对也少多了;还有一个新的情况,就是二次函数问题的命题上,难度也减,只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基础性质,没有综合性很大的题.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知识要点,是中考的必考考点.历年来呈现的中考经典好题,层出不穷.2014年安徽省中考第22题,又一次把二次函数知识要点,考核形式的新颖性,推上了—个新的高度简约而不简单,巧妙而不晦涩.既能考察学生的基础,又能考核学生的思维重基础,有坡度,显深度.原题呈现(2014安徽省22题):若两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都相同,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同簇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 已经颁布实施。这次修订大纲,是切实贯彻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 于基础教育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大纲》全面而鲜明地反映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 想和主要内容。这部大纲与原大纲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见表1)。从比较中不难发现,这部大纲与原大纲相比,在语文的性质、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教学原则、评估考试等方面都有变化。这次《大纲》的修订,突出体现了第三 届全教会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突出…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与原大纲相比,有关圆的学习,无论从内容的量上还是难度要求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弱化了圆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递进式问题,对原题进行迁移式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函数图象与最值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索思路,总结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于 2000年 6月,颁布了《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专科起点升本科》《高等数学》 (二 )(非理工类 )。考生亟待了解:新大纲与原大纲相比,在考试内容上作了哪些修订 ?2000年考生在答题上存在哪些普遍性的问题 ?怎样估计 2001年的试卷 ?为此,本文做以下的情况介绍与分析。   一、新大纲的变化   从 2001年起,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将启用新大纲作为命题依据,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在考试科目及各类考核知识点的范围上,都做了较大调整。   1.扩大了涵盖范围   原大…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就笔者所在地区一次模拟试卷中的最后一题的第(3)问的解法,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旨在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二次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原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m,0)、B(m+2,0).(1)若a=1,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②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PAB的面积为3,当a为何值时,二次函数图象上符合条件的P点有且只有3个?(3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地位 二次函数探究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重点,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又是本章学习的一个难点,并且与一元二次方程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二次函数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考题分值大都占总分值的10%左右,由于二次函数知识对初中生而言难度本身就比较大,所以此类考点一般都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最后两题,或解答题的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情况下,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的二次函数考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如二次函数的意义及其三种表示法、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等,解答题中的二次函数的考题则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面广,主要考查方向有:(1)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最大(小)值问题;(2)结合动点计算几何图形的长度和面积的考题:(3)和其他函数相结合的考题;(4)其它类型。  相似文献   

11.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竞赛的热点,难度较大.本文将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竞赛题进行归类解析,以解同学们的困惑.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例1(2011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赛题)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直线y=k(x-1)-k~2/4,无论k取任何实数,此抛物线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湖南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在语文的题量、题型和赋分上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调整,在试卷内容和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动,试卷增大了文学鉴赏的比重,突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赏析艺术手法,谈谈构思技巧,并写成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这种赏析短文实际上属于文学评论。下面,笔者就文学短评的写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 2 0 0 0年 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保留了原试用大纲的基本框架 ,兼顾了与正在制定中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衔接 ,修改了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 ,对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目标、内容、原则、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同原试用大纲相比 ,新修订的大纲有许多新意。概括起来 ,它有以下几方面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体现了信息时代对外语课程的新要求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人类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 2 1世纪信息技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因此 ,…  相似文献   

14.
<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一直是历届中考数学考查的热点,需要同学们掌握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的解答往往要运用到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变量关系,进一步得到解析式.中考试卷中关于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考查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前两者一般比较简单,解答题有一定难度.下面我们围绕解答题例举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大纲》的“函数”部分与《原大纲》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部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原大纲》中的“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单独列出 ,作为《大纲》的“集合与简易逻辑”中“集合”的内容 ;同时删去了“幂函数及其图象、换底公式、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等内容 ;《大纲》还增加了“函数的应用举例”和“实习作业”等内容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都是讲函数的一般性质 ,研究的方法都是借助函数的图象直观地给出结论 ,因此将这两个知识点合并为一节 ,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原大纲》要求“掌…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修订前的大纲简称原大纲),已于2000年3月由教育部颁发。新大纲体现了国内外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学数学教学,因此与原大纲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如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是指二次函数在某个特定区间上的最大(小)值,这类题往往含有参数,是高考的热点与难点.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来解答,则十分麻烦,但利用导数来解答,则简洁明了,导数的作用主要是判断函数在此区间上的单调性与函数的极值点,解题的关键在于考察二次函数的极值点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问题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四小类),下面举例说明各种类型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晓蹊 《云南教育》2001,(6):22-23
为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 2000年 9月开始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新大纲,修订前的大纲简称原大纲 )。下面拟就两个大纲的不同部分进行初步、简要的讨论。   一、原大纲被删去的内容   (一 )原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删去了珠算内容。在新大纲的具体教学要求中,算盘只作为计算工具介绍。   (二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中,分数四则计算部分删去了带分数,只安排了真分数的四则计算。在整数、小数应用题部分,删去了四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删去了三步计算…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第17题是一个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问题,能否用高中物理方法来解答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题. 原题.如图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在地平面上,y轴垂直于地平面,单位长度为1 km.某炮位于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20.
邹启文 《初中生》2006,(6):26-29
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命题 这类命题在中考中十分普遍,每次必不可少,可以是属于基础知识的填空题或选择题,也可以是中难度的解答题或难度较大的压轴题.这类题目通常以二次函数的性质为基础,结合其他函数或其他图形命题,其思:考方法是抓住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特点,再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