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她要为人民民主而奋斗。民主革命时期以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正确解决了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问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曾对人民民主政治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和遭到严重损害。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到了崭新的阶段。对于这个任务艰巨而伟大工程,需要有序地,渐进地加速它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政治理念、是民主政治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民主观念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新时代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创造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适应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实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原则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路径上要正确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着力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技术上要实现民主理想与民主现实相平衡、民主原则与民主制度相一致、民主创新与民主经验相融合、民主竞争与民主贡献相促进。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战略部署。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政党领导民主”的发展逻辑,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遵循逻辑起点、掌握历史主动、贯彻战略要求”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领导人民民主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领导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主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相统一,探索民主新路和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健全制度体系和提升民主效能相促进,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4.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策和策略,并上升至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政策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人民至上”的政策属性,“一核多元”的政策结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民主集中制”的政策原则以及“问题导向”的政策品质。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为中国共产党因时因势制定政策和策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提供了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主题。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属性、政策结构、政策面向、政策原则与政策品质相互贯通,提供政策属性政治价值支撑,夯实“一核多元”政策结构,贯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以及促进政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5.
6.
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超越,是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内在契合点表现在法理上的契合、民主理论上的契合与制度基石上的契合等方面。这些既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基础,又是两者契合的衔接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 ,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促进和发展中国人民人权状况的根本保证。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邓小平的人权理论揭示了西方世界人权的实质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权问题的重要论述 ,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已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毕生为争取人民民主而奋斗,从为人民争取民主到为人民享受民主而殚精竭虑。他主张要扩大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确保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以此根治官僚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但是,在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上。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直接民主相等同,或者与近代西方“人民主权”论相混同,因而导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误解。本文认为,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以人民直接行使一切权力的形式体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在表现形式上,应该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统一,无论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2.
聂军  刘颖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7):16-21,25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来,学术界对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人民民主对于党内民主的推动作用以及二者在目标、动力、实现形式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所要建立的政权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伟大实践,先从工农民主专政,到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最后发展到人民民主专政,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形式被确立下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在全民族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广大进步力量和团体,曾掀起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运动,争取抗战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反对国民党的对外妥协与对内专制。中国共产党成为这场运动的中坚。它与各抗日民主党派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为团结合作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这一进程,对了解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力量为中国民主政治而斗争的艰难曲折,对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得以形成的历史渊源,都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佐证和极富教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立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推动人民民主理论与制度创新。坚持人民立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充分彰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将人民至上理念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过程之中,从根本上确保人民民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实践。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场,有利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内涵,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逻辑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民主逻辑的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国家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不断推动人类民主新形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杨乐 《华章》2010,(34)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动革命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而党内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一部分,其发展对人民民主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概念、内涵等方面的比较,从中找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是我党执政和领导工作的起码要求;人民民主是国体之所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条件,“三个代表”与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大众,中心环节和关键是实践.实践“三个代表”,发扬人民民主,需要扫除形式主义、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和家长作风,需要各级领导身体力行,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来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规定。国际意识形态博弈的情感争夺和部分共产党人脱离群众,对党的人民情怀造成冲击,使人民情怀出现虚化、弱化、边缘化等倾向。扭转这一倾向,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厘清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情理交融这一基本意涵,进而融情于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情感主体的自身建设和情感评判主体的需求满足,将人民情怀贯穿治国理政全方位、全过程,在实践中体现了人民情怀的真实性与深厚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干部工作,必须加快民主化进程,健全民主的用人机制,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相似文献   

20.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我国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则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大问题.党内民主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推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实现党内民主的机制创新.从制度层面看,党内民主机制创新应当从党内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个方面着手,这是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战略目标的最根本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