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中流动无照商贩的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无照商贩的产生在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等原因导致的劳动力富余, 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现实,是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集中体现.加强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管理是维护社会正常经济发展秩序、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城市市容市貌的客观需要.必须从人性化管理、依法管理及目标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流动无照商贩现象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商贩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流动商贩的存在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对市容、交通等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商贩之间经常会出现"躲猫猫"的游戏,暴力冲突、流血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流动商贩和城管之间冲突的原因,探讨了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办法,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城流动商贩治理是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项复杂课题。自古以来,商贩一直活跃在城市经济体系之中,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治理范式。商贩存在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理性,成为制订商贩治理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新时代社会治理主张的共建、共治、共享维度,本文提出在进城流动商贩治理领域采取制度控制、组织控制、自我控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进城、城市底层人口的扩张、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不断凸显,流动经营具有成本小、收益可观等特点,他们的很多人变成流动商贩。他们的大规模出现给城管执法带来阻碍,城管与流动商贩的冲突日益尖锐。文章探讨合法化困境下城管与流动商贩的角色冲突,并以广西大学周边夜市为例,采用"破"学者悖论、"立"作者观点的方法做文献梳理,严格遵守实证研究要求,用"平衡-控权"理论来构建文章脉络,旨在探讨城管与流动商贩矛盾机理和对抗运行机制,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坚毅、领悟社会支持、学校适应与城市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坚毅量表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25名城市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1)城市流动儿童坚毅、领悟社会支持、学校适应与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不仅在坚毅与城市流动儿童生...  相似文献   

6.
郝振  崔丽娟 《中国德育》2014,(11):11-14
正发现一流动儿童仍有较为明显的受歧视知觉。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显著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在受歧视知觉上显著高于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发现二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是他们城市融入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而希望感则正好相反,它与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是他们城市融入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叫卖歌是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商品介绍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年代的一种质朴的歌声,是最经济、最通俗、最普通的广告;是商品销售与民间文艺结合的广告词。流传于浙江的各行各业叫卖歌,为我们展示了其内涵丰富的叫卖文化,是我们研究浙江社会、民俗生活和商贩文化的最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272名城市大班幼儿与流动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入学语言准备状况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城市幼儿和流动幼儿语言各方面的发展不均衡,细微差异识别、前阅读技能和故事理解方面的发展水平均好于其他方面,基本达到了入学准备的要求,但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与入学准备要求差距较大;城市幼儿和流动幼儿除汉字结构意识一项不存在显著差异外,无论是语言总分还是其他各项目得分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城市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显著高于流动幼儿。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城市幼儿和流动幼儿所在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流动幼儿的语言教育状况,有效地缩小流动幼儿与城市幼儿教育质量的差距,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的特点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区域文化适应问卷和城市适应问卷,对北京市7所中小学的99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和城市适应均在家庭经济状况、年级、来京时间、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678名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①乡村初中教师流动率随乡村留任时间呈波形变化趋势;②乡村初中教师流动风险存在学历及职称上的差异;职称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③乡村初中编外教师流动风险高,队伍稳定性差。建议:①针对乡村初中教师流动时间规律,完善教师流动政策和激励政策;②改善条件,提升乡村初中教师生活满意度,促进专业发展;③完善乡村初中教师编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看,考察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就是探讨环境资源对其发展的影响作用问题。流动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都弱于城市儿童;除经济资本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其他环境资源也弱于非留守儿童。相对于留守,流动对改善儿童的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家庭内社会资本和教育资源状况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活环境变化,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面临突出的适应问题,他们在学习、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受到自身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与就读的学校性质有密切关系。要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社会工作的干预非常必要,应当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增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当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当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创设一种开放、多元、尊重、包容的人文环境,为弱势人群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在我国社会分层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流动儿童在民办学校中的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对友谊、自由、家庭、学校、环境基本满意,对学业不满意;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母亲文化程度、年级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差异显著。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应该鼓励民间办学,规范流动儿童的入学途径;增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能力,保证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建设民办学校校园文化,为流动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向城市,流动儿童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对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总的来看,流动儿童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如非流动儿童,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自尊水平、歧视知觉、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五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心理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需辩证地对待流动儿童群体,用积极的方式助其发展,使之成为未来社会更强大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2012年全国公立四年制本科大学全职教师抽样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与教师个体特征和劳动力市场特征相比,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最显著的教师流动意向影响因素(标准化的估计系数为-0.31);(2)高校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感知通过影响工作满意度(标准化的估计系数为0.58)对其工作流动意向产生影响。本文建议从高校目标与领导、学术工作条件、行政管理与沟通、教师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入手改善高校工作环境、提升教师满意度,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中国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现状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儿童,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知觉和身份认同危机;情绪情感方面表现为孤独感(抑郁)倾向性较强、自卑焦虑心理严重;流动儿童家庭生活现状、学校生活现状与城市当地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四个方面来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及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20.
从农村到城市,"迥异于乡村的城市文化,所处的环境暴露出的冷漠和排斥,以及某些缺乏针对性的软硬教育环境",给这些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带来众多的障碍。对流动儿童城市生存情况的研究很多,众多研究结果认为,我国流动儿童普遍存在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