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竹县金鸡初中 龙仔: 我是一名中学生,身体有先天残疾,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又因病去世了。如今爸爸给我找了一个后妈。她一点都不关心我。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我爸爸是一个煤矿工人,长年都在矿井下劳动.我很少见到他。因为自身这样的残疾和家境,我觉得自己的未来十分渺茫,为此烦恼得整夜整夜无法入眠,抽烟就成了我最好的发泄方式.成绩一塌糊涂,老师也对我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题外话 选择积极的人生态度 大竹县金鸡初中 龙仔: 我是一名中学生,身体有先天残疾,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又因病去世了.如今爸爸给我找了一个后妈,她一点都不关心我,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我爸爸是一个煤矿工人,长年都在矿井下劳动,我很少见到他.因为自身这样的残疾和家境,我觉得自己的未来十分渺茫,为此烦恼得整夜整夜无法入眠,抽烟就成了我最好的发泄方式,成绩一塌糊涂,老师也对我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一直在乡村的小学里读书。  相似文献   

4.
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执教老师创设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景. 讲台上摆放着几个购物篮,篮子里装着若干铅笔、练习本、毽子和文具盒,篮子外面贴上了价格标签.老师说:"你想买什么东西?只要你列出正确的算式,并且计算出你应该支付的钱,那么老师就可以把你想买的东西作为奖品送给你!"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孤独     
莫言的成长伴随着孤独,但也正是这孤独成就了莫言。莫言小学五年级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了。但当时他年龄太小而不能当劳动力,于是就被村里派去放牛。他和他的牛们一起,看蓝天白云,听鸟虫鸣叫,但其实并没有那样美——他觉得非常孤独。在这孤独的笼罩之下,莫言学会了享受孤独,他以读书和与动物说话来打发这孤独的时光,这一段孤独的成长经历既  相似文献   

6.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题步骤:先答出仕途失意的苦闷,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艾沫沫突然觉得自己好孤独,是的,就是孤独,那种没有真心朋友的孤独。 她不是一个孤僻或孤傲的女生,她很开朗,碰到同学她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她也主动找同学聊天,但她发现,自己似乎不太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孤独的树     
两颗种子慢慢长成了两棵树,当它们望着对方时,它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孤独。  相似文献   

9.
孤独的女孩     
来访者背景资料 小雪,女,15岁,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文科成绩好。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同学来流。  相似文献   

10.
小罗,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中等个儿,脸上带着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情,那双大眼睛总是充满疑惑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说不出是忧郴、排斥还是虽的什么。日本作家黑柳彻于写过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一位雀“普通”学校不能“正常”学习的小女弦的长长粒短。看过以后,我觉得就是她了——小罗,我身边的小豆豆,一个无法正常学习的、总会莫名其妙惹些麻烦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孤独和理想环境对孤独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人在消解自己的孤独意识时 ,寄希望于理想环境。这种理想环境包括和谐宁静的大自然 ,田园山水派是其代表 ;吏隐者所选择的人文环境 ;桃花源环境和乡土文学中所描写的故乡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孤独"是颜歌小说的主色调,颜歌用她敏感、冷静的笔锋直抵人心灵的柔软,表达了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但是孤独却相同的主题。本文通过家庭破碎的背景设置、非人类的人物设置、等待、死亡、追寻的命题设置讨论颜歌对孤独的理解,在孤独中坚守的意义以及在作品背后隐藏的颜歌对于文学、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陈飞鹏 《考试周刊》2014,(66):15-15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巨著,虽然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百年孤独》,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是当代文学的瑰宝,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还是马尔克斯对整个民族的思考。孤独是《百年孤独》的主题。本文着重研究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奥德里亚诺·布莱迪恩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孤独人物,从他们的经历看作者要表达的孤独情节。  相似文献   

14.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错的,在茫茫大雪中。梅花与雪地融为一体,却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在雪地里,梅花是一位勇敢的战士,不畏严寒,和冰雪斗争。在雪地里,梅花也是个美丽的姑娘,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在雪中翩翩起舞。不管怎么说,梅花都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是一个老问题了,远的不说,仅从新中国建国后,就经历了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自60年代的讨论后,本认为已经基本解决,现在看来,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必要作深入的理解。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1987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已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但是重新审视,也还有不够完善和深入之处。因此,今撰文再论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孤独与狂欢——现代女性生存的双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年代文坛上,以陈然、林白为代表的"私人化写作"与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欲望化写作"诠释了现代女性生存的双重困境:孤独与狂欢。从孤独与狂欢内容的叙写与相对应的叙事话语与叙事结构的运用方面探讨孤独与狂欢的生存困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莫言的孤独     
莫言的成长伴随着孤独,但也正是这孤独成就了莫言。因为文革,莫言小学五年级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了。当时他太小不能当劳动力,于是就被村里派去放牛。他和他的牛们一起看蓝天白云,听鸟虫鸣叫,但其实并没有那样美——他觉得非常孤独。  相似文献   

18.
梁剑芳 《成才之路》2010,(1):I0005-I0005
在深圳读六年级的贵州少年小广(化名),用校牌的挂绳在家中结束了自己年仅13岁的生命.给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痛惜(深圳新闻网12月23日)。  相似文献   

19.
陈染和鲁迅,一个是中国当代充满创作活力的女性文学作家代表,一个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泰斗,都有着强烈的孤独意识。考察、分析他们孤独意识的内涵以及形成、发展和形态的异同,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他们意识的构成和把握其思想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叫小美,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很不幸,我的功课一点都不好。而且,更不幸的是,我有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姐姐,做什么都很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