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必武法制思想包括: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做以“有法可依”和“絷地必严”;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法制不健全的历史根源是轻视法制的心理,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处理好的领导和依法办事的关系。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法制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法制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源头。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依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法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深刻阐述了法治的价值、内涵和形式,具体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方法、途径,准确地揭示了以法治国的必要性,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法治观。他的法冶思想及其实践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和制度框架,这对于我们今天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必武为新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民主法制体系的确立;明确提出司法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处理好群众运动与法制建设及党与国家政权关系;重视法律体系中程序法的健全完善;大力倡导法制宣传普及和法学研究。董必武的法制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同志的立法思想在他的民主法治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董必武立法思想的价值基础是立法要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董必武的立法路径为:从人民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借鉴他国经验.其立法思想对现今社会的意义体现在:要重视立法工作,构建法治化和谐社会;要扎根群众,保证立法的新鲜血液;要科学立法,兼顾立法的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董必武是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己对法的深刻认识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法制思想,结合社会现实,对立法、司法和民主法制建设等问题作了诸多理论探讨.在众多的理论中,他关于法治的思想较为突出,经历了从萌芽、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许多内容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实践验证.研究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当今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
董必武一生的贡献颇多,其思想也极为丰富。目前,学术界对其政法思想、统战思想及教育思想均有不少研究,但对其林业思想还不够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其林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一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形成历程、思想渊源、科学体系、核心内容及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9.
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缘起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客观现实需要。他认为法学教育是实现法制的关键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司法工作人员,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在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上,他提出法学教育要走向正规化、现代化,法律职业教育应同法理教育共存,法学教育必须为法制建设服务等思想,这些观点至今对我国的法学教育仍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一生的贡献颇多,其思想也极为丰富。目前,学术界对其政法思想、统战思想及教育思想均有不少研究,但对其林业思想还不够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其林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一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董必武思想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认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树立正确世界观、认识社会发展观规律的思想基础,应置于掌握业务知识前面;极力推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诠释实事求是内涵并结合实际问题予以阐发;论述矛盾普遍性及矛盾相互转化原理,善于运用矛盾学说分析处理问题;从哲学层面精辟阐述了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实质、破与立、异与同、小与大等范畴的辩证关系;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人观点。董必武哲学思想有其自身特点和历史渊源,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特别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是从红安走出来的伟人,他一生留下了数量颇丰的诗篇,其诗歌充满了革命的爱国主义豪情、现实主义真情、浪漫主义柔情,具有深刻的红色诗化艺术底蕴和审美旨趣。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对其中一些诗歌予以文本解读,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其诗歌的红色诗化艺术创生元素、气质秉赋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在中国古代,主张治权在君的儒家民本思想与帝制有高度的匹配性,因而长期处于统治思想地位的儒家民本思想基本上得到自我实现.二是在中国向现代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民本思想既没有推出过民主共和政治,也没有自发地导出民主思想,其阻滞前进步伐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三是在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之时,既不能高估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价值,更不能夸大孔孟之道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化思想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可分为4个不同层次:情境层次、指涉层次、普遍层次及形式层次.问题解决是数学化的目的和原动力,并且为数学化提供方向和目标.只有经过数学化,问题的解决才能成为可能,没有数学化,实际问题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无法定量的表达它,更不可能去认识它、解决它.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学习者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数学化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化.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作为汉代今经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重要的论家,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思想。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艺理论命题,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诗无达诂”、“美刺”等,都对后世的艺理论、美学及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钟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待教而善”的人性论及“无人相通”的天道观是其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上根据;古代帝王和秦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及汉朝以来的现实,是其提出教化思想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教民性成善是教化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独尊儒求”、“三纲五常”是教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兴太学、置明师是教化的基本措施和途径;以身示教、以乐达教、因材而教,是其教化的基本方法。董仲舒教化思想囿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既有槽粕,也有精华,应批判地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有三个: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他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不是“德治论”,而是“人性论”。  相似文献   

19.
汉初在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已基本实现了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安定。可至武帝时期,黄老的清静无为已无法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为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统治者意愿带来了不同于先秦时期新的思想主张。"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思想的统一;"天人合一"进一步巩固王权,神化并限制了君权;"三纲五常"提出了以德治、教化为主的行为准则。当然,董仲舒的思想也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思想所带有的针对性与现实性色彩也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消逝。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的法律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学说,而且也体现了第一代领导人的法律思想。在实践意义方面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渊源,而且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