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树达先生在语言文字学上建树甚多,从语法、修辞到文字训诂,都有专著传世。文字训诂方面,以《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和《积微居小学述林》两书最为著名,另外还著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古文字专著,语法修辞方面,《高等国文法》,《汉文文言修辞学》、《词诠》、《古书句读释例》等书,也都颇有影响。关于杨氏之学术  相似文献   

2.
沈兼士(1887——1947)先生,浙江湖州下昂竹墩村人.青年时代,与其兄沈尹默同赴日本东京留学.在东京时,曾随章太炎先生习音韵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辅仁大学执教,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上有许多建树,包括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六书理论的研究,对音韵学的研究,对训诂学的研究等,尤其是对“语根字族”——同源词的研究,曾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蔡元培、郭沫若、杨树达、陈寅恪、魏建功、吴承仕等都曾与之切磋.沈兼士先生的著述收于《段砚斋杂文》、《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3.
在宋儒轻语言文字,凿空言理的氛围中,通过对大量古经籍训诂诠解构筑庞大理学思想体系、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朱熹,则是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功夫而又不守旧、重创获、别开生面成一家言。朱熹解经言之有据而能深入发挥;言诗则不以诗序解诗重文本实际在承传中创新,体现了一种对语言文字学一般规律更近科学的把握;其对古音学的研究和叶音实践,代表了当时我国古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有开拓之功。 朱熹的语言文字之学,训诂考证立足于明资治之道,把语文功夫和明道教化紧密结合,兼采汉宋,不限门户,择善而从;坚持从文本实际出发;重视语言文字的自然通畅表达,贴近大众口语,很有特点,是祖国语文学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260多年间,语言文字学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所左右,因此出现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乾嘉时代蔚然大观的语言文字学和晚清语言学的新兴部门,表现出语言文字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260多年间,语言文字学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所左右,因此出现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乾嘉时代蔚然的语言文字学和晚清语言滂的新兴部门,表现出语言文字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廷桢     
邓廷桢(1775-1846年),字嶰筠,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人.1801年(嘉庆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1810年(嘉庆十五年)外任浙江宁波知府.丁母忧,服阕后补陕西延安知府,调榆林、西安知府.因平反韩城、南郑等处冤狱,遂以善断案知名.南郑的案子是这样的:有一个汉中营卒叫郑魁,被人诬陷下毒杀人,判死刑.邓廷桢心疑,向当事人认真调查,了解到郑魁曾与死者有矛盾,但他买砒霜并非毒人,而是要毒鼠,死者实被疯犬咬死.于是冤案遂得昭雪.邓廷桢审案还有成全人的美德.同州有个寡妇,因听信族人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23,(9):封4-封4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常用词演变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过,大多为常用单音词的历时更替性研究.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其中有许多属于常用词.  相似文献   

8.
大凡学习与研治中国传统学术者,无不从汉语汉字入手。戴震(东原)堪称有清一代的一流学者、乾嘉学术的巨孽,于经学、哲学、天文学、数学、史地学等,无不精治深研,且融为一炉,终成大家,但其治学的根基却在语言文字学。自古及今,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所以,近代国学大师黄侃曾援引黄以周语“舍经学则无理学”说“舍小学则无经学”。而自战国以降,小学的研治,又由解经之工具,逐渐形成家法与门法,继而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学术体系,并有《尔雅》、《毛传》、《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等通释性源头著作与经传注疏等一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戴侗关于语言文字与社会的关系,文字的缘起与"六书",典籍训诂与"六书"的作用,假借与"因声求义",词义引申与"右文说"等方面分析总结戴侗的语言文字学思想及其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戴侗关于语言文字与社会的关系,文字的缘起与"六书",典籍训诂与"六书"的作用,假借与"因声求义",词义引申与"右文说"等方面分析总结戴侗的语言文字学思想及其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字学之研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关于汉语文字之研究,既要妥实处理西方文字学理论与汉语文字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也要妥实处理中国现代文字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字学遗产之间的关系,贯通中西,融会古今,以推进我国的汉语文字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师》2013,(19):47-54
我和大家一起听了张厚粲老师的报告。张老师是我最敬重的师辈之一,她出生在不平常的家庭,从事不平常的专业,不过不平常的意志,为国耕耘卓绝而个人收获寥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张研究文字学应采用动态的方法,就是把汉字放到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去观察,从而弄清字形的来龙去脉,正确把握它的意义和发展趋向。认为动态研究可以克服静态研究的弊端,使文字学里大部分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今人满意的解决。并运用动态方法对汉字的创造过程重新做了解释,从八个方面论述了采用动态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勰认为,汉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爻象—鸟迹—书契—籀文—隶书—正书等几个阶段。因为文字是言语之体貌,文章之宅宇,句之清英,就在于字之不妄。所以,刘勰主张缀字成文,以依义弃奇,选字达意晓人即可。其方法是:避诡异,省联边,权重出,调单复。  相似文献   

15.
1978年秋,中文考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班,从伯元师习《广韵研究》与《古音研究》,初涉声韵之学。及进入博士班,又习《中国文字综合研究》,毕文字、声韵、训诂于一,而后坚信治文字者,于形音义三者,不可须臾离也。伯元师讲课严谨,旁征博引,提要勾玄,而板书笔势,细腻瘦劲,丝毫不苟,多令学子感佩。  相似文献   

16.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是珍贵的医药学著作,也是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史料,在文字、词汇、语法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均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及价值。学界对上述意义价值的研究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臣邓廷桢的事迹.他始任两广总督,厉行禁烟,引起豪猾烟匪的仇怨,邓廷桢具实奏闻.道光帝谕旨:“该匪徒等因查拿严切,肆行诋毁,深谌忿恨.……断不可因群言淆惑、稍形懈驰,当勉益加勉,严拿…….”道光帝乃于道光十九年(1839)派林则徐前往,合同邓廷桢等严厉禁烟.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共同监督虎门销烟.邓廷桢奉调闽浙总督后,在厦门等地给英国侵略者以严重打击.当英人欲索香港,琦善曾征询他的意见,邓延桢力言不可.道光帝为向英国示意主和,乃先后撤办林、邓.但林、邓的禁烟抗英事迹,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语言文字学界,徐复教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老一辈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执教杏坛,成绩斐然。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风格以及在训诂学上作出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学术界广泛的推重和敬仰。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从他历年撰写的文稿中精选出部分论文结集出版,是为《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以下简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24日夜,友生朱小健教授忽然来电,语气沉重地说:“南京师大来电话:徐复老走了!”“走得很安稳,没什么痛苦。”接着急切地问:“怎么办?”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20.
邓廷桢作为晚清词坛一位重要词人,他和林则徐的词被誉为“大臣词”中“双璧”。邓氏词学观以“寄意”为中心,求雅,斥艳,推崇白石、玉田的同时,兼采苏、辛,融合两派,从而锻炼出“返虚人浑”词学主张。他的词高朗疏阔,款款情多而又婉曲清扬,实为晚清词史平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学风貌。对邓廷桢词学的研究实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