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宝海 《沧州师专学报》2002,18(4):35-37,39
从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出发,诱视了中国古典小说《促织》,主要分析了《促织》中形象“变形”艺术手法的使用所造成的“间离化”审美效果,并进而思考《促织》的思想价值,论述了《促织》对封建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所具有的客观提示作用。说明了《促织》的创作实际一定程度上合乎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主题和表现手法方面将《促织》与西言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表现“异化”主题的经典作品《变形记》作了简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的著名短篇小说《促织》,以促织为线索,叙述了主人公成名因小小的促织而几乎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这篇小说之所以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喜爱,在于它主题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而这一丰富深刻的主题,又是通过高超的艺术技术揭示出来的。首先,《促织》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上自天子,下至抚军县令乃至里胥,小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封建体制。一跬步皆关民命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关心的不是黎民百姓的疾苦、国家社稷的安危,而是供自己玩乐的小小的促织。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见最高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酒池肉林…  相似文献   

3.
《促织》一文的情节结构是围绕着促织的得与失展开的,作品在促织的得失更替的情节发展中展示着人物情感的悲与喜。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变形记》与《促织》在成时间,政治气候和写作土壤等方面的比较,剖析了蒲松龄在《促织》中所蕴藏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与高中《语文》第四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促织》一文的“课文鉴赏说明”中写道:“《促织》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写道:“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的谴责。”显然,《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认为《促织》的主旨是“揭露统治者荒淫无道、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对此,本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对蒲松龄《促织》中“促织”的解释,一般选本统编中学语文课本上,均为“促织,蟋蟀”或和“蟋蟀又名促织”。但是,蟋蟀为什么叫“促织”,“促织”究竟是什么意思?似有进一步弄清之必要。蟋蟀的名称最早见之于记载的,当是“蟋蟀”,这个名你《诗经、唐风》就有《蟋蟀》篇。后,它的别名就很多了。举其要者,曰蛬  相似文献   

7.
“促织”就是蟋蟀,这种小小的昆虫,本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一只小小的促织竟然能够左右封建帝王的喜怒,影响大小官吏的升迁,决定应考书生的功名,造成一个家庭的安危、祸福、悲欢和荣辱。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促织》,就是写了这样一个围绕着促织而展开的奇特而又曲折的故事。《促织》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有着充分的现实基础。小说从宫廷盛行“促织之戏”、向民间征收促织写起,引出了陕西华阴县乡下一个“为人迂讷”的穷书生成名一家的种种变幻不定的遭遇。开始,  相似文献   

8.
<正>为推动江西文化艺术发展,江西省赣剧院精心编排了2018—2019年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赣剧弋阳腔《促织》,并于2020年7月首演。赣剧弋阳腔《促织》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同名短篇小说《促织》改编而成。《促织》同时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广大青少年在语文课堂中深入接触的作品。该剧的演员大多为青年演员,并且戏剧的开场创造性地以学生诵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促织》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剧中,  相似文献   

9.
知识之窗     
高中三册课文有《促织》一篇.“促织”两字注明是蟋蟀.蟋蟀为何叫“促织”?古代分男耕女织.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靠主妇一人织布来供给的.到每年夏末秋初,蟋蟀开始叫了,好象在催促主妇赶快给一家人再织布,所以就把蟋蟀叫“促织”,意思是“催促织布的小虫”.所以古有“促织鸣,懒妇惊”之句.  相似文献   

10.
人变动物的题材是古今中外作家借以表现主题的常用母题题材。《变形记》是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促织》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传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人变虫的题材,《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促织》中主人公成名之子魂变促织。不论是人变甲虫还是人变促织,都是社会重压下产生的悲剧,展现了异化社会中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正>毕飞宇在《小说课》中评价《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部伟大的史诗"。它全景式地展现了明代皇室尚斗促织,官员媚上而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的历史画面。通过描写小人物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之事,倾诉了百姓饱受权力压迫所遭受的痛苦。虽然故事最终通过"子化促织"解除了危机,以喜剧结局,  相似文献   

12.
马瑞芳 《现代语文》2002,(11):20-22
多年以来,按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编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全国高三使用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都选蒲松龄《促织》作为“第四单元”文言文首篇教材。笔者近因应中华书局《中学古诗文同步精解丛书》编辑之邀撰写《促织》解析,意外而惊讶地发现,在蒲松龄《促织》手稿存世情况下,全国统用高三语文教科书竟一直采用刻印者擅改、有诸多谬误、违反作者主旨的青柯亭刻本,且按刻印者擅改内容做导向性剖析,实在有违学术规范。更深切地认识到教科书《促织》版本谬误必须尽早、彻底纠正。《聊斋志异》创作…  相似文献   

13.
祸起蟋蟀     
《促织》开篇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据野史记载,明朝宣德年间的确出了酷好斗蟋蟀的“蟋蟀皇帝”——宣帝。他常在宫中与嫔妃们斗蟋蟀,不理政事。他曾敕令苏州知府采办促织一千头,致使苏州百姓“群聚草间,侧耳往来,面貌兀兀,若有所失”,“至于溷厕之中,一闻其声,踊身疾趋如馋猫。”(明袁宏道《畜促织》)  相似文献   

14.
<正>立秋将至,蟋蟀就耐不住寂寞要在夜间开演唱会了。在墙脚处,在草叶间,在碎石旁,在葡萄架下,舞台简易和露天演出是其一贯坚守的风格。蟋蟀又名促织。"促织"一词可谓有着双层的内涵:一是象声,"促织促织",酷似蟋蟀的声音(它的另一个名字"蛐蛐"也应属于此种情况);一是会意,小歌手在用自己的歌声告诉人们天要转凉了,赶紧织布缝制可以抵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有这样一句:“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高中语文教材的随文注释将“以蠹贫”译为“因胥吏侵耗而贫穷”,并认为“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从小说的内容来看,这样解释似乎也能说通。但翻阅了一些资料以后,笔者产生了新的想法,以为文中的“蠹”可以别解为  相似文献   

16.
一、喜剧与悲剧《促织》的结局是喜剧性的。成名因为献上了一只天下“无出其右”的促织,因而受到抚军和县令的赏赐。所谓“天将以酬长厚者”,好人终得好报,皆大欢喜。但这个喜剧结局丝毫不能掩盖故事深刻的悲剧性,成名一家悲惨的遭遇依然令人扼腕。当初,成名为了促织,先是“薄产累尽”,而后又因无法交差,屡遭杖责,“惟思自尽”。虽然在“驼背巫”的指点下,捕到一只“状极俊健”的促织,孰料乐极生悲,9岁的儿子由于好奇,一不小心弄死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的《促织》善于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事情中,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并进而点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围绕促织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成名一家吉凶祸福也随之变异。捉不到促织,不能按期交上,成名饱受皮肉之苦,只想自尽,儿子失手闯祸,跳井自杀,成名顿时“化怒为悲”的神变剧复、表现内心的隐痛,忽听门外虫声,他又满怀希望,立刻又转悲为惊,同一时间,有怒、有悲、有惊、有喜,情态无常,这一切都由促织的得失而引起。成名的“怒”是怒其子闯下大祸,“悲”是悲其亲子因促织而丧生,但是为了促织,宁可压住失子之痛,一听到虫鸣,又“惊”又“喜”,捕得新虫甚至比儿子的复生还要来得高兴,可见促织的得失,对成名一家关系的重大。由于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促织》是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讽刺佳作。文章围绕一只小小的促织,通过叙写主人公成名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深刻地揭示了具有警世意义的社会主题。通览全文,披沙拣金,全文妙在一“尚”,一“蠹”,一“酬”,三字而已。“尚”,交代故事背景。开篇“宫中尚促织之戏”一语,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虫子有很多,但最出名的一只恐怕要数"促织"。"促织"是这虫子的北方俗名,其实它就是蟋蟀,也叫蛐蛐儿。之所以会叫"促织",是因为雄虫的鸣叫声与织机声相仿,让人觉得似乎是在催促主妇织布理家,所以又有俚语说:"促织鸣,懒妇惊。"中国的蟋蟀种类并不多。世界上已经确认的蟋蟀家族约有2500种,中国不过150种。不过种类数量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国蟋蟀的风光历史,是外国蟋蟀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20.
《促织》在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这一内容上有它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为人迂讷"的成名为了缴纳促织,"薄产累尽",屡遭官府杖责,最后几乎家破人亡.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从肉体到精神的蹂躏和摧残.这是小说表现的思想性之所在.但这种思想性,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逻辑概念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