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儿童比欧美儿童智商高,究其原因就是自古以来日本人大量吃鱼”。鱼类从来就是人类喜食的营养丰富的食品之一。在英国有着“鱼是智慧的食物”的说法,我国则有“吃鱼可使头脑聪明”的传说。吃鱼为什么能健脑、活化大脑机能、提高记忆力呢?欧美和日本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证实,鱼类含有一种叫做廿二碳六烯酸的物质,简称DHA,这种  相似文献   

2.
“非典”一波未平,“猴天花”又开始从美国大湖区蔓延到了得克萨斯州。造成“猴天花”蔓延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在北美很常见的宠物“草原土拨鼠”,也叫“草原犬鼠”。全球出现的怪病不单单只有“非典”和“猴天花”,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监控一批怪病,这些怪病几乎都和动物传染有关。怪病层出不穷在非洲中部地区,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已经持续肆虐了半年。1999年夏天,美国纽约地区首次爆发了“西尼罗河病毒”。当时,纽约  相似文献   

3.
郭兴 《百科知识》2010,(18):14-15
英国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于2010年8月11日刊登一篇论文警告说,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细菌”,它含有一种酶,可以让自己变得无比强大,能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这种“超级细菌”称为NDM-1,最早出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并很可能向全球蔓延。而且在英国已经出现了5例感染死亡者。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美国医药界,曾经有一项被众口称赞的荒唐“发明”,夺走了欧美很多人的生命,下面便是这段悲惨故事的始末。1932年3月31日,患了18个月的怪病后,艾本离开了人世。他死时全身的骨头都裂成了碎片。艾本曾是个十分健壮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运动员和企业家。他27岁时夺得全美  相似文献   

5.
香港新文学的拓荒与萌芽香港虽然于1842年被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但它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化在香港有着深厚的根基。香港的新文学(白话文学)就是在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对香港文学即产生过极大影响。鲁迅于1927年应邀到香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作了《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两次讲演。那时,香港的文坛十分冷落沉寂,但鲁迅却表示相信,将来的香港是不会成为文化上的“沙漠之区”的,他说:“就是沙漠也不要紧的,沙漠也  相似文献   

6.
颜士州 《知识窗》2011,(10):34-34
巧克力是一种高级营养食品,风靡世界,被誉为“快速能源”“爱的粮食”“神的食物”,深得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欧美人民所喜爱。据统计,英国、丹麦、比利时、挪威、瑞士等国每人每年平均要吃巧克力16磅以上。美国的人均消费量虽略低,但它却是巧克力最大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入秋以来,常在泰晤士河畔散步的英国人发现,那儿成了一片“售区”。他们时不时会“咔嚓”一声踩上一个硬梆梆的东西。这,就是最近让英国人头痛不已的“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就是大闸蟹,又称扣蟹.毛蟹,原产于中国的江河湖泊和水田中。在中国的饕餮之徒看来,持螯对菊,可谓人生之福。而在英国人当中,第一个吃毛蟹的人似乎还没出现。这种横行无忌的淡水螃蟹繁殖力极强,在英国又缺乏天敌,因此已把泰晤士河的生态系统折腾得翻江倒海,让英国人伤透了脑筋。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号召”英国人:赶快来吃这种入侵的螃蟹!  相似文献   

8.
一、香港回归后两地经贸关系的新基础及现状 1997年7月1日以前,“一国两制”还只是一个伟大构想,而1997年7月1日以后,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落下了历史的帷幕,香港的主权与治权全部归还祖国,中国人民又一次洗雪了历史的耻辱,昂起了不屈的头颅。这一切进行得如此顺利,完全应归功于“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年初开始,来自陕西省商洛地区商洛山的多名农民患上一种“怪病”,地方医院无法确诊。其中4名患者被第四军医大学确诊为艾滋病。当年6月,患者  相似文献   

10.
文摘     
英国两位曾宣布发现“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的科学家最近承认,所谓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死于1959年的25岁的英国海员根本没有患艾滋病。 1988年安德鲁·贝利和杰拉尔德·科比特与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位老科学家乔治·威廉斯博士一同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在1987年的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开始在全球蔓延的艾滋病已经夺去了2100多万人的生命。以下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近统计的各地区数字: 到2000年底,全球估计有36 10万夕L童和成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上艾滋病。2000年一年内将出现500多万名新的感染者,300万人将死于艾滋病。北美洲:约有92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感染艾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上,癌症是生命的第一杀手,艾滋病喧嚣其上;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病猝发叫人防不胜防,各种新发病、怪病层出不穷;如今,这些都已成为新医学麾下的俘虏。新医学是什么,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春天,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从英国开始肆虐,导致全世界一片恐慌。焦躁不安、狂奔的疯牛们很快死亡,对死亡的疯牛进行解剖后发现,疯牛的大脑都成了“海绵”状,布满了孔洞和空泡,令人发怵,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雪上加霜的是,人类也出现了这种类似牛儿发疯的疾病,例如人的克雅氏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致死性失眠症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患者痴呆,且不断震颤,最后大脑也都变成布满孔洞的海绵状,好像是被某种恐怖的东西啃食吞噬。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它定为与艾滋病并列的顽固疾病,那么导致这种病的罪魁祸首是谁?没有核酸的病毒科学…  相似文献   

14.
<正> 100多年来,在香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同英国殖民主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即互相碰撞、冲击,又互相渗透、融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香港社会在经过战后几十年的经济高度发展,已从一个发展中地区过渡到发达地区。到今天,香港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充满经济活力的国际现代化都市,不仅跃升为“四小龙”之首,而且在亚太区及至国际经济中占有重要一席,并享有“东方之珠”、“最佳商城”、“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等美誉,世人无不为之侧目。 衣锦食丰 香港人穿着追求名牌,另一特点是讲求  相似文献   

15.
武大医学院开发出一种抗结核生物制剂,对传统化学药物难以治疗的“难治性结核病”有明显疗效。 目前这种名叫“结核特异性转移因子”的药品已完成临床前实验,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治疗结核病的生物药品。 武大医学院刘君炎教授等人对130多例常规药品无法治疗的“老痨病人”使用这种制剂,其中70%停止了排菌,症状明显改善。 近20年来,“难治性结核病”越来越多,常规化学药物经常失去作用。近年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反复,1999年武汉市民死因顺位中,结核病排名第十,在传染病中位居榜首。 在艾滋病迅速蔓延的今天,结核病变得更可怕——结核病人比常人更易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又多伴发结核病。 专家认为,这种新型抗结核生物制剂的问世,可能为人类征服结核病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趣事     
原来已经吃过了牛顿,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有一天上午,一位朋友来看望牛顿。当时牛顿正在实验室里工作,便叫朋友在客厅里稍等片刻,可是一直等到中午,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朋友已经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了。这时,正好佣人给牛顿送来了午餐,朋友只当是为自己准备的,便毫不客气地将它吃了。过了一会,牛顿兴致勃勃地从实验室走出来,好像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请原谅,让你们久等了!”牛顿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伸手揭开饭锅。当他看到锅里空空如也,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吃剩的鸡骨头时,便自言自语地说:“嗨,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  相似文献   

17.
不起眼的圆珠笔1943年诞生,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书写工具之一。它“为人”博爱、平等、一视同仁,总统、教授使用圆珠笔,农民工、牧羊娃也使用圆珠笔。老人们常叫它“原子笔”。圆珠笔“远祖”鹅毛笔鹅毛笔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蘸墨水后,能连续书写,用力小时笔划细,用力大时笔画粗,很受人们喜爱。它作为独特的书写工具,在欧洲曾沿用了好几个世纪。缺点是使用时间一长,笔尖被磨秃,不容易修整。1829年,英国人贝利发明了钢质笔尖。这种笔尖有弹性,书写流畅,但是仍要蘸墨水,还是不够方便!从“自来水笔”到钢笔不久,“自来水笔”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7月,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同艾滋病作斗争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世界共有218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妇女占42%,有100万儿童受母亲的影响感染艾滋病病毒;1995年全世界有13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1996年可能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人类的瘟疫被称为“二十世纪瘟疫”的艾滋病,真正袭击人间不过十几个春秋。 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有5名男同性恋病人悄悄死亡,  相似文献   

19.
16年前,一位年届40的中年人带着十年动乱留下的心灵创伤,匆匆离开北京,投亲移民香港;16年后,在不少对祖国怀有疑意的工商界人士尚在观望、犹豫甚至不必要地“出亡”欧美的时候,这位此时已拥有巨资的香港实业界后起之秀,却带着一个资金雄厚的实业集团,在香港“九七”回归前夕,毅然携妻带子回到北京,提前向祖国人民报到——这位去而复还、矢志报国的爱国赤子,就是香港思维集团董事长周宏龙先生。  相似文献   

20.
妇女在怀孕期间通常会对食物比较挑剔,甚至有一些特殊癖好,这可以算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如果怀着孩子的准妈妈突然喜欢上了吃石头、泥巴等异物,就有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而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调查显示,该国首都内罗毕的孕妇大多数有这种被称为“异食癖”的怪病,她们平均每星期吃掉的石头加起来重4吨,可以装满一辆大卡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