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洪涝灾害是洪水与农业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灾就应从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农业洪涝灾害的易损性入手。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还很难改变洪水的发生过程,那么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措施,为此灾害易损性评价就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洪涝灾害系统特征,本文给出了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农业系统敏感于洪水威胁的属性。它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取汛期降水量、农业产值等8个因子作为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较强,其中湘阴县的洪涝灾害易损度最大,高达79.6,新晃县农业洪涝灾害易损度最小,为44.2。全省易损性存在地域差异,将全省划分成6个分区,并提出了各分区降低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莱西市国家气象站及乡镇自动气象站多年降水资料、地理及社会经济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方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及其各因子相应的权重系数,开展了莱西市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莱西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莱西市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88%;中风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6镇及北部的马连庄镇和东部的经济开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4.7%;另外低风险性区和轻风险性区分别占32.57%和10.08%。区划结果与实际洪涝受灾情况较为吻合,这对当地政府开展农业生产布局、洪涝灾害防御等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柳州市近些年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和气候观测资料,收集柳州市各县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柳州市暴雨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综合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确定暴雨洪涝灾害的评估因子,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GIS平台对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绘制柳州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柳州市融安县是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而鹿寨县和三江县灾害发生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甘肃省近年来暴雨洪灾概况,分析了甘肃省暴雨洪灾行程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形成甘肃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原有河道被占、水利设施被破坏和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并对类似洪涝灾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概述风险是可使未来的管理遭受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是指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是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后果的可能性(蒋维,金磊,1992)。风险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后果的结合,也是危险、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该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风险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又称风险度或危险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环境灾害的日见频繁,对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已成为关系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并高度概括出评估程序的六大步骤和四大重点。文章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旅游资源易损性和风险防治能力这3个维度精心选择了8个评估指标,并借助于量化的评估方法与模型,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八大景区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作者予以详细的分析,认为克旗旅游资源所面临的干旱和虫灾风险比较突出,而地震风险较低,其综合风险在8个景区的分布可被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由于风险评估能够清楚地表明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的种类与程度,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作者还进一步认为,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针对旅游资源的防灾保护,宜增加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9.
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鑫  甄霖  邸苏闯 《资源科学》2012,34(11):2197-2205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低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南部,且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但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间隔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在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改进基础上,构建风险三要素评价模型并对昆山地区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分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风险源强度极点为玉山镇,主因在于工业污染强度大、建设用地比例高以及路网密度大等;较高的镇包括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低的镇包括张浦、淀山湖和巴城;最低的为周庄与锦溪,主因来自在于其旅游重镇及重要粮食作物产区的地位;②受体暴露度最大为巴城与周市,玉山、张浦、锦溪、周庄其次,淀山湖相对较低;陆家、千灯和花桥最低,受体暴露度大的区域发生潜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③风险效应值最高为玉山镇;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高,张浦、淀山湖和巴城较低,周庄与锦溪的最低;风险源强与风险效应存在极高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61;④综合生态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玉山镇;巴城、周市、陆家较高风险;张浦、千灯、花桥和淀山湖较低;周庄和锦溪则最低,昆山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以玉山为极点,自北向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在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改进基础上,构建风险三要素评价模型并对昆山地区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分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风险源强度极点为玉山镇,主因在于工业污染强度大、建设用地比例高以及路网密度大等;较高的镇包括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低的镇包括张浦、淀山湖和巴城;最低的为周庄与锦溪,主因来自在于其旅游重镇及重要粮食作物产区的地位;②受体暴露度最大为巴城与周市,玉山、张浦、锦溪、周庄其次,淀山湖相对较低;陆家、千灯和花桥最低,受体暴露度大的区域发生潜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③风险效应值最高为玉山镇;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高,张浦、淀山湖和巴城较低,周庄与锦溪的最低;风险源强与风险效应存在极高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61;④综合生态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玉山镇;巴城、周市、陆家较高风险;张浦、千灯、花桥和淀山湖较低;周庄和锦溪则最低,昆山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以玉山为极点.自北向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评价问题,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管理6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和灰色多层次相结合的国际水电承包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博茨瓦纳水电工程为例进行风险评价和分析,以便为我国水电承建企业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研学旅游开启"旅游+教育"新模式为基础,概述了阿尔山市旅游引领社会发展情况及阿尔山市研学旅游资源基础,分析了阿尔山市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研学体系、加强设施建设、促进解说体系完善、推动联动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提质升级的措施,以期助力阿尔山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朝晖 《大众科技》2010,(12):76-76,79
矿产勘查是一个过程较为复杂的经济行为,投资风险隐含在矿产勘查的全过程之中。文章简要地分析了探矿权项目投资的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确定每个风险对探矿权项目的影响大小,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或综合应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未央区位于古城西安市北部和西部。全区辖5乡2镇4个街道,总人口36万,其中农业人口19.5万,总面积26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万公顷。1997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103亿元,社会总产值101.8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6.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3.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46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相似文献   

16.
移民安置工程作为水电工程的子工程,存在较高的风险系数值。从移民风险的风险逃逸、风险承担和风险转移三个方面揭示了水电工程移民风险的预控原理,并通过对节点预警预控、目标预警预控、预案预警预控三个层面进行专项分析,形成适于水电工程移民风险的预警预控体系,从而达到降低水电工程移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洪涝灾害的成灾机理出发,针对具体灾害评估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格网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建模时较全面地考虑了洪涝灾害特点和受灾过程中受灾体的变化等因素,可用于实际建模。  相似文献   

18.
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琦  陈洁茹  周文魁 《科教文汇》2009,(13):180-180
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洪水灾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洪灾损失进行评估,是防洪减灾工作的理论基础。迅速合理地估算洪灾造成的损失,对于及时地进行抢险救灾和降低灾情损失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救灾和援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意义重大。受特殊的自然条件控制,中巴经济走廊滑坡泥石流灾害广泛发育、活动性强、危害严重,是走廊建设与民生安全的重大威胁。文章聚焦中巴经济走廊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格局,评估灾害风险,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中巴经济走廊共查明滑坡584处、崩塌116处、泥石流1 669处,主要分布在走廊北部山区。总体而言,走廊北部区域危险性和综合风险较高,东南部较低。在未来极罕遇地震情景下,中巴经济走廊高与极高滑坡易发区域的面积将由多遇地震条件下的0.01%显著增长至1.4%,且主要发生在艾肯尔特断裂带北部段和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北部段之间、米亚断裂北部段和布伦口断裂中部断裂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降雨和温度都将呈不同程度增加和上升趋势,大部分流域的泥石流易发性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易发流域将达到总数的13.5%,较之前明显增多。建议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孕灾基础数据采集和重点灾点详查,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同时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保密系统的风险评估问题,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影响程度和管理改进迫切性三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利用模糊数学,建立基于正则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保密风险指数的计算模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单位的保密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