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各大卫视对收视率的争夺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综艺类节目的竞争上。湖南卫视作为综艺节目的老大哥,全新打造了一档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收视率居高不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资料比较完整,但是趋于火爆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相关文献资料还不够完善、系统。基于此,文章以《爸爸去哪儿》栏目为例,对亲子类节目的特色进行分析,探究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其长远发展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
窦建军 《考试周刊》2013,(92):20-20
<正>时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透明,似乎什么都可以拿出来"晒一晒",包括被动的和主动的,人类生来就有的"窥私欲"、"倾诉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强烈的刺激,电视媒体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应运而生,十几年过去了,从生涩到成熟,这一节目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趋势,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发展走向值得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中综艺访谈节目大受欢迎。尤其安徽卫视推出的《非常静距离》,一经播出,同时段收视率位居前列。《非常静距离》从主持人、节目内容、多元素运用等方面赢得了广泛市场,成为内地综艺谈话节目的代表。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综艺访谈节目必须赋予新的内涵,走品牌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谈话栏目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形态之一,它将人际传播融入大众传播,日常谈话成了电视节目主体。从1996年《实话实说》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来,各级电视台纷纷开始“谈话”,出现了大批良莠不齐的谈话类节目。分析谈话类节目在当下的生存现状,以透视谈话类节目分众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情感类访谈节目多以真人秀的形式将普通百姓的真实事件演绎在电视荧屏上。目前电视媒体上的部分节目为了“眼球效应”,为了节目的收视率,完全不顾被采访人的个人权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断地诱导被采访者贩卖自己的隐私。对此类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方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
7.
多话语时代到来,公众渴望传媒话语权的回归,要求传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一个可以公开自由讨论的话语空间。在电视媒体中,以电视谈话节目最具传播优势,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共论坛",在诠释当前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新型谈话节目日渐受到公众的欢迎。本文通过社会学、传播学的视角,运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属性出发,对谈话节目如何实现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晓益 《教育教学论坛》2012,(Z3):276-277,274
电视谈话节目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存在的问题也正在逐渐暴露。本文分析谈话节目所面临的困境,借鉴《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的成功之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求改善电视访谈节目现状。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美苏冷战时期的互联网技术,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可谓速度惊人。作为传播媒介的互联网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受众需求以及市场化商业逻辑的驱使下,网络谈话节目得以产生。由于互联网媒介的开放性及低门槛,部分网络谈话节目的内容过度娱乐化,表现形式近于低俗。近两年来,伴随着政府的监督管理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提升,一批质量相对较高的文化类节目构建起清晰的媒介仪式,文化转向逐渐明显,网络谈话节目的整体生态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具有两面性,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的产物。在此背景下,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也有着特殊性。本文选择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这档典型的谈话节目为例,提出并尝试剖析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三重传播身份”:1.在与节目嘉宾的人际交流中,主持人是节目嘉宾的朋友。2.在大众传播的情景框架中,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言人。3.为了使节目吸引受众,主持人又将自己的身份调整为广大电视受众的代表人物,充当“舆论领袖”。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谈话节目的平民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很多电视谈话节目开始走向平民化,由最早单一的主持人与所邀名人对话,到主持人、多位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场外嘉宾的多方互动;无论是从嘉宾、话题的选择,还是主持人的风格都有了明显改变,这不仅是对受众选择的迎合也是市场要求的必然结果;平民谈话节目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但必须控制住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田园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02-104,107
目前,英语电视访谈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话语形式,显示出其混合了日常会话与机构话语的特点。由于访谈话语本质上是一种会话,通过会话分析理论分析了在中文语境下英语访谈节目的特点并期望借此有助于对这类节目的理解、欣赏及改进。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电视访谈中作为一种交际策略的结构隐喻进行了定性研究,揭示其语用特征及其如何实现说话者所期待的交际功能,表明结构隐喻的出现是语境顺应的需求与结果,在交际中说话者使用它们来完成某种特定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陕西电视台法制类节目《说案》的分析,指出该节目主持人的语音特点与西安话的语音特点有一些不同之处,在主持人的语宫中还存在大量两读现象,这些都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提出方言节目办得成功的关键是要说地道的方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着“克隆”过滥、趋众媚俗、平民意识薄弱等不足。电视人需在提高主持人的人修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实现栏目个性化,精心打造品牌几方面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6.
明确而恰当的受众定位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关键。选择固定的目标观众,并依据他们的共性特点确定话题的内容、表现形式、节目的节奏与风格,才能不断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趋近品牌节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谈话节目中,遵循礼貌原则是使节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本文以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为视角,从称呼语、修辞格的选用、特殊句式选择和话轮转换四个方面探讨礼貌原则如何在主持人和嘉宾互动中得以体现,以寻求电视访谈节目与口语教学的结合点和对口语教学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会话结构理论, 对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和美国著名访谈节目<大卫深夜秀>从开端、本体和结尾进行整体结构方面的语料分析.通过中美名人电视访谈节目中呈现的不同特点, 对中美思想文化差异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受众更好地从跨文化角度理解名人电视访谈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港台与内地电视谈话节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内地相比,港台电视谈话节目话题更敏感、刺激,嘉宾的选择上精英化、明星化,主持风格世俗诙谐、极具个性化,结构是板块式的,不时插播广告,体现了重娱乐轻教化的宗旨和商业化的价值取向。这些差异是由媒介性质、化背景、社会宽容度等不同的媒介生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