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涵盖发酵工程、制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江南大学以“发酵工程”为主体参加“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获得全国排名并列第一。  相似文献   

2.
重庆大学基本情况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设有27个学院,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6个,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置本科专业88个,覆盖理、工、文、经、管、法、农、教育8个学科门类。从1986年起,重庆大学就开始承担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F0004-F00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立项建设,2007年7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在编固定人员57名,非在编固定人员20名,客座人员9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863”计划VLSI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郝跃教授扫任;实验室主任为副校长、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杨银堂教授;微电子学院院长庄奕琪教授等为学术骨干。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4.
燕山大学于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现有教职工2 700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近37 000人。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1月,依托于天津市“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作为支撑,已形成了以光、电、纳米等材料与器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天津市特聘教授2人,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4):F0002-F0002
<正>来兴平(1971.2.4-),男,宁夏平罗人,博士(后),教授,博导。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煤炭工业采矿安全领域技术专家,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围岩灾变预测与控制"方向带头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共青团陕西省省委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三秦人才津  相似文献   

7.
天津大学过程检测与控制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天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手;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入选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首批重点共建的九所高校之一.目前,南京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国家重点学科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  相似文献   

9.
李琳  郭祀远 《科学中国人》2006,(12):118-119
半个世纪的建设历程 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二级学科点创建于1952年.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化工系糖品物工学专业,是学习苏联的学科体系设置的。该专业成立以来.一直站在教育革命的最前线,积极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倡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的科学研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糖工程学科于1960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和接收国外访问学者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在所属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学科建设与改造.该学科点已发展成为总体水平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学科:配备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无完成了大量国家各级的科研项目;建立了多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研究平台取得了一批获奖和专利的创新成果;对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F0002-F0002
邓军(1970-),教授,博士,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和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火灾防治擘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火火专家委员,陕西省煤炭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1.
天津大学过程检测与控制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天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石油化工、环境监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现有固定流动人员6人,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2人。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生物化工国家级重点学科,并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相关博士点的支撑,经过三年建设,形成了生物信息学与合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工业生物过程的系统分析与优化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聚焦关键地质时期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BGEG)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和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地球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为目标,立足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地球表层系统中重大的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事件和过程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业月刊》2004,(12):F004-F004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托华中师范人学化学学院农药学省级重点学科组建的.由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杨光富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拥有农药学及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机化学、农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业月刊》2005,4(1):F002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学省级重点学科组建的,由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杨光富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拥有农药学及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机化学、农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六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农药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F0003-F0003
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力学一级博士点学科,是天津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现有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当前我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发电及接入电力系统的重大需求,华北电力大学以“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学校其他优势科技资源,组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以及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开展创新性研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刘吉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其励院士。  相似文献   

19.
南通大学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学校自2004年合并组建以来十分注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6):F0004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省级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具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及供热、供燃气和通风空调工程四个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类学科门类最齐全、学科层次最高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