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后一课》课堂气氛的营构及对教学的启示辽宁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王坤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强烈地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外读者。作为教师,我更愿意把《最后一课》看作一篇生动的课堂纪实。小说记叙了普法战争期...  相似文献   

2.
正同学们,法国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我国人民比较熟悉的作品,它曾被选入我国中学教科书,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提起《最后一课》,人们就会想到作者都德这个名字。阿尔丰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都德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他15岁起就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一职,独自谋生。都德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对文学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它静静地立于书架一角,淹没在众多包装华丽的新书里。书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作品《最后一课》感动了几代中国读者。然而,通过读《磨坊书简》,让我感受到这位作家除了强烈的爱国情操之外,还有一种平和的、朴实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厚重而不失清新,博大而不失细腻,让人久久难以释卷。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课》是都德创作的爱国主义名篇。通过分析都德《最后一课》中反常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虽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内容真挚感人,摄人心魄。小说讲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听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和心境。它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但我觉得它在教育学方面更有意义。现在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看看有效教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正>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塑造,让学生感受小说创作独特魅力。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真实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通过法语教师教授孩子们上最后一节母语课的故事感染了众多读者,并成为语文教材中的必学篇目之一。《最后一课》是一篇世界皆知的经典短篇小说,也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都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从小生活贫困,但是从没有放弃热爱的写作,并且善于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都德毕生的创作当中,《磨坊书简》始终代表了一种风格与成就。1861至1864年的南方之旅,给都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普罗旺斯废弃的老磨房在实现他精神归依与情感慰藉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审视现代文明的新视角。都德是“诗的现实主义者”,颇具意境的磨房短篇流露出作者感怀时局的浪漫幻想与自嘲式的伤感无奈。《磨坊书简》显示了都德复杂的创作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8.
都德,法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小说家。在中国,都德最出名的作品当属《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中译本最早的是胡适译本,1912年9月胡适于上海《大共和日报》发表,译名为《割地》。  相似文献   

9.
作家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生于尼姆城一破落商人家庭,生活贫困。曾任学校监学(类似辅导员)。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到巴黎,投身文学界。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这是一部  相似文献   

10.
浅析《最后一课》肥东县城中学王汝汉《最后一课》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一篇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每当我教授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时,思绪万千,心潮总是起伏不平。现就我的粗浅看法略谈一二.与同志们共商。一、典型题材的选择。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都熟悉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但是想不到的是,而今的法国并不像中国等国那样学习这篇课文,法国中学并没有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而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就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文中主人公小弗郎士或许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柏林之围》和初中第二册语文课本选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同出于法国作家都德笔下,都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这两篇小说,表现了爱国主义这一共同主题,艺术上也都体现了朴素无华的风格.但同《最后一课》相比,《柏林之围》的构思更为新颖,人物的性格特征更为突出,悲剧色彩也更为浓重.  相似文献   

13.
刘一 《教师博览》2010,(7):45-45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找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传达读钟求是短篇《给我一个借口》之后的感觉。我可以从很多方面总结这篇小说的好处,但最突出的感觉是舒服、熨帖。一篇小说让你读后不硌生,不勉强,而像是口渴的人喝下一杯凉开水,那感觉是很受用的。  相似文献   

15.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刚上初一时大家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你们可曾记得,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盛赞法国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为什么语言有这样大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举世闻名的小说。重读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苞谷     
找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传达读钟求是短篇《给我一个借口》之后的感觉。我可以从很多方面总结这篇小说的好处,但最突出的感觉是舒服、熨帖。一篇小说让你读后不硌生,不勉强,而像是口渴的人喝下一杯凉开水,那感觉是很受用的。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小说名篇,曾经也被多国教科书采用,而同为亚洲并且一衣带水的中国和日本,对待这篇小说的态度则不尽相同。本篇文章则从中日两国的历史原因、教材编写原则、教学目标等方面探究两国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学作品最早出现在由洪北平、何仲英编纂,商务印书馆1920年出版的第一套中学白话教材《白话范》(四册)中,共有四篇:胡适译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刘半农译英国诗人虎特的诗《缝衣曲》,耿济之译屠格涅夫的小说《航海》,托尔斯泰的小说《三问题》。此后30年,外国学与中学语教材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将取消法语课,改上德语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