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发”统编教材注释为: “英俊奋发。形容周瑜气概俊伟。”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载孙权曾与陆逊论周瑜、吕蒙:“公瑾雄烈,胆略过人”,吕蒙智勇双全可与之相比,“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吕蒙不喜读书,因而在“言  相似文献   

2.
刮目相看     
此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字子明,自幼出身贫寒,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他领兵打仗,只重视军事训练,很少阅读史学和军事书籍,因而文化水平不高,难免受到一  相似文献   

3.
刮目相待     
<三国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有一个故事:东吴大将吕蒙不喜欢读书,受到吴主孙权的斥责,后笃志学习,孜孜不倦,待拜为大都督统率三军时,学识超群,"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相似文献   

4.
手不释卷     
[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相似文献   

5.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不肯把手中的书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书入了迷。卷,指书。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正>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  相似文献   

7.
数月内,吴魏交战,吕蒙以其才,三战三捷。可好景不长,一次交战,吴国大败。调查发现,魏国从俄罗斯进口了一批火箭炮。孙权大惊,谓吕蒙:“卿速去俄罗斯购得先进武器,若否,吴休矣!”吕蒙领命,先打了个国际长途过去,谁知魏俄已结盟,俄罗斯给吕蒙吃了一个闭门羹。孙权愤然曰:“小俄罗斯竟如此猖狂!罢了,卿速联络美国。”吕蒙作难曰:“上不知,美国远在大洋彼岸也!”孙权乃赐其“全球通”,吕蒙联络至美国,怎奈听不懂那美国佬英语,孙权断然下令:“学!”吕蒙于是从师学习,半年,能说矣。吕蒙飞了半个地球,用大量金银翡翠换得一批导弹,大喜,飞回吴国。至…  相似文献   

8.
梨园戏《吕蒙正》是泉州"七子班"的传统经典剧目之一。泉州梨园戏《吕蒙正》与明传奇旧抄本《彩楼记》在文本上存在继承关系,可能受现存明末南管选本《吕蒙正》的直接影响,也可能受元代王实甫的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一定的影响。对比元、明二本,泉本《吕蒙正》在剧本上呈现出情节细腻、人物言行并重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9.
701班歪史     
班长吕蒙的“狮吼功” “安静—”一声狮子吼,刚才炸了锅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耳膜都被震痛了。不用多想,此乃本班第一号人物班长吕蒙。班长与三国大将吕蒙不但同名同姓,还同形— 一样的“虎背熊腰”。每天早上开门收作业,吕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门口占了个“密不透风”,想不交作业就进,免谈。  相似文献   

10.
<正>《孙权劝学》中鲁肃折服于吕蒙的才略,愿意与吕蒙深交。在读到“拜蒙母,结友而别”时,有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还需要拜见蒙母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鲁肃与吕蒙之间并非结拜,而是结交为好友,是不需要专程拜见父母的,但古人强调孝道,百德孝为先,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行礼问安,具体的规矩,在“三礼”中都有明确记载。鲁肃的年龄和资历都在吕蒙之上,他主动与其结友,  相似文献   

11.
手不释卷     
《下一代》2010,(7):37-37
【语出】:《三国志·吴书》 【原文】: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文】:形容勤奋好学和做事入了迷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大将军叫吕蒙,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一次,孙权劝他多读些书,而吕蒙却说:“军营里时间太紧,根本没机会读书。”孙权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这是在找借口,你的事再多,难道比我的事还多吗?  相似文献   

12.
708班歪史     
708班有精英75位,个个有风采,人人有故事。今特选个性人物数名,——展其风采。班头吕蒙"安静——"一声狮子吼,刚才炸了锅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不过大家的耳膜快被这高分贝的声音刺破了。不用多想,此乃本班第一号人物——班长吕蒙。班长与三国大将吕蒙同名同姓,还同  相似文献   

13.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英勇善战,但是不爱读书,吴王孙权就叮嘱他要多读书。吕蒙听了,为难地说:“军队里事情这么多,哪儿有时间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湖北省小学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小文章《手不释卷》,讲的是吕蒙勤奋好学的故事。文中鲁肃称赞吕蒙,  相似文献   

15.
《孙权劝学》一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被编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在"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教学用书》对设题目的说明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整体把握"部分,《教师教学用书》有这样的阐述:"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见,教材  相似文献   

16.
《孙权劝学》见于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卷66;为汉献帝建安15年(公元210年)中的一件小事。全文仅119字(不含标点符号),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初”起,到“蒙乃始就学”。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谈话的过程是一场思想交锋的过程。孙权“劝”,吕蒙“辞”;孙权再“劝”,吕蒙“始学”有点反复,显得曲曲折折,说服工作即使是小事,也不容易一下子做通、做好。第二层即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鲁肃先是“大惊”,后为“结友”;吕蒙则是自诩,欣喜之情溢出言外,证明了他“学”的结果,“学”的成功。两层意思,貌似分离,各不相  相似文献   

17.
许多同学喜欢读《三国演义》,喜欢听《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吕蒙读书的故事。三国时期的东吴,有一名大将叫吕蒙。他虽然英勇善战,但常常被人瞧不起,因为他没有多少学问,他  相似文献   

18.
英国学者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三国时期活捉关羽的吕蒙就是一例。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吕蒙读书的一篇文章《孙权劝学》。  相似文献   

19.
正师(导入):话说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是最有名的常胜将军。然而关羽最终失败了,他败给了谁?生:吕蒙!师:对,他败给了东吴名将吕蒙。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有一个缺点: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学习了,结果如何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师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师:《孙权劝学》出自哪本书?这是一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0.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