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倒的心碑     
在英吉利海峡,矗立着一座人物雕像,它雕塑的是一位在海难中遇难的船长,他的名字叫阿尔威。这座雕像矗立在英吉利海峡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不倒的心碑"。  相似文献   

2.
在英吉利海峡,矗立着一座人物雕像,他是一位在海难中丧生的船长, 名字叫阿尔威。这座雕像矗立在英吉利海峡已有130 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不倒的心碑”。1870年3月17日夜, 玛丽克客轮因惨遭重创, 开始下沉。在这场海难  相似文献   

3.
校园短笛     
老师一座巨大的雕像矗立在孩子们心灵的广场学生一群蜜蜂嘤嘤嗡嗡围着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1870年3月17日的夜里,船长阿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船从南安普顿开往盖尔内塞。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8,(6):45-45
在繁华喧嚣的上海市徐家汇商业中心,有一所古老而宁静的学校,它就是创办于1850年的上海市徐汇中学。学校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学楼前,矗立着一座魄大理石基座的雕像。雕像中的老人正是学校第一位华籍校长马相伯,他正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和谐的校园。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徐汇中学校歌的五线谱。  相似文献   

6.
师:现在就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哈尔威船长牺牲前与轮船一起徐徐下沉的一瞬间吧!读读课文,然后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黑色的雕像”?生:雕像是一动不动的。轮船遇难时正好是夜晚,周围一片漆黑,人们看不清哈尔威船长的脸,但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纹丝不动的样子,所以把他比作一尊雕像。生: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雕像,是承接前一句话的。在死亡面前,他毫不惧怕,从容面对,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让我们体会到他临危不惧的精神。师:大家应向这位同学学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雕像一般是为死去的人塑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事…  相似文献   

7.
蛇在意大利 在意大利哥酋洛(Gogilo Italy)的市中心有座纪念碑(monument),矗立着捉蛇人圣达美尼科阿尔培脱驯服巨蛇的雕像(statue)。  相似文献   

8.
正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处传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间,矗立着一座中山先生的雕像。80年来,先生坚定的目光见证了一代代医护人员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救治病患。而雕像前往来穿梭的人群中,有很多是不远千里、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沪求医的患者。这里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中国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  相似文献   

9.
教苏教版七年级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同学们对文中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后的危机时刻表现出镇定自若、公而忘私的精神,无不表示敬服,但对于哈尔威船长最终的选择——与“诺曼底”号同沉大海的做法,却有颇多疑义。首先,活着的英雄还是不是英雄?根据小说来看,海难来  相似文献   

10.
心能看见     
作为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国际大都会。自由女神像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杜克设计,均在法国完成。  相似文献   

11.
师:现在就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哈尔威船长牺牲前与轮船一起徐徐下沉的一瞬间吧!读读课文,然后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黑色的雕像”?  相似文献   

12.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小说,小说作者雨果歌颂了海难事件中出现的英雄船长——哈尔威。我们阅读小说重要的是分析人物形象,这自然也便是我教读该课的重点。 为使学生能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我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布置了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作业,并在第二课时进行“比拼”。  相似文献   

13.
正巨浪、冰山、暗礁是大海航行的克星;船长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八成海难缘于狂风巨浪自有海难记录以来的200多年间,全球已有100多万艘大中型船舶,因遭受惊涛骇浪袭击而沉没。在早期,限于船舶性能、通信条件、导航设备、天  相似文献   

14.
当前,阅读教学中一个普遍现象是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但对于文章本身的价值取向则有所忽视。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最后与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针对这一结局,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许多同学队为,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形象在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公园里看到过这样一座雕像:一位老农,傲然挺立,浓眉大眼,两眼炯炯有神凝视远方……雕像底下有个座,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险记》时,讲读完课文之后。一位学生针对第19自然段阿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的对话:“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提出了一个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学生质疑:炉子淹了,火当然灭了,后面这句话是不是多余?  相似文献   

17.
续八·终 那巨大的声响正是来自神庙里的一座雕像,这座石制的巨大雕像在巨响中渐渐活了过来--手指在动,手臂在动,眼睛也睁开来,最后竟然走下了台座,向我们三个人走过来.  相似文献   

18.
成为你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出色的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精美的雕像,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精美的雕像的?”雕塑家轻轻地笑着回答道:“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不过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相似文献   

19.
张亮 《神州学人》2008,(11):32-33
漫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第聂伯河畔.游客们的目光总能被右岸一座高耸入云的庞大雕塑所吸引。这座一位女性左手举盾右手挥剑的雕像,气势磅礴,庄重威严.屹立在基辅——这座古代罗斯文化发源地所在的城市.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一笔浓重的色彩。当地人会骄傲地告诉我们,这座小山叫母亲山,母亲山上的雕像就是“祖国母亲”。而当我们登上这座被引以自豪的母亲山,来到这座让我们久久仰望的母亲雕像脚下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钟鑫  晓婷 《大学生》2021,(4):70-73
中国地质大学被称为地质工作者的摇篮。为传承地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里有多座代表地质工作者精神的雕像。雕像中有的没有具体姓名,其代表的是一种传承,有的则是为了纪念而专门修建。在南望山校区工程楼后就有一座校友张国旗的雕像。半身雕像张国旗身穿中山装,肩膀魁硕,意气风发,五官丰满、双唇微厚,一双执着的眼睛望向远方,眼神中寄托着对家乡人民的牵挂。33岁的他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水文系051855班学生,学校为何会为一位普通校友塑雕像?他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