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DMA传送是一种计算机内存与外设数据交换的重要方式.本文给出一DMAC接口实验,旨在学生学习DMAC接口时.能具体了解DMAC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Windows9X环境下如何用VToolsD编写实现DMA传送的设备驱动程序以及在应用程序中如何利用生成的VxD进行DMA传送,并详细说明了实现过程,同时也为用VtoolsD编写其他类型的VxD提供了一般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金飚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6):25-27,35
讨论了怎样在TMS320C54X的同步串口M CBSP上实现与异步器件的相连,并用DMA来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采用FIFO缓冲技术和先进的可编程逻辑电路MACH系列产品。通过微机DMA技术写内存方式.实现对连续的、高速的、大量的串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与转发。  相似文献   

5.
采用AD6644设计采集模块,用IDT72V293作为外部缓存,用S5935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最大限度利用PCI总线的带宽和其高速传输速率。采集的数据以DMA方式直接存入PC104内存,无需CPU干预。利用DriverStudio软件开发Windows2000系统下WDM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了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和DMA传输的功能。在PC104上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实现对频谱的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数据采集系统中高速传输需求,设计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PEX8111桥接芯片,实现了PCIE总线到PCI总线的协议转换。同时使用FPGA作为主控器对PEX8111芯片进行空间配置和PCI时序配置,分析了PCI总线突发读写传输过程,介绍了DMA数据传输方式,有效减小了传输过程中CPU资源占用率。经测试,传输速率可达138MB/s,完全满足高速数据数据传输的需求,并且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计算机远程硬件实验系统上进行的远程CPU设计,设计了一个4级流水线的CPU,能够支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转移、访问内存等功能.通过CPU的设计、调试,加深学生对于硬件编程、CPU流水线结构、数据相关处理、存储系统的执行方式等很多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DMA的连续脉宽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以STM32F767ZI单片机作为主控CPU,利用DMA的快速数据搬运能力,在无CPU干预的情况下,将定时器在输入捕获模式下测得的连续脉宽数据快速转运至内存存储,提高CPU的指令执行效率,实现较宽频率范围内的多通道连续脉宽参数的等精度获取。对连续脉宽数据采集装置进行标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高频段测量时,精度优于传统测量方法,测量频率范围宽,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存在数据漏采漏读的弊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双口存储器和DMA电路两种常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取方案.DMA指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直接传输数据的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方法,DMA电路运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从电路设计方案、电路结构与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方面重点讨论了一种DMA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IsP技术及其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SP技术实现高速数据采集的方法,即利用ISP器件设计DMA控制器,使得不具备DMA功能的单片机系统可以在DMA方式下进行高速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可以在主存和cache中选择性地存储一些压缩了的数据,这样就变相地增加主存与cache的存储容量,从而明显地降低失页率以及减少了访问虚拟存储器的次数和时间消耗;同样地在一定情况下主存与cache之间可以直接传送压缩的数据来进行数据交换,这样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时间,达到了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Hyper-V Server 2008 R2上部署虚拟服务器实例,就虚拟机图形化管理、虚拟机性能规划及对Linux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对提供相同服务的虚拟服务器及真实服务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虚拟机的CPU、内存性能要优于真实服务器,其网络性能相近,虚拟硬盘的性能虽有所不及,但可通过采用不同的存储方案获得提升。研究表明,使用Hyper-V Server 2008 R2虚拟化技术整合多个服务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围绕计算机性能数据的监听和控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计算机性能数据提取技术、SNMP协议、Sockets等网络通信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SNMP的计算机性能监控模型并进行系统实现。该系统实现对计算机CPU、内存等性能数据进行实时监听和控制管理。实验证明,系统运行良好,能够有效监听目标计算机的各项性能信息,及时控制管理目标计算机,保证目标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的便携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从USB数据采集控制器硬件及电路设计、USB固件开发、驱动程庭设计以及数据采集程序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采用双CPU结构,一个CPU负责进行数据的采集、滤波、计算等,另一个CPU作为总线接口实现与PC机的通讯。以此为核心设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数据存贮技术是实现网络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文章集中介绍了两种数据存贮技术:光存贮技术和网络存贮技术.光存贮技术是硬件存贮技术的发展方向;网络存贮技术是解决光速极限的最有力手段.此外文章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指明了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SDRAM为基础采用DLL技术,并对时钟信号进行两次抓取资料,形成DDR技术。在时钟频率达到400MHZ以后,对内存内部技术和外部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发展,形成DDRⅡ,使内存与CUP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是存储系统的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过程,这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存储容量的扩展以及存储器与CPU之间的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的连接等。  相似文献   

18.
将Java成功地移植到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是虚拟机(JVM)技术.Java虚拟机是一种软件,对Java程序而言,它表现为具有单一硬件和操作系统特性的软件“计算机”,它能够使采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无需修改就可以运行在大多数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JVM具有自动内存回收功能,但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却不能采用传统的内存回收算法,因为这样的算法不能有效消除Java程序中的内存泄漏,从而会影响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内存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嵌入式系统的JVM内存回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