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 ,其专业特征一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 ;相比较而言 ,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 ,更加科学规范 ,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其专业特征-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相比较而言,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4.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构建全新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对这一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新整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本科小学教育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类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独立的专业,它的发展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其专业结构必须以人才素质结构为基础,包括“通识化教育”、“学科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应达到大学本科生的一般素养、本科层次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其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大学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育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学理更新、课程专业化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重专业实践体验、重课程整合、重差异分层等凸显了国际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亚洲和欧美国家课程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意识传播,给我国课程文化功能的发挥以启迪。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以培养“反思性实践型”小学教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我国课程设置提供了内在框架,指明了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海南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文理相通,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9.
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的新创举。实行按需招生、分段培养、定向就业、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实现培养目标,该模式构建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辅修课程"、"实践课程"五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基础、突出师范特色,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分向培养,关注基础教育、着眼持续发展是该课程体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类课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的建设应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规格出发,按照“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数学类课程在小教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可分为通识教育类的公共必修课程、方向类的专业课程和拓展类的选修课程三个不同层次,基本内容应包括高等数学基础、数学教育类课程和应用数学的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未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人才应具有胜任九年义务教育整体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体现出整体性和连贯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反映“综合培养”的专业特色,重视课程的内在整合;小学教育专业也应逐步建立起本专业的硕士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全面综合的课程设置为优势,以富有成效的见习实习制度为特色,铸造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神话。在课程设置上,综合学习与写作课程,奠定卓越基础;计划课程结合主修学科课程,搭建卓越脚手架;教师教育课程,锻造卓越锋刃。借鉴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从高校层面改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增强实习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特校教师对必备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项知识技能均对特校教学工作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它们之间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差别以及学科教学能力是特校教师的主要诉求。因此,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全面性,应构建以突出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4.
论开发取向对课程的独特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开城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10-12,122
课程研究中的开发取向不但表现为一种课程开发的技术体系,还表现为一种理解课程的独特方式。开发取向认为,课程是一种生成过程和生成结果的统一,课程开发应是一种技术化了的课程生成过程,课程是一种技术人造物,课程结构表现为课程组件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知识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开设的状况分析,根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特点,指出了目前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而研究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一系列基于任务的通识教育课程,分析了课程的机制设计、存在问题和改进以及实施效果,给出了实现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核心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大、必修课的构成趋同、选修课的构成和修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的特点,存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设置权过窄、特色发挥不足,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过小,与商科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吻合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科人才的素质、学校的特色和传统,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等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诸多“异化”现象,如课程目标功用化、课程内容空心化、课程实施虚无化等。为避免艺术课程异化,就必须让艺术课程观回归,即要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就是艺术,它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其它任何课程不能僭越和取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艺术课程应是“无用”的、“美”的、“体验”的课程。同时,为了实践这一回归后的艺术课程观,应采取以下对策: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艺术课程;以“专业”的方式实施艺术课程;从“开放”的体系评价艺术课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挪威政府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并于1999年由挪威国家教育部重新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挪威10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是挪威10年义务教育核心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及途径的分析和评价,将为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钟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52-154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出发,对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以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which require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gradually reshaped to meet the needs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at are run on an autonomous basis. A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accredit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Further, a system of curriculum apprais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also be set up. In the meantime, making corresponding policies is necessary to accommoda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