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丽娟  杨敏 《考试周刊》2010,(39):37-37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文章从语音标识、词汇标识、句法标识、修辞标识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之一。该诗描写作者伫于林间,面对林中岔路进行选择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作者借此象征的却是人生之路的抉择。基于对《未选择的路》两篇名家译文的分析,借助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衔接层面对原诗及方平、顾子欣二人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评析译文对原诗文体风格的再现,探讨文学文体学对诗歌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倪岗 《现代语文》2007,(2):87-87
据查,顾子欣先生翻译的《未选择的路》最早发表在《外国诗二》(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上.第二节最后一句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张杰 《海外英语》2022,(4):66-67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哲理小诗《未选择的路》中通篇贯穿着人生是旅行这一隐喻。通过综合运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中关于隐喻的理论,分析了人生是旅行这一隐喻在诗歌《未选择的路》中的文体作用。研究发现,全诗隐喻统领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下,具有系统性,形成了隐喻网络,实现了隐喻的衔接功能;隐喻的修辞性和认知性将读者深深带入诗中,实现了诗内与诗外概念的互动,体现了隐喻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5.
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简约而不简单,善于用农村和普通的事物,对精神现实做出简练而恰当的暗示.在《为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诗歌的表层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深层语言却透露出某种神秘性、悖论、不可理解性,诗歌的关键语言自圆其说,通过语调和节奏、韵律等形成一种悖论、含混的和谐性.从而打破了固有的诗歌结构,极大地灵动了诗性,鲜明地凸显了诗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外有别、简单的深邃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6.
刘雨 《英语广场》2022,(29):47-50
本文以审美认知为视角,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首先,“road”这个原型不仅为《未选择的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在《未选择的路》中,图形和背景的转换是诗歌审美意识形成与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在可能世界理论视角下,诗人对“road”进行了移情处理,借由内模仿实现审美模仿,使“road”这个常见意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7.
8.
背诵英文诗歌是学习英语技能,体会英语之美的有效手段。以英文诗《未选择的路》为例,探讨语篇记忆的三个表征对诗歌背诵的影响。结论认为:教师不应停步于分析诗歌的表层表征,而应引导学生利用推理和图式方法了解诗歌的命题表征,最终让学生在思维中建立起相应情境模型,实现英文诗歌的长期有效记忆。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人教版七年级下)通过叙述一件日常小事,“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最后“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形象晓畅地揭示出人生面临抉择时所遭遇的无法化解、具有形而上意义的两难困境。不作出选择,人生未来的路无法展开:而一旦作出选择,则意味着另外千万种人生的可能将同时失去。再者,也许就因为那作出选择时短暂而又神秘莫测的一秒,“我”漫长的一生就会随之而被注定。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解析不仅可以从思想意义入手,更可以从语言学层面进行剖析。这样才能做到对诗歌之美的深度把握。本文拟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G. Fa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G. 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和Johnson及Talmy的意象图式理论,也就是从人类认知图式和心理表征的普遍规律出发,以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和语言(概念)空间为线索,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哲理抒情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的空间意象图式及其构筑艺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勇敢而理智地面对纷繁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规划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读《庄子》时,庄子将王侯比于大盗,将圣人礼法归于毁坏人性根源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和齐万物、等是非、同生死等打破一切既定秩序、磨平事物对立的巧妙论辩,让我不禁思及近代盛行一时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它发端于语言学研究,后又发展为文学批评的流派之一,它以反传统、反权威、  相似文献   

12.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平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都是最精炼的语言作品,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及现代诗而言,外国诗歌更难理解,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李·弗罗斯特的诗作《未走的路》,阐释了这首小诗所蕴涵的深奥意蕴,尤其是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这首诗所体现的一些哲学意义,其中包括选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选择的自由性与局限性、选择的排他性与遗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是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充满了女性特质。影片以女主人公玛莲娜的形象为核心,以其他男性形象为支链,体现出丰富的女性主义电影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探讨翻译的忠实与通顺、原文中心论以及异化翻译策略等问题,思考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提出的质疑和挑战。然而,在承认解构主义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怀疑式的哲学视角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解构主义的局限性及其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弗罗斯特的诗歌名篇《一条未走的路》有多处布满矛盾的文本叙述,但评论界却较少给予关注。诗人采用悖论这一叙述形式,表现了人生在面临抉择时候的矛盾性思想。探究诗歌中的矛盾叙述形式和思想,一方面可以揭示出诗人对人生思考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则可看出诗人对悖论诗歌语言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解构主义分析文本的主要方法 ,对《瑞普·凡·温克尔》中传统与革新、家庭与社会、泼妇与贤妻这三对主要的二元对立进行了颠覆和消解。对之前作品中存在的怀旧倾向、家庭责任和社会关系以及温克先生的同情和对温克夫人的指责的评论提出了质疑,从而证明解构主义关于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结论,并为作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莉 《考试周刊》2014,(96):15-16
解构(deconstruction)的批评方法是消解作品中相互对立的概念或意象,动摇其等级秩序和对立关系,从而摆脱对文本单一理解的限制。本文运用这一方法对《独坐敬亭山》一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之初就引起了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黛西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