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42-1944年夏之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出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对法国负面态度以及法国国际地位的认知。罗斯福最终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的不作为,他没有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订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思想和印度支那托管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越南政策最早的策划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即提出印度支那非殖民化的设想,主张战后对印度支那实行国际托管,反对法国再度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印度支那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是由于局势变化,他去世前又同意法国战后重新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政策转变加剧了印度支那的复杂局势,导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并最终使美国深陷其中。了解罗斯福政府的印度支那托管政策,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印度支那战争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1942—1944年夏,罗斯福对印度支那的政策是反对法国重返该地区,主张将这一地区置于国际托管之下。但是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罗斯福不得不从现实主义考虑,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印度支那国际托管计划是受到美国理想主义中反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对战后世界规划的需要而提出的。虽然不可否认其带有某些反殖民主义的特征,但是从该计划的放弃可以证明,现实主义价值观显然是罗斯福印度支那政策的主导。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49年,美国的杜鲁门政府一面宣称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保持中立,另一面却大力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长期以来,由于材料有限,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未能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相关重要材料的解密和网络化,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了可能。资料显示,罗斯福政府曾提出印度支那战后脱离法国、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的主张。但出于战后确保欧洲、抗衡苏联以及建立世界霸权的需要,继任的杜鲁门政府却正式承认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主权,并在军事和财政上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为法军重返印度支那提供了船只和车辆,准许法国人无代价地使用剩余租借物资,敦促中国国民党受降部队从印度支那撤军。此外,美国政府还支持法国采取"以越制越"的手段,策划"保大方案",扶植保大傀儡政权,以抵消越盟的影响,促使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合法化。这些做法给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提供了方便。了解这一时期杜鲁门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有助于加深理解印度支那战争背后的大国因素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期,美国虽然有意"国际托管"印度支那,但因英法的强烈反对,被迫默许法国重返印度支那。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后,美国确立了"不插手"的政策。然而,1953年的奠边府危机却使美国进退维谷,被迫放弃"不插手"政策,转向"积极介入"印支事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越南的政策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转变,从罗斯福支持越南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到允许法国重返越南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主权,再到对法国进行经济、军事上的战争援助,随后在法国退出越南后取而代之,直接援助南越,最后对越南进行武装干涉彻底卷入越南战争。美国对越南政策的转变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既有关国理想主义的外交传统,又有对共产主义的遏制和惧怕,更有关国在印度支那的经济、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越南的政策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转变,从罗斯福支持越南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到允许法国重返越南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主权,再到对法国进行经济、军事上的战争援助,随后在法国退出越南后取而代之,直接援助南越,最后对越南进行武装干涉彻底卷入越南战争.美国对越南政策的转变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既有美国理想主义的外交传统,又有对共产主义的遏制和惧怕,更有美国在印度支那的经济、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8.
自1906年初建至1945年被日军关闭,印度支那大学经历了组织结构的频繁变化。在学术标准的视角下,这一组织形态的连续变化涵盖了印度支那大学由“伪大学”向“巴黎大学越南分校”的机构性质转变。在协同主义殖民理论的视域下,印度支那大学机构性质的变迁迎合了它关于“加强培养越南本地合作者阶层”这一基本职能的要求。1906年至1945年印度支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反映了法国移民、越南民众与殖民者三种力量的冲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借助印度支那联邦的集权教育管制,这个过程由法国利益加以统摄,达成了相对的统一,印度支那大学成为法国协同主义殖民政治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竭力重返印度支那,力图恢复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最终导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本文试就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简述,以探求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的根源,乃至整个印度支那战争的起源。  相似文献   

10.
1943年举行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会议”是战时首次由当时所有联合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粮农会议是罗斯福政府对盟国在战后展开国际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国内政治和舆论倾向的一次考查 ,是对组建战后国际和平组织的一次预演和彩排 ,也是罗斯福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念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孤立主义大潮正汹涌澎湃。为了援助英法、抗击纳粹、拯救民主,他同孤立主义做了艰苦的斗争,并带领美国人民投入到反法西斯的伟大事业中去,同时也对美国自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再者,斗争中也凸现出美国民主制度的两大操作性问题:三权不平衡以及政策、舆论与民意三者之间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承上(英国)启下(德国)、继往开来的法国科技创新模式,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法国的科学观念的创新、科学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希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创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于关国“睦邻政策”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的相当深入了,而且多数是把它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拉美政策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睦邻政策”并不是从罗斯福上任时才开始的,在他之前早期“睦邻政策”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英国和苏联出于战争需要,出兵伊朗。伊朗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采取引进第三国势力的外交策略,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全球主义外交战略的指挥下,美国势力大举进入伊朗。伊朗因此摆脱了被英国和苏联分裂的命运,为二战后美国与伊朗建立同盟关系、美国控制伊朗、伊朗成为美国的海湾宪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马林在1922年初建议中共加入国民党开始,他和中共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国民党性质的认识有差异,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是双方在加入国民党的旨趣方面存在歧义。中共认为加入国民党只是建立群众性共产党的一种策略,具体是到国民党内部去争取其中的工人群众并分化瓦解国民党;马林计划是要中共加入国民党内部,以宣传手段去影响并改变国民党的策略,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国民革命党,担负起国民革命的使命。经过马林的努力,中共放弃了分化国民党的策略,转向支持马林的计划。只是这一以改变国民党策略为中心的计划,遭到了孙中山的抵制,马林折羽而归。  相似文献   

16.
反对两极分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消除两极分化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最具制度特征的价值指向,防止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构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整解读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坚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二战时期,得到罗斯福总统特别信任的赫尔利最初是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华调解“史蒋矛盾”,随后升任驻华大使开始调处国共关系,从处理“史迪威事件”到代表国民政府与中共签订《延安协定草案》,赫尔利似乎取得很大成绩.但就是赫尔利在华的15个月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日益失去灵活性和现实性.他不仅与驻华的外交官们发生冲突,而且使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从军事上的“援蒋联共”转向政治上的“扶蒋抑共”,又从“联合政府”构想下的“扶蒋压共”转向意识形态的“支蒋反共”.导致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转交的动因,既有赫尔利的个人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有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和自身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Theodore Roosevelt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idency as a primary and authoritative source for defini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ree specific rhetorical moves Roosevelt made in arguments over the “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Brownsville Raid, this essay examines how Roosevelt both justified his dismissal of the soldiers and increased the definitional power of his institution. Brownsvil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idency's constitutive and rhetorical power, especially as that power pertains to ideologically based defini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ole of minorities within that identity, and illuminates the argumentative forms that undergird that constitutive power.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坚持最好生活的非政治特性,卢梭虽然要把人引入道德与政治,但仍然是以最接近于自然状态的最好生活寻找社会存在的惟一合理性,并展示出教育的最高可能性。因此,柏拉图和卢梭虽然就何为最好生活持有不同意见,但两者都展示了人性的最高可能性。特别是此种展示,一方面有赖于教育,一方面有赖于政治方案的设计,并以最好生活为最高探讨规划教育与政治。以赫钦斯和杜成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哲学把哲人或社会的自然人转换为好公民教育,寄托于政治及政治教育或者说在政治框架内实现人的普遍的幸福生活。现代教育哲学对最好生活的探索的放弃,表明了它的下降,并意味着它把人的幸福附加在政治以及教育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之中。  相似文献   

20.
"罗斯福推论"是20世纪初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宣布的"门罗主义"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引申,它的核心是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任意武装干涉拉丁美洲,以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独霸西半球的野心.以"罗斯福推论"为基础的拉美政策直到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针对美洲的"睦邻政策"才宣告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美国这一时期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深深打上了"罗斯福推论"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