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一、主题解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艺术的提升。而对于"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却视而不见。王荣生教授曾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连"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都不甚了了,还谈什么教学艺术的提升?可见,"教什么"远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做到学有目标、教有方向,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品质》,入选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与杨绛的散文《老王》一起构成“底层的光芒”板块。理解这篇小说并不难,但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问题较多,有的老师从“叙事艺术”的角度解读(《可靠与不可靠:〈品质〉叙事艺术浅谈》,见《语文学习》2012年第4期)  相似文献   

3.
丁云能 《学语文》2011,(1):28-29
一、理解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理论.把握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教材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之中,这一活动过程实现的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师被成绩、排名、分数等各种功利冲击着,迷失了自己,总是以成人世界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一切都为孩子安排好了,做多少张试卷,上什么辅导班,写多少习作,由不得学生。孩子要得到老师的赞扬,必须学会投其所好,没有了自己的追逐,没有了自己的尝试,甚至没有了自己的挫折,一切按部就班,孩子很少有真正认识自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取决于教师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因而教师细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基础.下面以《项链》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标中对于阅读教学的阐述是"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何提高这些能力是阅读教学课堂中的重点。而一堂好的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所以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打造好的课堂很重要。那么传记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传记类文本是通过叙述人物的生平经历,突显其个性形象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一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讨论由来已久,但当前似乎尤为热烈。为什么要讨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是因为教学中出现了误区,甚至大家在犯一些集体性的错误。任何一个有基本语文素养的教师都会将"品味语言""理清思路"确定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然而在这一确定的教学内容面前,我们却未必真正触  相似文献   

8.
正绘本起源于西方,英文叫Picture Book,顾名思义,这种书是由"图"和"文"组成,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画,精炼的文字,赢得了我国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前不久,在我县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看了一节绘本《大卫,不可以》的阅读教学活动,心中一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大卫,不可以》一书于1998年获美国凯迪克奖,作者大卫·香农以其5岁时创作的画册为蓝本,通过大卫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镜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顽皮、淘气、自由随性、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爱搞恶作剧,让家长头疼的小男孩"大卫"。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将绘本拍成照片,做成带着孩子一起阅读每  相似文献   

9.
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排的,打破了以"文体"为单元编排的模式,一个单元中有时兼有数种文体。对于这种编排体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又逐步重视文体教学,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关联。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9~70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比总数。师:同学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你最喜欢玩什么有益的活动?生:跳绳,打篮球,踢毽子。师:真好!看,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学生投篮情境)生:打篮球。师:大课间活动中,为了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让学生喜欢故事中人物丰富的形象,欣赏文章中事物本身的美好,还是发现语言与事物相融的美,在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实现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答案不言自明。但是,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以体会文本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仍占多数。为什么?以下呈现的是《夕阳真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课两构案例,让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去反思、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解读】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对康桥的倾心之赞。对康桥如此的挚爱,使得诗人情不自禁地将诗情浓缩于康河之上,于微波柔情中建构出一片圆融唯美的艺术意境——《再别康桥》。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经典散文,无论是人教版高中教材还是苏教版高中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但是多年来,在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中,不管是各类赛课还是常态课,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很有厘清的必要。先看几段课堂教学实例:【片段1】[学生读课文。]师本文主要写江南的冬景,为什么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请学生发言。]生通过与北方的冬天的比较,写出了江南的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语文必修课古诗文教学同其他文体教学一样,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重点常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对于教什么,言之甚少。其实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哲学层面看,内容决定形式,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荣生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中也说道:"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的,还是在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想] 毕淑敏的作品<一厘米>选入教材有两个版本:一为小说(语文版),一为剧本(苏教版).本案例围绕苏教版九(下)第一单元剧本设计.笔者查阅了此课的诸多设计方案,大都从小说角度(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等)阅读此剧本,混淆了文体特点,戏剧感体验不足,剧本味体察不透.本设计力求从剧本的文体特征出发,让学生懂得观看剧本之道,获取剧本的演员感、舞台感、观众感、剧场感.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过程】一、实际测量,激发需求1.唤醒已有。师: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1米和1厘米分别大约有多长?(每个小组比划自制1米长的尺,没有分米刻度线)2.激发需求。师: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我们还是请米尺来帮忙,大家一起数一数……  相似文献   

17.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生活的点滴回  相似文献   

18.
英国诗人柯尔立治认为:"在生气勃勃的散文中,自然的各种美、人类的各种激情与遭遇,时常是用一个纯洁而仁慈的人在沉思默想这些事物时所想到的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朱自清的《荷塘  相似文献   

19.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09,(12):55-57
导语:认识谜语 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内容——谜语。许多同学都知道谜语.我相信大家也经常猜谜语。我要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猜谜语的?  相似文献   

20.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