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社会结构大转型的时代,我们需要周有光先生这样的灵魂人物。周老不仅是语言文字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启蒙家。他的"三分法"的提出,他的"民族思维方法大转变"的历史任务的提出,他的"双文化"概念的提出等等,都将其推上新启蒙时代的代表之位。本文旨在更准确地反映周老的贡献,正确地估价他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周有光先生在香港语文学界享有盛名,是我们心目中的导师和旗帜。周老为香港语文现代化的建设、共同语普通话的推广所做的无偿奉献有目共睹。而引领我们推广拼音文化的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侧面。2015年1月,"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举行。会后,出席会议的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理事会主席、《语文建设通讯》主编姚德怀先生提议在香港也开个座谈会,来纪念周有光先生对香港语文建设的引领与贡献。他的提议我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周有光老先生的学术成就,从周老看世界的眼光谈起。五个方面分别是:他站在星际空间看世界,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地球村"的文化是现代国际文化,"地球村"的政治应当是民主政治,"地球村"的公民就是"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4.
周有光     
《文化学刊》2014,(6):I0001-I0004
<正>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生于江苏常州,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他的一生经过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周有光祖上为宜兴望族,其夫人是"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这位中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5.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在105岁之前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的集成,笔者在拜读后不仅对周老心生敬佩,还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学习理性客观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要走出封闭、狭隘,拥有世界眼光。《朝闻道集》涉猎广、研究深,使读者受益颇深。  相似文献   

6.
该书经周有光先生亲自审阅,提高了年谱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周有光年谱》是作者范炎培先后十多次前往北京拜访周有光先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周有光先生同意之下进行编写的。根据我们平常的认识,年谱一般是在身后编撰,而《周有光年谱》是在周有光先生健在时编撰,取名为"年谱"是得到了周有光先生同意的,而且二十三万字的年谱(打印稿是厚厚的一叠)经周老亲自审阅、亲笔修改后定稿而成。  相似文献   

7.
"四个时期仨跨越,三个领域两头真"是对周有光一生的高度概括。周先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可概括为"思想先驱、文化启蒙"。文章从敢为人先与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道德情怀与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周有光先生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茶寿周有光     
丁东 《文化学刊》2014,(1):37-38
周有光先生不但是时代风云变幻的同步观测者,而且是思想前沿的独立发光体。他说,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刚刚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华夏文化也面临脱胎换骨的改造。不但要站在中国看世界,更要站在世界看中国。  相似文献   

9.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提出现代汉字学这个全新概念的第一人,周有光对现代汉字的字音、字量、字形、字序等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周有光先生的《现代汉字学发凡》给中国高校现代汉字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要从国家来看世界。周有光提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这个命题的路径,是从关于人类文化的深入思考入手的,是长时间探析人类文化发展轨迹的结果。当下,面对中国乃至历史的现实和世界与中国的互动性发展状况与态势,周有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这个命题及其视野,至少可以引发我们三点启示性思考。首先,是让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凤凰涅槃"。其次是,破除狭隘的故步自封和"大国小民"心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不二选择。第三,在全球化现代文明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与世界和谐共进。祝愿文化老人——文化启蒙思想家周有光先生112岁华诞康寿快乐,周有光文化精神之光不断光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此书作为"抄书体"的文体意义,认为其区别于钱锺书"抄书体"的学术抱负与周作人"抄书体"的文学实验,而是作为探求真相与普及常识的"思想"追求,并形成了鲜明的老人体与学人体相结合的文章特色。  相似文献   

12.
周有光语萃     
正2013年11月26日,在祝贺周有光先生109岁华诞前夕,本刊总编辑曲彦斌研究员曾专程前往京门拜访了周先生并提前向老人家拜年、贺寿。在随后出版的《文化学刊》2014年第1期《文化视点》栏目,特别组织了《文化精神之光:文化老人周有光109岁贺寿专题》。从此,本刊每年都特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周有光先生的"三分法"以及关于大同理想、小康现实的论断,比起"五种社会形态说"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更有利于中国进入世界。在他看来,未来社会一定会走向科学思维、信息化和民权统治,是没有终点的科学和民主。周先生为此提供了新的语境,展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独特的诠释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张森根教授指出,百岁学者周有光先生从人类历史演变轨迹、世界发展大势的高度,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光、理性之光;其人品和学识,是中国人的楷模和骄傲;读周有光的书,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全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周有光先生完善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指出语文现代化的内涵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标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就是要使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实现简易、便捷、普及,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14日,112岁的周有光先生辞世。这位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的老人,刚刚在前一天过了112岁生日。他曾经笑言:"老话叫做长命百岁。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我一不小心身处例外了。"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他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转行,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1月10日,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  相似文献   

17.
<正>唐刘希夷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清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丙午年,公元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常州青果巷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化学家周有光先生,正在精神矍铄地迈向新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8.
王崇 《文化学刊》2014,(1):10-15
<正>引言周有光先生认为:文化是历史的精髓,抽去文化,历史就成时间的空壳。文化是人生的精神,离开文化,人生就成有形而无神。文化是一种人类的独特创造物,也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存在物。正是文化的出现,使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正  相似文献   

19.
周有光先生认为,全球化势不可挡。全球化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多个方面。全球化时代的科学观是一元性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双文化,全球化时代的西化是复杂的,全球化时代要对以往的价值观要重新评估,全球化时代的民主是大势所趋不能违背。  相似文献   

20.
赵诚 《文化学刊》2014,(1):46-52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08岁了。中学时他经历了"五四"运动;1925年在读大学二年级时,经历了"五卅惨案";1933年东渡日本京都大学求学;1934年返国后,在江苏银行工作并在光华大学兼职任教;1946年受聘于新华银行,被派往美国长驻办理业务。在美期间,他到大学听课,图书馆学习,对美国的文化教育极为倾慕;1949年时,周有光完全有机会驻留在美国,但他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56年改行从事文字改革研究后,在此领域有很大的建树,曾任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个总编篡之一。文革以后,周有光完成了从一个左倾民主爱国者向自由民主爱国者的回归与转变,他认识到民主与科学的关联,所以他得出了科学的一元性,文化的双重性。他还总结出:人类思维、文化从神学、玄学到科学的三个层次,制度从神权、君权到民权等走势。他对中国百年的历史是一个活的见证,他的诚实、智慧和学贯中西的学识,历经中国四个朝代所思所悟,是中国最应珍视宝贵的经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