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5):647-647
作为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农业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而由此催生的“城中村”、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不能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4):449-449
作为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农业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而由此催生的“城中村”、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不能回避的难题。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达52.6%,有大约2.6亿农民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虽然进城务工大潮已持续数十年,但由于其“亦农亦工”的身份,绝大部分已居城市“安身立命”的务工者只能“蜗居”于“城市之疮”城中村。  相似文献   

3.
正准确把握县域城镇化人口的来源特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抓住这个核心要素,对城镇化人口来源做出具体的详细的分析。作为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二代逐步进入打工潮,也就是说90后的年轻农民工,不仅进入劳动力市场,还要定居在县城。这些人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人员来源主要在本县各乡镇。通过调查,进城人口主要以本县各乡镇人员为主,来源于城中村、城边村和乡下的人员,他们对本县乡情难舍,大多愿意在本县发展生产、生活。(二)经济情况属于本县经济中等偏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5,(8):69-69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蜀山北麓、董铺水库南岸的井岗镇,原名蜀山镇,地域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约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万人。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广西农民工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本文对农民工档案管理规范化模式及其路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受到全社会的日益关注,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工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上 《新闻世界》2011,(7):279-280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向城市转移是一种趋势。然而现有制度的缺陷以及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农民工在城乡间反复流动。过于频繁的流动,甚至大规模的反复流动,会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如何破解这种矛盾,改善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状况,并最终促成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13,(9):52-58
金融危机之后,外需不振,内需补缺,城镇化国策地位就此确立。问题是,受土地、财税、政绩考核诸多因素的掣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也就是农民工市民化——直未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建立并管理好农民工档案对农民工自身、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农民工档案的内涵、农民工档案对实施城镇化国家战略的意义以及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把农民工档案问题纳入到城镇化国家战略框架下进行思考,从建设对象、建设区域、建设部门、建设行业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陈瑛 《图书馆》2014,(3):105-107
文章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的相互影响,提出了面向城镇化开展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档案可以在帮助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权益、记录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的贡献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性信息支持工具。新型城镇化对深化农民工档案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档案工作和研究面临的挑战,从社会融入和集体记忆构建两个视角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使农民工档案工作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分析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行为特征及演化,对实现精准信息扶贫和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对农民工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和Xpath路径语言,结合百度贴吧农民工数据,使用Jieba库实现分词操作并将数据按照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的在线信息行为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论揭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获取行为中的获取内容异化程度不断加深,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在线信息发布行为时间特征具有政策导向性,政府出台的城镇化战略、支持农民工返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政策对农民的信息行为演进具有重要影响;在线信息共享行为主题特征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社会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与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融入的生产和文化空间要求更高。公共图书馆在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知识能力,满足其文化服务需要方面有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生产和文化空间的转换。必须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为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于灏 《记者摇篮》2008,(4):36-37
铁岭作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70%之多,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培养高素质、高文明、高技能的现代农民,是铁岭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让广播节目真正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从农民工到“电力官”》这组报道一共4篇,湖北日报从9月6日起连续刊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读者认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切中时弊的好作品,读来解渴、痛快,令人如沐春风。”“这部作品可读性强,表现手法朴实、新颖,有文化含量,有时代气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人生启迪,从政感悟。”  相似文献   

16.
第一,宏阔的观察视野.目前,农村学校出现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几大困局,农村学校呈现整体性萧条.面对这一情势,教育界反映强烈,态度悲观,疑惑、焦虑,成为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往往把农村学校的迅速萎缩与农村撤点并校布局调整解读为一种因果关系,把农村学校衰落的"罪责"落到城镇化头上.本书作者则是把农村教育的种种变局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观察和考量,认为,农村之所以撤点并校,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减少;农村学校学生的减少与城镇学校学生的增加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此消彼长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城镇化推动的结果.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土地城镇化—劳动力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三个阶段. "民工流"之后必然出现"学生流",学生进城,让"留守儿童"与在城镇务工的父母团聚,消除"半城镇化"给儿童教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既顺乎民意,合乎人性,也为"人的城镇化"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说到底,是城镇化的提速,深刻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及人口分布格局.正如城市的迅速繁荣与农村的日渐衰落同时发生一样,农村学校的萎缩与城市学校的火爆同样属于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校随人走,学生进城,学校也进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可喜,不是可忧;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乡下孩子进城读书,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比乡下学校更满意的教育,毕竟是许多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目前的变化恰恰为这一愿望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杀马特"群体正是新生代农民工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由于内在文化认同的差异,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这种现状背后隐藏着中国在发展和转型期间的城乡文明之间的断裂,这种断裂既是对青年人的伤害,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西安市雁塔区和长安区"杀马特"群体的心理状况以探索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探索性地从西安市实际状况出发提出解决"杀马特"生存难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辽宁农业大市,铁岭农业比重大,全市3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207万,人口比重达到69%,如何办好农民爱听的广播,是铁岭广播电视台一直努力的方向,从2013年年末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改版以来,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从三方面着手,着重加强为农民服务,引导农民致富,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办农民自己的广播。一、把广播办成农民致富的好参谋办乡村广播,首先要清楚农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听到的是什么。在改版之处,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的领导到农村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到最多的就是希望通过广播了解农民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因此让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9.
正《楚天都市报》2013年11月25日推出以"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倾情记录中国城镇化伟大探索"为主题的大型策划特刊《城路》。该刊以32个整版版面,约10万字和百余幅图片的规模,分成"进程篇"和"模式篇"上下两辑,以"鸳鸯版"形式亮相。从综述世界城镇化进程起笔,到访问高端专家、政府智囊破题,再以城镇化探索的内涵展开为纵轴,以全球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城镇化模式为横轴构建宏阔坐标,整个特刊内容厚重、版式精美、气势恢宏,堪称中国城  相似文献   

20.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而且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数字还会快速增长,在我们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将会长期存在,这一庞大的新型社会群体的出现,既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礼会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怎样在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顺利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流动人口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