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先生是中国乡村幼稚教育的开创者。1927年11月在南京燕子矶麓、大江之滨,出现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这是陶先生为实现他的“生活教育”的主张而创设的。在陶先生的领导下,晓庄幼稚园、蟠桃学园等也成立了。1926年陶先生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去实验、建设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的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幼稚园的社会》是张宗麟先生编著、30年代出版的书籍,属“幼稚教育丛书”中的一种。其第三章正式使用了“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一词。张先生对这一概念未加以解释和定义,但从书中可以领悟出这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1.从课程的目标看。1932年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始设立“社会”科目,旨在:①引导幼儿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②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等好习惯。这些目标在今天看来已经是无足争议的了,但在当时却是一个重大改革。当时有人反对将“社会”列入幼儿园课程标准中,理由是幼儿  相似文献   

3.
张雪门(1891-1973),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早在1917年,他就在家乡宁波开始幼儿教育工作,创办了星荫幼稚园。后又到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1928年在孔德幼稚师范学院主持教务工作,并创办艺文幼稚园。1929年任香山慈幼院幼稚师范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4.
8.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926年10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针对当时幼稚园存在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种弊端,在南京燕子矶创办了第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其办园方针是“适合国情、节省费用、裨益平民”。乡村幼稚园的创办,第一次为解放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幼儿教育园地开辟了一片“新大陆”。  相似文献   

5.
张雪门(1891-1973),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在1917年,他就在家乡宁波开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了星荫幼稚园(现宁波市第一幼儿园)的首任园长,为发展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成就卓著,与陈鹤琴并称为幼教界的“南陈北张”。  相似文献   

6.
戴自俺出生在贵州省广顺县(现长顺县)。1928年秋.几经辗转,他进了南京晓庄学校。从此,他开始了为教育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在晓庄学习期间,自俺多次参加“小学(包括幼稚园)教、学、做”活动,并对幼稚园发生了极大兴趣。他认为,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如果能从幼稚园教育开始,便可以了解一个人一生教育的全部过程。他决心要做一名幼稚园教师。最初,他在晓庄中心幼稚园,后来,又到燕子矶幼稚园、蟠桃学园等处主持工作。 1933年,陶行知先生让他和孙铭勋在上海女工集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中,就谈到了有关“幼稚园与小学一年级之联络”问题。建议“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系统”,“一年级应当与幼稚园有密切的衔接,以免双方受损失”。他还提倡道尔制的教法,认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活泼惯了、自由惯了,一旦进了形式很重的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香港是自由世界,幼稚教育自由度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教材,各幼稚园均可自编教材,自订各种纲要等。其实,香港政府早在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教育及学前服务》白皮书。1984年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即现今的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幼稚园课程指引》,为幼稚园低班及高班提供教材参考资料(当时香港幼稚园只有高、低班两级)。1987年,该课程发展委员会又编订了《幼儿班活动指引》。同年,香港教育署通过问卷调查及面谈等形式,向幼稚园工作者广泛调查对幼稚园课程指引的意见。课程发展委员会亦在1989年间着手修订上述两份“指引”。1991年,修订后的《幼稚园课程指引》出台。从这些文件看,香港幼稚园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明确的,内容也是详略适度的,这里拟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一、群性和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维多利亚幼稚园以它明确的教育目标、较高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爱戴,在香港享有很高的声誉。维多利亚幼稚园创办于1965年,至今已发展到4所幼稚园、3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学生人数也从8人增至2300多人。维多利亚幼稚园的创办人是丁毓珠女士。丁女士原籍上海,她曾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幼儿教育。在幼稚园创办之时她就提出要为儿童创造最佳的学前教育。她认为,幼儿教育并不是知识的传播而是“全人”的教育,这就要使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慨念,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是“乐园天地”或尝试群体生活的地方。为此,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合  相似文献   

10.
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其基本观点是:幼稚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为儿童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实施包括动机、目的、活动、活动过程、工具及材料。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不仅反动了当时幼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而且对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1964年颁发第一个《幼稚园教育纲要》 ,使用了20多年。80年代中期起着手修订 ,1989年颁发了第二个《幼稚园教育纲要》。该纲要指明“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是幼稚园教育的基本特征” ,提出“以游戏为中心进行综合指导”的基本方针 ,重视培养和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进行个别指导 ,对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迎接新世纪 ,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于90年代后期又一次修订了纲要 ,1998年12月公布了第三个《幼稚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为新纲要) ,于2000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一在西方,正式的幼儿教育始于福禄培尔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的“幼稚园”(Kindergarten),而其名称公之于世则在1840年6月。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发端于清末。光绪29年(1903),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阅马场创办幼稚园一所,聘请户野美知惠等3名日本保姆经办,是为我国最早的一所幼稚园。同年冬(1904年元月),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将专门的幼儿教养机构定名为“蒙养院”,湖北幼稚园遂更名武  相似文献   

13.
“家庭幼稚园”即办在家里的幼稚园。举办者是幼稚园的保育员和教师。幼儿既可全托也可半托。家庭幼稚园供给孩子们一日三餐,并提供活动场所、玩具及游戏设施。游戏设施和玩具大多由丹麦政府提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一个家庭幼稚园招收的孩子不能超过5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办的湖北武昌幼稚园。这个幼稚园设立的宗旨,是“保全身体之健旺,培养天赋之美材,习惯善良之言行。”幼稚园从日本聘请了三个保姆,作为幼师保育教导儿童。开设的课程有:1。行仪;2.训  相似文献   

15.
去年5月,我们参观访问了日本千叶县柏市的几所幼稚园。这些幼稚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育人环境自然化、生活化,而非“豪华化”、“现代化”日本幼稚园的规模都不大,设施也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现代化”,但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很适合幼儿充分地、自由地活动与游戏。我们所到的几所幼稚园,户外场地都是沙土地,除了几件大型玩具,其余的就是爬高的大树、沙坑、攀登架、平衡木、跳箱、秋千、小树林、种植园……  相似文献   

16.
张雪门(1891—1973),我国著名的幼儿园教育家,早在1917年,他就在宁波开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了星荫幼稚园(现宁波市第一幼儿园)的首任园长,他为发展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奋斗了多年,成就卓著,与陈鹤琴并称为幼教界的“南陈北张”。他所创设的行为课程正引起我国幼教界的关注,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生活化”、“行为化”、“本土化”。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精神是非常吻合的,可以说它抓住了幼儿教育中最本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2007,(3):48-51
VI是“Visual Identity”的英缩写,中表示为“形象识别系统”。VI可将幼儿园经营管理理念、园化,包括该园的个性、目标、特征和相关信息等,视觉化、统一化、秩序化及系统化,以塑造具体的幼儿园形象。我认为在品牌时代的今天,幼儿园也需要有VI。 本期介绍上海世纪星幼稚园VI设计的部分实例。上海世纪星双语实验幼稚园和上海世纪星证大幼稚园是上海东方青少年培训中心附属的两所民办幼稚园。在2001年开办之初,确定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好种子,我们为种子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环境”这一办学理念。 世纪星的VI设计体现了该园的特征,它已是该园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按]  相似文献   

18.
郭宗莉 《上海教育》2009,(17):56-58
自2007年起接受市教委“作为21世纪的特级幼稚园校长”培训项目的工作委派,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三年中接受并对四批共120名前来观摩的香港幼稚园校长进行办园与管理的指导讲座。同时也三次赴港对13所幼稚园的校长在培训中立项的专题研究计划进行实地现场指导,通过与幼稚园校长、教师及香港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的官员近距离地了解、沟通,我们不仅对两地的学前教育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1926年,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里就称当时的幼稚园得了“外国病”。进入21世纪的今天,尽管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然而幼儿园的“外国病”非但没有治好,反而愈加严重,幼儿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失现象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日本第三个幼稚园教育振兴计划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方明,陈厚云日本一贯重视幼儿教育,早在1967年发布的“学校教育法”就把幼稚园列入学校范围。进入九十年代后,政府采取了两大举措以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是1990年开始实施新的幼稚园教育要领,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