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提起中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也许大家都会觉得不值得一谈,又不是低年级,要如此的重视,只不过花那么七八分钟时间,还不是一切搞定,学生肯定能学会了,还用得着讲究怎么教吗?让我们来看两则苏教版第七册《动物园的晚上》生字词教学的案例:【案例一】师: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并在书上画出来。学生自学。师:现在,我来检查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的小黑板)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抽读。师:同学们看看要注意哪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再书空一下。【案例二】师: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在书上做记号,注意不同记号的用法。学生自由读课文,在书…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中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也许大家都会觉得不值得一谈,又不是低年级,要如此的重视,只不过花那么七八分钟时间,还不是一切搞定,学生肯定能学会了,还用得着讲究怎么教吗?让我们来看两则苏教版第七册《动物园的晚上》生字词教学的案例:【案例一】师: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并在书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中,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也许大家都会觉得不值得一谈——又不是低年级,只要花那么七八分钟时间,不就一切搞定,学生肯定能学会,还用得着如此的重视?还用得着讲究怎么教吗?且让我们先来看苏教版第七册《动物园的晚上》生字词教学的对比实录吧。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芭蕉花》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她先在大屏幕上出示:qiāgēpěng tuō掐搁捧托一簇一株一朵欢喜极了非常生气都很伤心(1)字的教学,如下:师:请看第一行,这些都是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谁会读?生响亮地读,读得很正确。师:这4个生字宝宝很有意思,你能加上动作读吗?生一边读一边配上动作,演得不亦乐乎。师:去掉拼音,你还会加上动作读吗?生饶有兴致地读,读得津津有味。师:(出示“捧”的卡片)这个字的笔画可多啦,要写好它必须注意什么?生1:要注意左窄右宽。生2:最后一笔是悬针竖。生3:右边有三横………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生词"荷花""莲蓬""翩翩起舞""仿佛""挨挨挤挤""饱胀""蜻蜓""衣裳""舞蹈". 师:真棒!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呢?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8.
师出示: zhī zhū yān 蜘蛛淹没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三个生字,然后说说这三个生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这三个生字都读第一声。生:“zhī zhū这两个音节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师:说得很好!再看看这三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三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谁再来读.(生再读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检查、夯实基础(一)听写生字新词。师 :上一节课 ,同学们自学了《春联》这一课 ,还记得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吗?说说看。生 :(1)学会生字 ;(2)熟读课文 ;(3)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评析 :积累学法 ,学会学习。)师 :谁想上来在黑板上写生字词呢?我们只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 ,自己来吧 ,不用举手。师 :没有上来的同学也有展示的机会 ,请打开你们的听写本。师 :请记住 ,提笔即是练字时 ,字一要写得———(正确) ,二要写得———(漂亮)。师 :准备好了吗?开始!(描绘、祥和、展览、奥妙、春回大地)师 :请同学们对照书后的田字格自我评价 ,…  相似文献   

12.
一、点词读句 帅:这节课老帅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生:读了. 师:我知道,学这首诗,对你们来说不算困难.因为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字,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那是非常简单的事.今天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大家做到熟读--(生:熟读成诵).现在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练习朗读.开始! (生自由朗读)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一、字音教学突出一个“实”(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生字新词各两遍。)师:你们谁听出了哪个词语的读音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读后语。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写读后标记)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多认真呀!现在你们肯定收获不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句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读?(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地讨论,有的还表情丰富地读开来了)师:在学习小组里读可能不过瘾,谁在班上读一读?生1:我喜欢读的句于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边想象着厚厚的雪。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15.
近日 ,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 ,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五年级观摩课《黄河的主人》。执教者上的是第一课时 ,在这节课中 ,教者对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作了独具匠心的设计 ,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将这节课中生字新词的教学片断实录如下。: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下面让我们比一比 ,看谁的预习最充分。请读读这些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羊皮筏· 子艄·公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 浪如履· 平地)(指名读 ,齐读)师 :这些新词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请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互相交流。(四人小…  相似文献   

16.
师:请打开书142页,我们先听一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听录音。) (指名认读生字词,并正音。) 师:课文讲谁全神贯注? 生:罗丹。 师:(板书:罗丹)老师加几个字,同学们将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板书:罗丹全神贯注地)  相似文献   

17.
一、理解词语,串讲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午的鸭蛋》.同学们在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 生:读课文. 生:读生字,了解作者,还有吃鸭蛋. (生笑.) 师:同学们不要笑,人家说的是读课文后的感觉就像真的吃了高邮的鸭蛋.他的阅读感悟能力真的很强!好,读课文,查生字词,了解作者,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预习习惯.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几个词语的理解到不到位.  相似文献   

18.
【片段1】"椅"字教学师:同学们,请看生字,我们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生:老师,写"椅"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奇"字,它是上面小,下面大。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师:(面向全体学生)同学  相似文献   

19.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中高年级的生字词教学,也许大家都会觉得不值得一谈,又不是低年级,耍如此的重视,只不过花那么七八分钟时间,还不是一切搞定,学生肯定能学会了,还用得着讲究怎么教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