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莹 《教学研究》2006,(5):384-387
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与它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密不可分的.从其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双轨制到其职业教育的管理,从其完备的职业教育立法、完善的职业教师培训制度到重视学生实践的能力,这些都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这些经验当中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相似文献   

3.
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与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针对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轨制的法规建设,全面系统地的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法案,并从六个方面对修改后新法案的创新之举做了重点论述,从而阐明这些创新举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举世闻名,甚至被尊称为"欧洲师表"。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职业教育哲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它既体现在教育教育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上,也嵌入在制度层面的双元原则、共识原则和职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还扎根于德国特有的职业精神与文化以及理性精神之中。在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的不同层面中,职业原则和职业精神可以被看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其不同层面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纯粹是人为设计建构起来的,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和人为设计共同作用的产物,且它也受到当下环境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时,要关注其背后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并尝试在学习和借鉴其经验时,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理念,并在自己的土壤和环境中进行尝试,建构起有中国特色且适应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6.
张英杰  徐涵 《职教论坛》2007,(8S):54-57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举世闻名,甚至被尊称为“欧洲师表”。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相似文献   

7.
初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它的水平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法国、英国和德国对初级职业教育方面都非常重视,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制度,如法国的方向指导制度、德国的两次考试分流制度、英国综合中学的多样课程等.这些国家的初级职业教育存在差异性,但在教育过程的设计、选课制和最后一年的分流阶段三方面也具有一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 ,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 ,更有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欧洲师表”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是当代世界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 ,其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提法之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本质特征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将职业教育地点作为分类标准,掩盖了学校和企业的不平等状态,误用系统概念,这些使得双元制概念无法点透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如果从外部视角可分析德国职业导向的社会特征,从内部视角分析职业教育制度运行和教学实践的职业导向特征,可归纳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职业导向。  相似文献   

10.
完备的资助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重要根基.文章围绕政府资助、企业资助和职业教育立法三个维度诠释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涵 《职教论坛》2022,(1):121-128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这既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经济界需要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积极回应。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采用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其应用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考核考试形式,为重构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依据产业需求,设置职业导向的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根据职业需求,建立应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确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在自身发展特点方面,通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形成了"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不同于德国的双元制,也不同于澳大利亚的TAFE。我国高职教育体系有很多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新加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持续稳定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业4.0”的浪潮在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提出了职业教育4.0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围绕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建设数字化教育设施,实现传统教育模式数字化改造;分类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工业4.0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和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德国素以其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而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现出明显的以企业为主的倾向和特点,其核心在于把经济领域的、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的培训和工科相关专业的学士教育相结合。本科层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联合培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职业学院或者大学学习理论,在企业的培训中心学习实践知识。这种培训方式是除了以通常的途径上大学之外的又一种选择,能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skill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However, bot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y and cultur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What is clear, though, is that employ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ll cas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compan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willing to invest in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hey do so. The paper will focus on Great Britain and Germany as examples of a market-led model and a state-directed model, respectively. Interviews with employers in both countries show that, in Britain,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trongly task-related in most cases or else is seen as the employee’s private, individual concern. In Germany, by contrast,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vailable and is view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ompany culture.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职业教育基于《框架教学计划》构建了理论课程体系,基于《职业培训框架计划》构建了实践课程体系,各州、各学校和企业在课程学习时间、课程数量、内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设计。德国大量的实践教学、企业岗位轮换训练教学时间,以及企业监督和职业资格考试的评价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德国成功的经验,积极采取对策,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逯长春 《职教通讯》2012,(19):44-48
德国职业教育素以"双元制"特色闻名于世。"双元制"高职教育首次出现于1977年,其核心特点是以企业为主,把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培训与大学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具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新路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