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在宜昌市伍家区实验小学那间简朴而窄小的会议室里,支老师领着一群三年级的孩子,在溶溶秋月下静静地走着,走着。整整80分钟,我的心清净无染,月亮的清辉洒向在座的每个人心里,梦幻般的静谧之美弥漫心间,仿佛只有那间或闪动的银白水波和蜿蜒的乡间小路在提示着自我的存在。支老师课前没有接触学生,并且是第一次在三年级上这篇意境深邃的课文。神奇的大手让月亮升起来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把课题读读?(生读,声音响亮,语速快)师:这不是月亮升起…  相似文献   

2.
喊月亮     
呀嗨——来到海边沙滩上,海边孩子喊月亮。月亮月亮你升起来,喊声好像浪打浪。升起来呀映江河,升起来呀照山岗。月亮月亮升起来,海边的孩子把歌唱。呀嗨——来到海边港湾旁,海边的孩子喊月亮。月亮月亮你升起来,喊声就是浪推浪。升起来呀照田野,升起来呀照八方。月亮月亮升起来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读中品味师:秋雨后的空气那么清新,成熟水果的香味那么诱人,难怪小朋友都不想走了。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生:勾住。师:谁来读读,看谁的朗读也能勾住我的脚步。(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师:你的朗读让我仿佛闻到了香香甜甜的气味。瞧!老师站在这里都不想离开了,你们知道我这是怎么了吗?生:被我们的朗读给勾住了。师:你们真会读书!水果的  相似文献   

4.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在执教《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这样处理两个片段:片段1:师:小黑兔是怎样说的?生:小黑兔得意地说。师:什么叫得意?生:就是骄傲。师:谁能读出得意的劲儿来?生:读文(语气平平)。师:谁再读读。看谁比他读得好。又有一名学生起来读了,但还是没有读出得意的劲儿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一:师:你们理解了史铁生,他听不进去。母亲是怎么做的呢?读读课文。生: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师:你怎么理解的?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呢!  相似文献   

7.
五、动词(二)50她进来时,你为什么不站起来?Wrong:Whydidn′tyouraisewhenshecameintotheroom?Right:Whydidn′tyourisewhenshecameintotheroom?Notes:toraise和torise极易混淆。torise是不及物动词,有“升起”“起身”“起源”“进升”等意思。是不规则动词,其变化形式为:rise--rose--risen--rising.  如:(1)月亮升起来了。 Themoonhasrisen.(2)早睡早起身体好。 Earlytor…  相似文献   

8.
师: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人仿佛已经走到了海边,他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声读课文,体会当时情景) 师: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你们在哪首诗里见过水天相接的地方? 生:“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相似文献   

9.
月升,月落     
在班里演讲时,我一不小心把月亮说成是"西升东落"了,被同学们笑话了好久。我想知道,难道月亮没有西升东落的时候吗?浙江舟山晓臻标准答案是:有!当你被扁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月亮就从西边升起来了。开个玩笑。其实,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但是因为地球由西向东自转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宁静的夜空,美丽的月亮升起来,一次又一次静静地升起来……有时,是一弯害羞的新月;有时,是一轮皎洁的圆月;有时,是一片羽毛般的残月……月亮的脸,总是充满着变化。月亮升起的时间,逐日变得不一样。月亮多变而神秘,皎洁又美丽。从远古时期到农业社会,月亮从一代一代人类祖先的眼  相似文献   

11.
(师指名孩子读题,孩子们读得很好,于是——)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听了老师的表扬,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小嘴合不拢,头也晃起来了,看着你们这样,老师想起一个词——“得意”,大家带着得意的表情来读读“得意”这个词。师:我们的故事里有一个得意的小北风,大家快点去找一找写北风得意的句子,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学生自由读、找)师:谁来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生: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生: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点评:由孩子的得意自然过渡到北风的得意,于不知不觉中让孩子…  相似文献   

12.
捧读贵刊:1999第2期《值得推敲的三个句子》,王坤老师认为;“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第十二册《月光曲》)此处的“月光”应改为“月亮”,才能与事理相符.这样一改,成了“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似乎很合乎事理,但如果和原句对比起来,仔细加以推敲一下,就感觉到蕴味全无,如同嚼蜡.  相似文献   

13.
其实呀,觉得刚升起来的月亮特别大,只是我们的一种错觉。因为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很自然地拿它和地平线上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相比较,就会觉得月亮特别大;而等月亮升到高空后,那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月亮比较大小了,我们就会觉得月亮小一些了。为什么刚升起来的月亮特别大?  相似文献   

14.
师:许多小动物都来雪地里画画了,他们玩得可真开心。但是,也有一些小动物,躲在家里睡大觉呢!都有谁呢?生:(陆续地)黑熊、青蛙、蛇……师:课文里写谁睡着了?生:青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的最后两句。生: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师:一问一答,自己问自己答,多有意思啊!可是,下雪了,你们喜欢躺在被窝里睡觉吗?生:不喜欢。  相似文献   

15.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唐朝有一位大画家。谁能读读他的名字?生1:戴嵩。师:声音很洪亮。你也来读读。生2:戴嵩。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我板书课题。(师板书)齐读课题。生齐:21画家和牧童。【点评】导入有方。  相似文献   

16.
一、谈话导入,走进夏天师:(板书:夏天)看到黑板上的词语了吗?谁来读读?一起读。如果现在就是夏天,你最想干什么呢?生:我最想吃冰糕。生:我最想游泳。师:哎呀,听了你们的描述,我们大家心里都痒痒了,真想快点儿到夏天,那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夏天。【点评:上课伊始,教师首先  相似文献   

17.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18.
一、抓住标题,细细解读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读课题,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生:我关注到了昆虫。生:我关注到了衣袋。师:把你最关注的词放回课题,再读读。想想课文会围绕课题写些什么内容呢?生:是谁把衣袋装满昆虫?生:他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  相似文献   

19.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那是一个夏夜,我坐在院子里乘(chéng)凉。月亮渐渐升起来,我忽然想起大人们说的话:谁用手指月亮,月亮就会来割(gē)谁的耳朵。真是这样吗?月亮真有那么长的手吗?于是,我跑进屋问妈妈。妈妈神秘地对我说:"你自己去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20.
一 纵情吟诵识知音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