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档案     
段京肃段京肃,男,汉族,1955年8月生。甘肃省张掖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理论助教进修班学习。1984年起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副主任、主任。2002年3月调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任教授。主要社会兼职:1995年至2002年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起任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献学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本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和新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等一样从属于专科文献,为三级学科。文献学史、古文献学、现代文献学从属于综合文献学,为二级学科。现代文献学申建议增设“文献现代诠释学”。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表。  相似文献   

3.
<文献学导论>一书反映我国文献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在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科学技术对文献研究和文献工作的影响、评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4.
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5.
驶在单行道上——访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访人小资料 吴建中,男,1956年5月生于上海.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至1982年攻读该校图书馆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上海图书馆工作,1985年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1988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学习图书馆学与情报学,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起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民族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出发 ,探讨了民族文献学的学科体系。认为民族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应由理论民族文献学、应用民族文献学、专门民族文献学、交叉民族文献学构成。同时探讨了民族文献学的特点、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献学导论》一书反映我国文献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在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科学技术对文献研究和文献工作的影响、评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14,(1):3-3
陈衡恪(1876—1923),著名画家。字师曾,室名唐石箱等。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在上海法国教会学校求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国后。任江苏南通师范学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等校教员。后任北京教育部编纂。1914年起在女子高级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等校任教。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以工诗文、书画及篆刻著名。著印有《中国绘画史》、《陈师曾画选》等行世。  相似文献   

10.
汉代在文献学理论、学科术语、学科方法和具体成果等方面,都构建了文献学学术规范,使古典文献学基本走向成型,成为中国文献学的实际源头和重要发展资源,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