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来设计,通过"激发兴趣--互动论辩--引导发现--变式训练--自主探究"等环节构建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苏伟英 《考试周刊》2010,(22):73-7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是教学各个环节的中心,坚持教学的"学生本位"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应该用"知识袋""美德袋"的方式单方面灌输,而应该是灵感的碰撞和回馈,是一个领路人和导演的角色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以此兴趣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为学生之间互助合作、自主探究创设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程成 《考试周刊》2013,(78):178-178
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别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且创造是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自发行为。他人的引导,都必须服从学生的自主性,是处于次要地位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教学的理解、接受、深入和参与。教师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即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郑霞 《学周刊C版》2013,(6):78-79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注意养成学生的自主性,造就不迷信、爱思考、敢创造的学习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发动学生开动多种智力因素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一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言语的学习需要语感,语感又离不开智力活动"。阅读教学以语感训练为核心,而语感过程并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感受言语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本教学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见长的学习需要。古语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个千古至理。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参与下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智慧的教育者深知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取决于教学结果,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力和思考张力,这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而这一切又相当程度地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文语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造就不迷信、爱思考、敢创造的学习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发动学生开动多种智力因素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一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言语的学习需要语感,语感又离不开智力活动"。阅读教学以语感训练为核心,而语感训练并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感受言语的教程,而与多种智力活动密切结合的  相似文献   

14.
周明 《考试周刊》2011,(52):189-189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继平 《学语文》2005,(6):1-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确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何映海 《成才之路》2014,(17):18-1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现在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自主性学习。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立足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造性必须从自主性开始。由自主教育走向创造教育,这既是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逻辑。学生的自主性包括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实验实践活动和自主研究、自立自理等方面。自主性相对从属性或依赖性而言,按照自主性的程度可分为扶持性或凭借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自主性,即半自主性和全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自主学习。构成学习的因素大致有三种结构形式:(l)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条件环境;(2)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和环境;(3)学生和学习内容。在学习条件中包含着学习辅导材料,这起着间接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做法 ,改变知识传播者的单一形象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以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