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更是具有启蒙作用。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需要,无法实现德育的目标。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促进了评价方式的不断创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该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4.
曾成功 《考试周刊》2013,(83):177-178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本文以万州区为例,分析了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性教学评价的现状,阐述了品德课堂有效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了品德课堂有效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笔者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品德这一学科的思想理论性较强,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且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品德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一学科产生不理解及认识不足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分析运用情景教学法对优化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笔者针对小学品德课堂及情景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传统、单一的,整节课学生都显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鉴于此,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我们应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绽放出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精神焕发。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小学生优秀素质的培养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及良好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9.
吴晓敏 《教师》2015,(6):12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活动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实施活动化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源于儿童社会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下面就如何优化小学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1.课程内容中优化 品德课系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行成有着规范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启蒙作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活动品质提高与教学反馈的重要凭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评价体系,不仅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本文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为题,对多元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后进生和部分失足者。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需要教师分析其表现及成因,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矫正。只要教师坚定信心,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的。一、传递正确的道德信息,培养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否则,就不能  相似文献   

13.
樊健 《中国德育》2014,(12):70-73
正新版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又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课程资源更丰富了,体验活动也更深入了,公开课、比赛课精彩纷呈。然而,笔者发现,在平常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教师能经常从以下五项基本指标进行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会越来越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强燕 《学子》2014,(11)
正一、直面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1.连接生活,激发情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原因,使他们对生活缺乏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德育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引导学生通过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其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勤奋学习的习惯可以通过练习养成。所以,提高道德认识,通过道德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表现,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形成养成教育之良好习惯,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循序渐进,把浅道理讲出深度。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应合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向学生传递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公民素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18.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  相似文献   

19.
吴智明 《广西教育》2008,(19):82-8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主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由此,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进行该学科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在活动作业设计时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出发,综合分析教材的深度、广度,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使作业成为学生与教材对话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