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一个公式生发开去曹德中(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730900)薛莲花王军梅(甘肃省会宁县三中730722)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EF=d2+m2+n2±2mncosθ是立体几何第一章的一个重要公式.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潜在的解题功能,涉及许多概念和知...  相似文献   

2.
陈康和 《师道》2012,(7):59-59
前些日子,"孔融让梨"竟成热议。让或者不让梨,若孔融九泉得知,亦难断定。何故?只因道德滑坡,世界变得离奇。让梨事小,但折射的道德问题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3.
教师一边板书课题“杜鹃枝上杜鹃啼”,一边说“:描述鸟发声,有时用‘鸣’,如鸟鸣山更幽,上有黄鹂深树鸣;有时用‘叫’,如雁叫声声心欲碎。为什么这里偏偏用‘啼’?”“因为课文中有诗句‘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作者取其中一句做标题,可以营造悲伤氛围,奠定文章基调。”一位学生抢着回答。“这可能只是一方面”,另一位学生补充说“,我们常常把‘啼’跟悲、哭、泪连在一块用,杜鹃也常与悲伤哀怨的意境相关联,像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秦观的‘杜鹃声里斜阳暮’。或许用‘啼’可以传达一种悲伤哀怨…  相似文献   

4.
陈康和 《师道》2012,(Z1):59
前些日子,"孔融让梨"竟成热议。让或者不让梨,若孔融九泉得知,亦难断定。何故?只因道德滑坡,世界变得离奇。让梨事小,但折射的道德问题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5.
结合夏丏尊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他的"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分别从在教中创设情境、在学中创设情境和将教与学相结合激发情感三个方面来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做具体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课程领域概念混乱的现象,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一说,展开了相关概念的追问和上位、本位、下位的系统分析,力倡通过概念的规约正本清源,消除纠结与纷争,澄清模糊认识,纠正失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与妻书》是林觉民用生命写就的绝笔信,文质兼美、动人心魂,信中的矛盾纠结增强了情感的张力。本课例分析其教学背景,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用《与妻书》原件图片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矛盾之处为切入点细读文本,涵泳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深沉的情感;拓展阅读一组红色绝笔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革命志士的家国情怀,树立远大抱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学校各门学科所教所学是语文所表达的内容,而语文科除此之外,还要侧重于语感的训练和培养。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讲背景、讲主题、讲段落、讲词法句法等;语法教学脱离语感训练,这种倾向造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一系列错位现象。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命题的特点和解题原则,都着眼于整体把握,要求考生有敏锐的语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深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加强语感训练是当  相似文献   

12.
13.
王晖 《学习之友》2013,(8):60-61
一中药取材之广泛,有时真匪夷所思。前年冬至后,许多媒体报道了福建泉州花桥宫埋藏38年的40罐“金汁”被发掘出土的新闻,所言之“金汁”,即是一味较为雷人的中药。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语感虽然是一种语言的直觉能力 ,但训练语感却是一个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反反复复地对各种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 ,进行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隘、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迅速 ,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活、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许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笔者综合他人语言学习中的有益经验 ,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 ,确立语感形成的实践模式 ,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操作的步骤结合《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 ,展示语感训练的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为加深学生对小珊迪“诚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感悟 ,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 :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 ,此时 ,你有哪些问题呢?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还零钱 ,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十一个便士呢?(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下面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问题 ,通过想像写一个片断。(学生写好片断后指名朗读)生 :小珊迪换回零钱 ,随即往回走。可就在这时 ,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只听“啪”的一声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得全身麻木 ,站起来低头一看 ,…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案例《一夜的工作》在情境描述、情感表述、语言运用上具有不少独到之处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独特呢?一教师作了有益的尝试。师 :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 ,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为什么?生 :上面是豪华吊灯 ,下面是高级地毯 ,四周是新颖的壁灯 ,总理用的是高级办公桌椅 ,因为他是国家总理。(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事实上总理办公室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课文 ,看看总理生活怎样简朴 ,作者是怎样写出简朴的。(生自读、图画、思考)生 :办公室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师 :看到这 ,如果你…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18.
19.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 《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一教师这样引导感受: 师:读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 生: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够看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了呢?  相似文献   

20.
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语感的直觉,是指在阅读(或听说)中,不经过深思熟虑,而能尽快把握语言内容,理解语言意义,领悟语言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