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化学素质教学目标的再认识宁夏银川市中国石化宁夏化工厂中学(750026)王彦强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2.
对素质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做法●杨廉琨正确理解“双基”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对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在校学生来说,学校教育是素质形...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所谓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这里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且两者是互为因果的。素质也是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的。人的素质包括政治、品德、知识、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内涵。正如马克思在阐述人的理想素质时...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观念,以改革求发展首先,改变教育观念。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所谓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因此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求发展,提出“学做人,会读书,勤锻炼,勇拼搏”的校训,把素质教育具体化,把“学做人”摆在第一位,坚持育人为本。所谓“学做人”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使之做一个爱国爱校的人、勤奋好学的人、遵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教育界、在社会上颇流行,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颇不相同的解释:有的人将“素质”理解为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有的则将素质解释为后天获得的某些品质或才能;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没有考试的教育,有的人则将之理解为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社会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教育。社会上不少人士,特别是家长,对于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科学的提法、各取所需,一般而言,对于科学知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于其它方面则容易忽视,本文结合作者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已深人人心。要谈素质教育,先看什么是素质,周远清同志曾说:“素质是人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人才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才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因而素质教育是对人才的全面教育,是对人才民族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化科学素质、劳动素质、身体素质的教育。爱心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与音乐鉴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剑 《江苏高教》2006,(4):155-155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整体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提高音乐素质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所谓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所谓的提高“素质”,是指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它不仅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等方面的素质,还包括高尚的情操趣味,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等等。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身体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两课”教学法创新与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正要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扬长补短,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现代社会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人的高素质必定带来社会的高度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副产品,也即所谓的后进牛.那么如何来看待后进生呢?  相似文献   

12.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人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各方面的而非特指某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只有课堂教学具备这种的“全面”功能.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就体育教学而言.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陕西省镇安中学纪勇柳斌同志多次讲:“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把国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了。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认为邓小平的“四有”人才理论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四项基本素质”的界定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认为:“思想道德、化科学”素质可视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可视为素质教育的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赵艳丽 《陕西教育》2010,(11):16-16
一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发展和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7.
议教育转型     
目前,在教育改革中叫得最响的就是素质教育了。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凡是应试教育都不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我们谈素质,其实它有两种解释:一是遗传素质,即所谓“天赋”;二是后天的素质,主要是身体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给  相似文献   

18.
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与素质教育谢瑞俊一现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提高本行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人们对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评价,也往往归结为素质水平问题。作为提高人们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所谓“素质”的“素”是指本来或原来的意思,“质”是指基质或特征的...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刻,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这就是说,要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他们加强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围绕素质结构,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开发儿童潜能,以完善和提高新一代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由于人的身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在可能性,要提高人的素质,就要充分地开发人的潜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能力是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的锻炼和学…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人们的看法恐怕还不尽一致,但一般地说,所谓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养成的身心特点的内在的、综合的、整体的体现,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这里强调的一是“内在的”和“整体的”,二是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情趣诸方面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近年来,教育界内外对素质教育的呼唤非常强烈,就基础教育来说,加强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来的.本文仅就基础教育如何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