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是语文课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课堂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实际,巧妙运用“设疑布障…  相似文献   

3.
李朝晖 《广西教育》2005,(4A):38-39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是语文课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课堂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4.
操作性化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遵循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化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设疑式教学,优化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者既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捕捉开启学生智力的有利时机,激发学生释疑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要思考怎样多角度、有创意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课文,解除疑惑. 一、巧于设疑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相似文献   

7.
陈瑞琼 《教师》2011,(32):73-74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相似文献   

8.
“学贵有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通过提问、析疑、解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设疑要简明具体,问题不宜太大、太笼统 有的教师虽然明白设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设计的问题过大、过于笼统,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设疑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如教学《怀疑与学问》,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这个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是否过于笼统呢?我想不如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1.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提问技能极为重要。笔者通过从教材的重难点、矛盾的对立面、课堂教学结尾处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提问教学为主,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目的。由此可见,老师设计的问题能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事关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教”必重“导”,而“导”又必须“问”,善问才能善导,善导才能善教。在具体讲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讲读顺序层层设问。问题设得好,就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发展智能的目的。一、所设之“疑”应具有矛盾性。能否利用矛盾,是问题有没有启发性的关键。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一把钥匙;有矛盾,才能促进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之说:“不能随便运用问答式,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要对基础语言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对不同题材的阅读都能够领会其中的宗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针对性,也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基于此,巧妙设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中的设疑是对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性的思维引导。教师巧妙地设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都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如何设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在“课题”上设疑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时,教师可出示两个圆柱体实物(一个细而长,另一个粗而短),问学生:“这两个圆柱哪个体积大呢?”仅凭学生观察是说不准确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只有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才能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这样引入新课,对学生就有较强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衔接”上设疑数学知识既有它的阶段独立性,又有它的系统连系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在知识的衔接处进行设  相似文献   

1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巧妙的设疑。设疑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桥梁,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解比例》教学片断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谁能举出一个比例? 生:2:3=4:6 师:谁能用已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2:3=2/3,4:6=4/6=2/3,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积极地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的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设疑,诱导想象”,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象。巧妙设疑,诱导想象,可跨越时空,缩短距离,将文本“还原”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师既不能提过于深奥的问题,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能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我认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经过近来在语文课堂上的摸索,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使用以下的几种方式去设疑,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将我的课堂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郑翠雪 《学周刊C版》2011,(2):122-122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解决问题。我寓解疑于教育教学中.使课堂上焕发着师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巧妙设疑,激发兴趣;精心比较,培养能力”的作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略陈管见。 一、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就能兴致勃勃地去钻研,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兴趣,即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扩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