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张利伟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25-126,93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内涵丰富,其对"诗意"的追求体现在六个方面:核心和灵魂在于"情";在教学中追求思想的力量、智慧的生发;巧妙设置情境,在对话中激发学生切身体验;徜徉语言之中,充分解读文本;关注语文的整体性,开发语文意识;关怀生命,追求诗意人生。在课堂上体现出审美性、探究性、儿童化、生活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孔金花 《考试周刊》2014,(83):33-3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诗意的课堂是追求唯美的课堂,也是追求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相当的文学修养,也应该在文学作品的渐染和熏陶中,形成诗意的内心,使诗意之流愈行愈远,让语文课堂"浪漫满屋"。一、精心设计的诗意课堂1.导入——诗意课堂的保证。新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
俞敏 《考试周刊》2012,(8):34-36
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学往往成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诗意世界的构建。诗性是人性的完美形式。因而我们呼唤回归诗性和人性的语文教育。通过诗性的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应当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努力让诗的精神进入课堂,让诗的美感萦绕学生。课堂教学应该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不懈的美学追求。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上重在“向善”的要求。本文从重视文学教学。开掘文本的诗意;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课堂的诗意和植入诗性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等方面探讨了语文的诗意和诗意的语文。  相似文献   

4.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由此可见,诗意语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语文的诗意美全在于文本之美,那么如何立足文本,营造语文的诗意美呢?笔者认为具体可通过三步骤来实现,即课前钻研文本,发掘诗意美;课堂解读文本,展现诗意美;课后沿用文本,创造诗意美.  相似文献   

5.
诗意语文,是特级教师王崧舟所探寻和追求的语文教学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王崧舟老师通过提炼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想象,涵泳文本意蕴,使学生内心产生震撼;通过反复朗读,契合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各自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促进其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意地教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在对话中触摸文本的灵魂;在情境中激发想象,培养语感;在生活中追求理想,建构心灵,从而追求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以“诗意”之光烛照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并将“诗意”之魂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语文教学的诗意当来自以下四个维度:文本的诗意、教师的诗意、学生的诗意以及上述三个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间产生的教学诗意。四个维度中,文本诗意当是其它几个诗意维度的基础和依凭。如何开掘文本的诗意,其中对文本的“字斟句酌”就是文本诗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一言以蔽之,“应需”,即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但是,因为有“潜在诗意”的反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语境主体和诗意主体构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相反相成,反而消解了他刻意强调的功利性阐释和实利主义的价值追求。于是,他的语文教育观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归了人文性和诗性,从而使语文教育固守了应有的“体性”,并强化了人的“确证”,指向了终极关怀,也使他的语文教育观,或者说用生命写就的教育文本,显示出了恒久的令人心动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的学科,它在各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思想文化。它更多地承载了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神圣使命,能更好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有人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同时,语文的希望、语文的出路还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挖掘文本内涵的诗意,营造诗意的课堂,追求师生心灵诗意的碰撞,培养孩子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我在探索着。【缘起】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去打开…  相似文献   

10.
“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诗意语文”有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诗意语文的实施策略是:文化底蕴,堆积语文教师“诗意化”;生命对话,熔铸语文课堂诗意化;文本细读,走向语文教材诗意化;点亮诗心,唤醒教学主体诗意化。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种艺术 ,诗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诗意。语文课应该是诗意的载体、诗意的呈现。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情理 ,它能更直接、更深邃地蕴涵着语文教育的真义 ,因而也更能凸显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创意和襟怀。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曾经说过 :“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可见 ,他把“富有诗意”看得多么重要。事实也正是如此 ,有了诗意 ,就有了知、情、意、趣 ;有了诗意 ,就有了兴、观、群、怨…  相似文献   

12.
王崧舟老师倡导“诗意语文”,他对“诗意语文”的内涵有一个说法,他说:“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可以说,小学语文教育正经历一种对本色和本真的追求,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基础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目前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育功利化严重,单纯追求学生成绩提高和能力提升,教育形式固化,教与学关系不明。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是:追求本位回归,追求简约化,追求情感与知识的和谐,追求诗意情趣,追求小学语文教育"生态链"。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构建应树立一种长远性理念,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建构应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教育构建的基础应该将文本作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木笛》一课,是肖老师潜心诗意语文的又一经典。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第一,来自文本的诗意;第二,来自教师的诗意;第三,来自学生的诗意;第四,来自教程的诗意。四个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方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作生命的飞翔和超越。教学中,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旋律,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教学追求的诗意。  相似文献   

16.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王崧舟那优美深情的教师独白语言,复活了感性教学,为学生铺设了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那细腻雅韵的师生对话语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生命的赏识、真情的交融。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教学语言造就了他的诗意语文。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诗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细腻而婉转,复杂而易变。回归生命,是我们对语文学科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作家,而应为了每个学生的生活,为了他的幸福。使他能了解别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完美表达的语言形式,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期望展现出来。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追求人文诗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人文诗意中享受对话,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获得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二、探寻:人文诗意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追求语文高效教学的过程中,解读好文本是前提。因为富有个性的准确而深刻的文本解读,彰显的是教师的文本意识,体现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只有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提高学生的词汇、话语、朗读、概括、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用愉悦接纳文本,追求阅读的"语文"性;用感悟解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独特性;用情感诵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语言味;用情韵升化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诗意是语文生命的血液,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诗意语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缺少诗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彰显语文魅力,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