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现状着重探讨了大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期望能唤起大学人对国学教育的热切关注,并推动大学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现状着重探讨了大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期望能唤起大学人对国学教育的热切关注,并推动大学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4):56-57,59
基于直觉模糊集包含度在应用方面的意义,本文提出了直觉模糊集的可能与必要包含度,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对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回应,旨在增加直接民主含量的治理及其理论既是对现代民族国家以代议制、官僚制为特征政治制度的矫正,也因植根于西方近现代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变革历程尤其是由城市、市民社会所孕育的自由主义经济与政治传统之中,使其有着回归古典民主理想与自治精神的意蕴。由此,曾经作为市民社会组成部分的大学,在治理或者说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层面上就显现出一个清晰的历史逻辑:大学自治权与政府日益加强的干预与控制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6.
李冉 《文教资料》2013,(26):86-87
大学内部治理要建立在多元层次的理论之上.公司治理理论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目标群体利益和共同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指导大学内部治理者应对“一股独大”的政治权利干扰;根据社会系统理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分化和组织整合机制需通过自我制造和沟通,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内部危机和不平衡;洪堡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为所有治理理论的基础,是高校管理者融合其他治理理论的前提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大学内部治理对于大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度化程度深刻与否影响着大学的治理效能和内涵水平。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审视,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化路径可分为内因渐进式、内因革命式、外因诱导式和外因移植式。当前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化水平仍滞后于大学发展现实需求,厘清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制度逻辑,修正大学与二级学院制度体系,平衡渐进与激烈演进方式,坚持扎根中国与学习借鉴相结合,是实践中应对现实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民主集中制与大学内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完善组织结构,优化权力配置,推进民主管理的根本指导原则.治理理论蕴涵着民主管理的基本要素,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发展趋势.治理理论运用于大学内部管理必然引起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深刻变革,要求大学的管理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化民主管理,推行理念治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能动性的产生既取决于“有为的政府”“自主的大学”以及“参与的社会”共同作用下所创设的能动空间,也取决于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权力重新配置所创设的运行空间。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参与广度、程度和频度等三个维度。社会主体在治理结构统领下既有积极的能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受到自身角色定位的限制、政府的限定以及大学自身接纳的限度。对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及何以限为的阐释,揭示出社会主体能在多大范围、多强程度上参与大学治理背后的深层逻辑是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鼓励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章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学生成为大学治理的"局外人",制度的不完善也给学生参与带来负担。面对这种困境,大学首先应该从修订大学章程着手,完备学生参与的"法源支持";完善制度建设,减轻学生参与的"规章负担";拓展学生参与范围和途径,搭建参与平台;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治理参与者"身份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大学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学生可通过协商民主机制,将自身的诉求与大学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管理者的目标平衡与融合,通过制度性渠道与程序参与大学治理,实现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我国大学与学生关系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权利,构成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法理基础。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增强大学相关决定的正当性以及被接受性,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客观限度,大学应根据事务性质、学生参与能力、参与意愿等因素,确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方法和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13.
大学治理研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大学治理研究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治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大学治理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是一本专门研究大学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专著。它系统地呈现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学治理研究的成果,从多学科角度论述了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大学治理的组织框架。本文从此书对大学治理研究的贡献入手,探究其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于高新知识生产及其生产力转化、知识创新型人才及其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性、主导性、基础性及由此带来的垄断性,决定了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起飞、社会进步及其稳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动力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在国家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具有决定性的高等教育承担者大学及其治理能力的率先现代化,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大学领导力提升这一途径。在讨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以如此重要"及厘清"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能力的关系"基础上,从"思想力""组织力""决策力""制度力""资源力""文化力"及"校长力"7个方面构建并解读了大学领导力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治理主体走向多元化并有明确制度安排的背景下,以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分法为对象的、从治理主体出发来理论预设与推理演绎治理成效的应然研究意义不大。解析大学治理的路径应从治理主体的辨析转向支配治理实践的规则,从实然的角度探讨治理实践的具体实现形式与治理效果,由探讨"谁在治理"转向研究"如何治理"、"怎样治理",由探讨从主体为中心的"表层结构"转向实践为中心的"深层结构",揭示大学治理的系统性、复杂性、多维性。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应具备规范人们思维活动和维护思维空间秩序的新功能,应体现人文素质与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相结合,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级专门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教育共同体的成员将进入和参与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经历的大学素质教育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治理能力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能力的体现。绩效考核作为目前大学治理的普遍手段,反映的是追求效率的管理思维,对推进大学治理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透过对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考核方式与逻辑分析,发现大学治理能力存在“过于刚性”的经验治理,导致“缺乏温度”的制度治理以及“理念偏差”的文化治理等困境。任何大学在建设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都需要超越过于制度化的绩效管理,尽快走出以“工分制”为特点的绩效考核。改善大学的学术生态,需要提升治理者的治理理念和认知水平,探索科学导向的大学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治理资源是一个包含物质、权力、人力、历史、理论、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等资源要素在内的有机系统,大学治理的过程需要基于国家供给型、社会参与型、大学自生型和"国家——大学——社会"协作型四重模式进行资源的系统配置。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着力做好对大学资源的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在提升大学治理绩效的过程中推进大学资源系统实现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