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尽管在从特洛伊返回伊萨卡岛的十年旅途中,奥德修斯与自然环境、自然事物和自然存在有着强烈的交融,但是,荷马史诗的评论者们却忽视了他在《奥德赛》中对自然再现的意义。文章赞同威廉·克罗农的观点:"人类活动出现在由各种关系、过程和系统构成的网络中。这个网络既是生态的,也是文化的。"本文认为,荷马在《奥德赛》中构建了一个物理环境,这个环境基于他对地中海的天气、独特的日相以及自然万物所具有的精确认识之上。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他的行为特征受到了考验、受到了挑战,不仅在生理上成长着,而且在心理上、道德上也成长着。文章采用了有机形态模式、管理者模式和人类中心模式,证明《奥德赛》承认人类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即遵照有机形态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值得尊敬的原则而生活;但是,在他返乡途中,奥德修斯主要按照统治和剥夺的原则行动,而这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这点在奥德修斯对库克洛普斯、波吕斐摩斯、基尔克岛上动物的攻击以及与太阳神的战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返乡之前,奥德修斯回归到他的动物天性,失去了他的文化属性;他再一次准备好去欣赏他的故乡,认可他与故乡诸多居民的关系,包括各种动物和与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尽管它们表面上是低级阶层。通过忠诚的养猪人欧迈奥斯及其父拉埃尔特斯,奥德修斯认识到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意义,以及从事农业活动带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惠互利。《奥德赛》作为一种文体在当代的流行表明,越来越多的叙事反映了从自我中心向生态中心视角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和奥德修斯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智慧的化身",他们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印记和时代信息,符合中西方文化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儒家兼济天下的责任感丰富了诸葛亮,而西方个人荣誉至上的传统成就了奥德修斯。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的<围城>一书中有多处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相呼应.两书的主人公方鸿渐与奥德修斯身上表现出共同的反英雄特征,即对传统信仰的证伪、理想的衰微、个人空间的缩小.二人的旅程经历非常相似:经过艰难的旅途,他们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越来越弱.此外,二人的性格也颇为类似:富于智计但又不与时相宜,他们在各自时代的转型同时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奥德赛》是人类的"理性之诗",主人公奥德修斯发挥了他的勇气、智慧和毅力,战胜种种苦难和诱惑,历经十年终于回家,展现了"大写的人"的风貌,令人赞赏的人的伟大与价值,是一部"初民传"。在"回家"的隐喻中,人与神、人与自然同台竞赛并胜出表明人凭借天赋的勇气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同时也肯定了"家"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意义。"流浪"和"归家"都对人有致命的吸引力,奥德修斯保持了很好的平衡,尽管他也未能逃脱宿命论的影响,这则暗示我们:人类要有所敬畏。  相似文献   

5.
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是西方文学的活水源头,除了珍贵的史料和浪漫的题材,世人更为诗歌中独特优美的叙事艺术所打动,尤其是荷马独具匠心的煽情技巧,从精细的细节处理到丰富的抒情方式,处处撩拨读者的真情实感,展现生动、真切、唯美的生活气息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不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不仅是教本更重要的是学本。  相似文献   

7.
在李汉荣的散文集《家园与乡愁》中,多元的乡愁情结有着较为突出和鲜明的传达。怀念故乡的故土之乡愁、回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之乡愁、寻求“自然”的精神家园的精神之乡愁皆在层层递进中体现出乡愁母题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存在方式。李汉荣的散文集呈现了不同乡愁类型的多元并存,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散文中乡愁母题的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和现实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8.
身为“艺术多妻主义者”,余光中先生的艺术来源和风格是多样的,俯瞰人生的角度和层面也是多样的。但是,这种多样性并没有逃离中国情节,余先生始终被中国情节主导着,从头到尾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在孝子与浪子之间调整融合。其作品深处飘着冷雨、荡着乡愁、蕴藏着郁郁苦涩。他的诗歌与散文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内联:冷雨与乡愁。从这一角度开掘余先生作品的外化与内审的特征,有助于加深对余先生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作《乡愁》,蕴含历史沧桑感直入人心,还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形成特有的艺术空间。从《乡愁》创特特点分析以及《乡愁》的音乐性处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及学习演唱,从而达到综合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  相似文献   

10.
《人鼠之间》巧妙地“移用”了奥德修斯、替罪羊等神话原型,这些原型的使用不仅拓展了小说的想象空间,深化了小说的哲理意蕴,而且使远古神话故事模式与现代生活相重叠,使各种原始意象在小说作品中“复活”,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与光影的冲击。如果说童话填充了我们每个人童年时期对于整个世界的幻想,那么神话就是人类在演变发展的幼稚期,对于自身以及天地万物的认识。古老的地球上,每个悠久的文明都创造了独属于本民族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2.
师:汉字总是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同学们,看我写一个字,你们刹那儿想到什么?(板书“乡”)  相似文献   

13.
在结构主义思潮下产生的西方当代叙事理论和文学符号学,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于作者的客观对象来研究。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中篇小说《忒修斯》,通过内叙述者和零聚焦的叙述机制,在现实和神话世界之间建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通道。小说对高度编码化的忒修斯神话进行了多处改写,将神话人物转化为新的文学符号。  相似文献   

14.
15.
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实是可笑的、荒谬的。由于与《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已经成为《尤利西斯》研究的一个不变的模式,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几乎成了评判《尤利西斯》的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准。但现代主义的批评矛头直接指向的就是传统的英雄人物和神话传说。在各种先锋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使用希腊神话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反动的。现代艺术的真正英雄是大众;现代传奇是漫画,而不是神话。就像乔伊斯自己所承认的,在现代文学中使用神话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而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不过是为了追求小说销量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西游记》和《奥德修纪》都采用纪行的写法叙述了主人公同妖魔斗争的故事.在叙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各具特点.从叙事视角、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二者在叙事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可以折射出东西方社会和文化等差异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潘年英的散文集《我的雪天》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纵观作者的创作脉络,他的作品抒写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民族文化消失的忧伤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拯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精神家园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偌瓦利斯说:“哲学原本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求家园。”那么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位诗人,是不是用诗歌阐述了一种叫做“爱国”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