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圈点评注”不是新事物,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用它圈过生字词,划过重点句,标过段层要点,但因用得机械,没能使这一手段有效地发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后来,我翻阅了一些前人对“圈点评注”的论述,坚定了采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信心。 首先,我结合朱熹每读必划,“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和毛主席阅读一部十余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作了一万二千多字批注的例子向同学宣传:用“圈点评注法”阅读,用时少,效果好,简便可行;一旦形成习惯,终生受用。然后,我就结合《爱国学者顾炎武》和《夜》等课文,按照一教、二导。三检,四评的步骤,训练学生使用“圈点评注?。 “一教”就是给学生讲清何谓“圈点”,并统一“圈点”符号;讲清何谓“评注”,并举例示范怎样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一本教材定乾坤"的现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如何根据各种教材的特点,教出特色,即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新教法?我们根据教学过程中,对江苏教育出版社实验教材的尝试和体会,总结出"读、问、评、迁"四字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雪 《黑河教育》2014,(6):46-46
正近年来,我在写字教学中不断实践,运用"一读二画"练字法,以表格的形式试用于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读二画"练字法全称为"一读二画三调整"。一读,就是先读字(读帖),在读字中从四个方面入手:结构比例、主笔突出、同笔变化、中心定位,二画分为慢画与快画,同时在慢画的过程中进行三次调整。  相似文献   

4.
教会学生“圈点批注”陈严从文章构成要素入手,这是教会学生“圈点批注”的最基本的途径。“圈点批注”,首先要求学生把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逐一查阅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判断,读准音,理清义,注入课本。这一学习过程既克服了学生一味靠老师学字词的懒惰思想,又培养...  相似文献   

5.
第一步,默读课文默读是感知课文和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个窗口。默读要求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读时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同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点出生字、难字、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段序、段落;画出有疑问的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有感想的地方等。读完后,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释义。  相似文献   

6.
一、初读课文时的识字教学 1.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在书上画一画。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有形的:语、修、逻、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教材、教法……这一切皆可见,可闻,可握,可评。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我有一盒彩笔》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新入选的课文,讲一位小朋友用手中的彩笔"画"出了美好的今天和明天的理想.课文由两部分组成,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目标,我们设计了"评字写字"、"读书感悟"、"拓展想象"等主要教学环节,以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凸显语文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9.
潘望娥 《江苏教育》2007,(14):15-15
这是一节公开课。 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认真读,大声读,遇到生字画下来看着后面的注音读一读。读完了检查。先检查生字读音,后描红、临写,还要讲评。  相似文献   

10.
曹琳 《现代语文》2013,(7):109-110
什么是圈点批注呢?圈点,就是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五环节做简述,主要分为:诵读圈点划——摘读评议练——精读辨真伪——品读析文美——导读兼课外。  相似文献   

12.
评点是我国传统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评,即评论.这种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要点以及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画龙点睛式的略加评议.点,是圈点.古人读书用画“圈”断句.画“点”表示佳句.这和我们今天读书的圈点勾画不完全相同.人们习惯上说的“评点”,指的是前一种,即画龙点睛式的句、段之间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原教材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新教材较好地处理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我在识字教学中认真体现了新教材的精神,把汉字的音、形、义教学贯串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根据新教材全文注音的特点,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做到三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二读,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它们的字音;三读,了解课文讲的什么事,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指名接读课文,指读生字、新词。遇到学生读不准的字要及时正音,必要时教师范读,并通过反复朗读牢固掌握字音,为下一步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14.
1983年至1989年,安岳县组织了“发展小学生智力的研究实验”。实验中,提出并实验了发展小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即读、问、议、讲、练、评“六字教学法”。“读”和“问”: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这是根据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的特点,确立思维指向目标的过程。疑问则是引发思维、探索知识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曹恩尧 《语文知识》2006,(11):27-28
给文言文断句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讲“离经辨志”,“离经”就是断句,“辨志”就是通过断句理解文意。孙德谦说:“古书之流传,至于今日,既相承无圈点矣,吾人在诵读时,正宜自行圈点。盖一经点读.其书文意或有难解者,即其上下句法,若何联属,皆将再三谛审,与泛览者不同。”(《古书读法略例》)这段话说明了“点读”即断句圈点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结合语文教材略述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语文教材大都是有注、评、批和圈点的选注本,或注解字义、典故,或批注要点,圈点佳句。如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宋代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桐城派著名学者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等文选类读本,大都如此。有学者就把这些评、批和圈点,看作是“教材提示语的雏形”。提示语是语文教科书导学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提示语的功能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小学历史教材在编排上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精炼,图文并茂,既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便于教师教学。要上好一堂历史课,必须在吃透教材、把握主题的基础上做到目的明确,方法适当,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采用读、讲、议、练的方式,效果一般都较好。读:小学历史教材,每课文字一般五百至七百字左右。可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通读全文。通读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课文概貌有较全面的了解,又兼中国古代史文字较生,读时可帮助学生正音。可分个人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读后教师进行评讲,以资鼓励。  相似文献   

18.
一 寻找言语感觉 1.关注四次感叹. 师:作者刘成章先生在文中发出的四次感叹是——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这四句话. (生读书圈画) 师:谁把这四次感叹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乍一听,这四句话有点重复哕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生:不是. 师:四句话,四个“好”字,现在哪位同学把写“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自读课文69篇,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保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学生学好自读课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圈点。适用于文字障碍不多,但启发性较强的议论文、说明文或某些富有哲理的记叙文。主要训练学生对名家名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圈点勾画。掌握识记好课文介绍的知识点 仔细揣摩课程标准历史教材,不难发现,教材需要学生重点掌握识记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正文里,而说明文亨和图表、区域地图等信息载体则围绕正文介绍的知识点加以辅助说明,用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因果关系,以及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识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在正文里圈点勾画出主要知识点的自学方法。这些知识点周画出来、识记下来了,那么,教与学的重点就得到有效突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