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中的有关琉球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在史料发现上有四大收获: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六朝隋唐卷轴及内阁大库所藏元明及清代文书档案。其中内阁大库档案不为一般人所熟悉,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历经磨难,多有散佚,现存多处。大连图书馆即藏有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图书馆保存本民国文献为对象,介绍保存本民国图书的馆藏概况和入藏渠道,例举特色文献。提出为更好地保护馆藏民国文献,应该进一步改善文献库房条件、优化文献流通政策、全力推进抢救性修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文献调查、建立文献保护分级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著录、着力补藏原缺文献、积极推进文献整理与文化推广、强化民国文献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中舒,当代著名史学大师,原名道威,字中舒,以字行,安徽安庆人[1]。自幼丧父,七岁时进入安庆慈善机构清节堂附属的小学学习。1912年时他考上皖省中学,但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读了一年就辍学回家,于家中坚持自学。凭着自己的努力,两年后他又  相似文献   

5.
从OA解读、国家图书馆OA民国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方式三方面,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存取(OA)民国文献资源及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南京图书馆藏清代殿试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并对该批试卷在清季从内阁大库及民国时期从北洋政府教育部历史博物馆散入民间的经过、民国时期私人收藏的传递归属及复入公藏体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探寻和推求,并对现今国内外殿试卷的收藏情况作一概述,并初步揭示了殿试卷的文物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档案和古籍善本制成材料本身含有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其上的霉菌孢子就会生长繁殖,对档案和古籍善本的长久保存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晖玲  李永新 《档案》2013,(4):58-59
档案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档案中贴附的邮票、印花税票等,是其文件运转、邮递过程中留下的原始凭证,按原样将其保管好是维护历史档案原貌的需要。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理民国档案以来的30多年间,馆藏清代及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开“天窗”问题,就不时地有所反映和议论。笔者客观分析了“天窗”形成的历史原因,提出维护历史档案原貌,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保证馆藏档案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档案和古籍善本制成材料本身含有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其上的霉菌孢子就会生长繁殖,对档案和古籍善本的长久保存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古籍诞生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态。作为遥居海外的中文古籍宝库,北美所藏中文古籍中包括大量的清代古籍。北美中文古籍收藏机构发展历程特殊,其藏书具有鲜明的特征。普林斯顿大学的中文古籍收藏数量丰富且内容别具一格,以其为中心展开个案考察可以管窥北美清代古籍收藏对清代书籍史研究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4):106-106
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流落异国的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散失惨重.其次,有清一代外国在华设立了许多常设或非常设机构,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对外打开,外国使领馆、银行、口岸通商办事处等机构纷纷设立,在与清廷各级政府衙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其中大部分被这些机构离境时带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化遗产,蒙古学古籍档案就是这份珍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学古籍档案内容丰富,包括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天文、地理、医学等书面文献,金石文献以及更多的口碑文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上的战争掠夺以及外国在华机构、学界情报人员、文化商人,或搜集、或购买、或离境时带走等原因,致使清代档案文献流落英、美两国的数量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5.
正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与出版的重要方式,也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而古籍的出版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成立(1979年)以来,几代出版人始终以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己任,践行着"揭示文献,嘉惠学林,传承文明"的追求与梦想,用影印出版的24000多种文献,搭建起历史文献与当代学者之间的桥梁,使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化身千百,重焕新生。  相似文献   

16.
陈宇 《档案管理》2021,(3):88-89,91
本文以上海图书馆为代表的古籍数字人文平台建设是馆藏资源开放利用的新型探索,通过总结当前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对民国档案开放利用的几点启示,提出了民国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清代档案纸张保存状况及劣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质文物保护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对纸张本身材质、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及劣变原因的了解。本文对一本劣变严重的清代档案,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成分分析、pH值测定、及冷、热抽提试验,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档案纸张的纤维为稻草和青檀皮,其pH值偏碱性,纸浆曾经过石灰沤煮并且在抄造过程中使用了加填技术。档案纸张老化主要是因为水的影响,还有霉菌的侵蚀破坏。档案纸张的冷、热抽取物的溶解度远高于新纸,表明保存状况比较差。  相似文献   

18.
田建君 《兰台世界》2012,(25):85-86
清代朝廷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了积累保存档案的管理机构,设定了收藏利用档案的管理制度,库藏宏富,制度完备。一、主要的档案管理机构纵观清代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由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内阁大库"、国史馆设立的"国史馆大库"以及军机处设立的"方略馆大库"。上述几个档案库集中了清代最为重要的、数量亦属最多的档案材料[1]15。在内阁大库中保存的清代档案,编制有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民国时期,以档案整理为着眼点,从登记、分类、编目以及调卷等环节分析部分文件与旧案卷分开保存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现象提出避免各环节出现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归纳了国家重点档案——民国档案抢救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和意义:如提高了认识、投入了资金、培养了人才、改善了保管保护条件等;总结了缺乏规划、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档案在抢救中损害和整理不规范的教训;提出了强化规划、加大投入、科学抢救、原生态保护、发掘珍品档案和推进数字化的观点,使民国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在科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