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4,(3):21-22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教育部于2003年全国22所高校进行了高校招生自主选择录取的改革试点。今年,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增加到28所,并且这些高校相继确定了2004年自主靠拢录取方案,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从本期起分两期介绍2004年高校自主招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自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选拔和录取考生。200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共确定了全国22所重点普通高校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学校,意味着自主招生作为高招政策正式推行,截至2013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本科高校已达95所,高校层次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校"拓展到现在近百所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4.
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已经进行到了第七个年头。前不久,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吉林大学等8所学校被批准为新增2009年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至此,自主招生高校已从当初的22所学校,发展到76所。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6年11所高校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它们分别是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截至目前,全国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有53所。在新增加的11所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方案已于近日出台。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  相似文献   

6.
[背景]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2006年,全国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53所;2007年,更多“211工程”高校将被教育部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同时,许多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在扩大、自主权在扩  相似文献   

7.
《辽宁招生考试》2004,(5):11-11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教育部在2003年22所高等学校实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试点范围扩大为28所高等学校。教育部要求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要坚持“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各试点高校要做到条件明确化、程序规范化、招生办法公开  相似文献   

8.
自主招生是高校多样化选拔录取方式的一种,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试点,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的现实评价,分析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的空间与自律,就高校自主招生今后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招考资讯     
自主招生的程序是怎样的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于3月1日前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含自主选拔录取对象、条件、考核办法、程序以及录取标准等),并将方案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0.
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剖析了当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实践难点,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只有针对自主选拔录取实践中的难题,深入进行价值层面的政策分析,稳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在统一考试招生的体制内实施自主考核评价录取的招生改革,对于国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主招生制度施行十余年来,随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数量的逐步增加,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成效和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面对社会各界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疑虑,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自主招生担负着“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了实现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试点高校需要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有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起,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教育部允许28所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2005年全国又有4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才华出众、有个性特长的考生,有可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实行多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制度正在开始变革。自主招生考试的试点可以改变在原有统一考试下存在的许多弊端,比如:  相似文献   

13.
《辽宁招生考试》2006,(2):10-10
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部确定53所高等学校2006年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占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考生人数较多且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可以有所扩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将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  相似文献   

14.
【事件】22所高校试点自主选拔录取日前,教育部决定在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2003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06,(1):10-10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主要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76所,比2008年新增8所。教育部日前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自主招生的录取时间和办法进行了微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多元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考生就读、高校招生的各种需求愿望.当然,此项改革的提出,社会反响较大,有赞成的,有担忧的,也有反对的.文章就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进行研究,在我国保送招生、自主招生等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校统筹教育资金、加强诚信教育、加快建章立制、建立配套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使我国的高校招生多元录取机制更加趋于完善,顺利推行,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方立新 《教育》2011,(12):10-10
2003年开始试点的高校自主招生,一度被舆论认作高拓改革的探路而寄予希望。然而,9年来自主招生一方面被质疑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因为录取标准仍是传统的“好学生”,鲜有真正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公正性也一直受到质疑,比如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不公。这两方面的质疑,使得作为改革探索的自主招生试点,只是“看起来很美”,施行以来,对高考和高招改革的探路意义十分有限。尤其是公正性上,最近教育部发了狠话——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如有违规承诺及操作,替考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将予以严肃处理,责任属试点高校的,将暂停或取消其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十年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特点初步显现、利弊得失众说纷纭、焦点问题备受关注.未来,高校自主招生要强化监管体制、推进招考分离、优化考试内容、改革录取方式、加强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赵锋 《上海教育》2008,(9):26-27
近期,16所依法进行自主招生的高职高专院校陆续向考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一万多人的招生计划也顺利完成,接下来这些提前录取的学生就要提前进高校接受入校教育了。与2005年首批3所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改革时招收855人相比,短短四年,就在试点院校和招生数量上实现了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