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月提醒     
《父母必读》2010,(6):60-61
夏天,让孩子出出汗 《黄帝内经》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正是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运动,充分享受阳光。  相似文献   

2.
杨力 《老年教育》2014,(7):52-52
<正>"顺":养生跟着季节走《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相似文献   

3.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此时阴气盛极,万物收藏,自然界中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生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 生活规律 一、“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固密心志,保养精神,起居有常。 二、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  相似文献   

4.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指春天万物生长,夏天正是生长旺盛的时候。生长本身是一种能量、动力,属于阳的范围,生长需要很大的阳气来鼓动,所以春夏要补阳;而秋冬季节则进入蛰伏阶段,要保存,不能外泄,所以秋冬就要养阴。冬天是贮备的日子,连小动物都知道搬食贮藏,我们人也一样,冬天要贮藏能量,尤其是孩子。如果冬天储备不够,会影响到春夏的生长,而且容易生病,所谓冬不养藏,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5.
夏天,一个热字折磨多少人。经过春天的3个月,自然界的阳气已渐达洪盛的境地,一方面天阳下逼,另一方面地热上腾,天地之气得以交合。自然界的植物顺应这一变化,变得更加蕃茂,因此才有“蕃秀”、“华实”之说。人体也应顺应天地的气机,以令阳气升发。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夏天人体内的阳气虽盛,但却浮于外,而阴气伏于内。一不小心,阳气就会外泄。尤其是盛夏,潮湿闷热,让人的身体倍感不适、食欲不振、脾胃不佳。那么,此时如何养阳呢?应注意3点:防暑湿、莫贪凉、静心火。  相似文献   

6.
问仁义礼智体用之别。曰: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只将仁义说,则“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若将仁义礼智说,则春,仁也;夏,礼也;秋,义也;冬,智也。仁礼是敷施出来的,义是肃杀果断的,智便是收藏的。如人肚藏有许多事,如何见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正如《易》中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相似文献   

7.
申雪 《老年教育》2009,(11):54-54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相似文献   

8.
多出汗可减肥吗王庆华译喻景校汗的作用一谈到汗,大概很多人都会认为还是少出汗为好。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如果一点汗也不出,热就会积蓄在人体内,严重时可导致中署,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说,汗的作用是调节体温,保证大脑正常运转。汗属何种排泄物很多人认为:尿中排泄不...  相似文献   

9.
郝宏文 《父母必读》2011,(10):46-47
古代医家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说的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四季养生也应顺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0.
课文《登泰山记》首句云:“泰山之阳,■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各种选本对“阴、阳”的解释都是:山的南面水(河流)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阴。一般的字、词典和辞书甚至把山北水南、山南水北误当作“阴阳”的本义,至于为什么山南为阳、水南反为阴,山北为阴、水北反为阳,更未作详尽解释。”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古人认为宇宙和万事万物中都包含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如自然界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又如人际伦理上君  相似文献   

11.
    
夏天,最难熬的时候。有的人坐在树阴下乘凉,摇着大蒲扇,汗不断流下。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越来越慢,有气无力。院子里的看家狗吐出舌头,小鸡张开嘴巴“叽叽”地叫着,好像在说:  相似文献   

12.
再议鼠     
鼠是12属相之首,这是为什么?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解释说:“地支在下,各取其足爪,于阴阳上分之。如子虽属阳,上四刻乃昨夜之阴,下四刻今日之阳。鼠前足四爪,象阴;后足五爪,象阳故也。鼠的前足有四爪,为双数属阴;后足五爪,为单数属阳,鼠则阴阳兼之”。“上四刻”即昨天23点至24点,属阴:“下四刻”指昨日24点至今日1点属阳;而“子”时是昨夜11时至凌晨1时,则阴阳俱全。这样地支中的子恰好与12生肖中的鼠相搭配,使鼠成为12生肖之首。  相似文献   

13.
很多夫妻都像祥子一样,在夏季性爱中不慎遭遇健康问题。自古以来养生论著里都明确提出:夏季性爱应注意“阳亢兴奋之反而”。意思是说,夏天更容易让人欲望高涨,但要注意节制,不然就会影响到古人所说的身体基础——元气。在夏季房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每到夏天,有的妻子会诉说自己周身乏力、困倦、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但到了秋天,这些毛病往往不治而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  相似文献   

14.
出汗能治感冒吗?古人感冒发烧,经常通过服药、渥汗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疗法是十分有效的。古埃及人早上见面时,不是问“您好”,而是问:“您出汗多吗?”因为他们认为:出汗多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因此,至今—些地方仍盛行这一“交际语言”。一年四季,人每日每时都在出汗。尤其是夏天,人是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的。平时出汗也能排泄废物,调整体液。人体除嘴唇等极少数部位没有汗腺外,全身有200万~250万个汗腺互相连接,长达20~30千米。热汗由胸、颈、背等处排出,冷汗则由手心、脚心、腋下排出。人体这些部位汗腺发达,平均每平方厘米有400~600个汗…  相似文献   

15.
男子汉     
小远:“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叫我们男孩子是男子汉了。”老师:“为什么呀?”小远:“因为我们男孩子最会出汗,所以叫男子汗。”  相似文献   

16.
《师道》2014,(5):62-62
五月养生法则五月是夏天即将开始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那么五月养生要注意什么呢。“立夏”即夏天的开始.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到了茂盛期.从中医理论认为此时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小的时候,很多玩伴都喜欢收藏邮票,收藏漫画书,收藏弹珠,但是,我没有那样的习惯,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看到父亲有收藏的习惯,我就问他:“收藏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吗?“父亲说:“收藏一种东西,可以是一个人对过去的缅怀,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存古塔大约 2000多座,虽然塔的种 类和样式繁杂众多,但塔 的层数却大都为奇数,并 以7至11层的居多,最 多的云南大理南诏塔是 17层。为什么古塔层数 多为奇数呢?这与我国古 代阴阳学说有关。《周易》 云:“阳卦奇,阴卦偶。”古 代数学家把单数称为奇 数,作为“阳”的象征;把 双数称为偶数,作为“阴” 的象征。人生为“阳”,人 死属“阴”。佛教的许多活 动和形象也都采用奇数, 以此来表示清静、上天或 吉祥之意。我国古塔层数为何奇数居多  相似文献   

19.
《作文大王》2014,(9):10-11
知了停鸣 乔奕帆: 我来到大树下,发现成天“叽叽喳喳”的知了今天不叫了,就问:“知了,知了,你为什么不鸣叫呀?”知了说:“要下雨了。我的发声器受潮了,发不出声音啦!” 乌龟出汗 田奕宁: 我看见家里养的乌龟背上出汗了,就奇怪地问:“乌龟爷爷,乌龟爷爷,今天又不热,您为什么出汗了呀?”乌龟爷爷说:“要下雨了。天气闷得彼,我的背上沾满了小水珠,就像出汗一样。”  相似文献   

20.
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政区名称中有较多“阴”“阳”地名。而“阳”地名数量上又较“阴”地名更多。“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山北水南之谓也。这是一种习惯性解释。这种解释体现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但部分“阴”“阳”的地名,在地势上并不符合水南山北,山南水北的特点。我们在解释时就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