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意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在线教学行为意向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均能显著预测在线教学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对在线教学行为意向的预测不显著.研究表明:当教师对在线教学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心智哲学的视角探究隐喻生成丰富性的心智过程。初步观察得出:认知主体对事物或状态的物理属性进行意向定位,其选择的意向内容进入到心智活动后,受意向态度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属性,经过联想,认知主体会产生不同的隐喻用例事件。这个过程体现了心理随附性和认知主体的意向自主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延内涵传承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心智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系列认知过程,这些过程把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人的心智能力有限,不可能对受到感觉登记的信息作全面的反映,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信息,由知觉对其整合、组织,并识别出它的意义。而注意就像一台信息过滤器,它让一部分信息进入意识层,将许多其它信息阻挡在学习之外,以便于人类有足够的精力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应用注意规律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有效而重要的信息。一.注意及其分类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意向活动的一个侧面,即意…  相似文献   

4.
(一)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①动机有三大功能:一是发起功能,即它具有发起个体行为的作用。如当某幼儿想玩插片,这个时间又允许他玩插片时,他会停止目前的活动去玩插片。二是指向功能,这个功能和发起功能是连续起作用的,即在行为发动起来后,紧接着就有一定指向了。这个幼儿的表现是有目的地去活动区找插片。三是维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学习的角度 ,以罗伯特·加涅 (RobertM .Gagne)对学习过程所划分的 8个阶段为基础 ,列举和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行为的几种表现。1 忽视动机 ,唱独角戏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激励人去达到行为目标的一种内驱力。动机对人的活动具有 3种功能 :发动、指向和激励。教师的任务就是识别和激发学生的动机 ,并将这些动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果学生没有心理渴求和内在驱动 ,即使有功能强大的情境条件 ,也不可能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因为外因必须作用于内因方可发挥作用。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看到有的教师由于忽视…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心理学中计划行为理论被认为是当前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之一,其具有丰富、完善的理论内涵和框架,它认为影响人的行为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的行为意向,同时行为意向又受到来自个人或外界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目前,该理论研究已在国内外多个行为科学领域进行了广泛开展和运用,而将该理论运用在医学生英语教学中,有利于从医学生的视角和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医学生英语学习的意向和动机,通过不断完善医学生英语教学方式,改变医学生的行为意向来逐步改变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医学生英语教学拓宽新视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创业概念的内涵,发现创业概念的界定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及创业结果三个方面展开。创业概念衍变的一个较大的进步是从关注创业主体转向关注创业过程。据此对创业进行了新的界定。接着阐述了有关创业心智的研究成果与结论,涉及创业胜任力、创业效能感、创业特质和创业动机等心智。同时发现,研究者们基本上局限于从某个层面出发研究创业的心智。事实上,这些心智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个动态系统。为此,提出创业心智模型这一理论构念来描述创业的动态心理系统,认为创业心智模型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创业认知系统、创业动力系统和创业行为意向三部分构成。第二层次涉及七个维度,其中,创业认知系统由创业意识和创业环境认知两维度构成;创业动力系统由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效能三个维度构成;创业行为意向由创新性和敢为性两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8.
一、非智力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 人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由两大系统构成:1.认识活动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2.意向活动系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主要包括情感、动机、兴趣、意志、习惯、性格等等。因为人的智力主要表现于人的认识活动系统中,所以常把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称为智力因素;而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意向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人们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一旦产生便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但这种指向目标的行为,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成功的。人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的结果有利也有弊。从利的方面说,它引导人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既能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引导  相似文献   

10.
动机是引起行为、维持行为并将行为指向特定目标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心理动力系统。由于受生理水平和整个心理活动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行为动机总是从模糊走向清晰,由"意向"转化为"意图",在这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各种行为,分析行为的动机因素,并尝试利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帮助幼儿从盲目性行为动机逐渐发展为清晰性、指向性,...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一种包含多种心理成份的复杂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意向总是在认知指导下的意向,而认知又是在意向主导影响之下的认知。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进展。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是学习活动实现的条件。意向活动包括: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和情绪等,体现于学习中也就是学习态度。就学习活动的整体或一般情况来  相似文献   

12.
语法化离不开"人"这一主体,是"心智"的心理属性或事态特征的体现,受到心理机制的影响和制约。语法化是某一语言表达式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映射过程,受主体意向性和心物随附性的制约。意向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体现了主体的心理属性;心物随附性体现了主体的身体属性。语法化是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尝试从心智哲学视角,对语法化的生成机制进行描述,揭示语法化产生过程中人的心智活动,为语法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行为是思想的表现,是心理活动的外化方式,同时,行为对心理又有着反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活动的内容。中小学生行为的形成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理智行为与情绪性行为。所谓理智性行为,是由理智控制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它是人的最为高级的、也是最基本的行动类型,是人类的社会性行为。中小学生处于行为成长期,其心理对行为的控制方式影响着行为控制系统的形成和定型,而外显的行为方式对心理的成熟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充分培养和造就学生的理智行为,使之学会用理智对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并将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轨道,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构建其理智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系统模型,对其成型社会性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有意向性的交互活动:成人和儿童参与其中(尽管并不总是有目的的和意识的),指向于儿童积极的生存和成长(being and becoming);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出于向善的,为学生好的动机,这种动机具有教育学意向.布伦坦诺最早将意向性概念用于区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后来,胡塞尔使之成为重要的现象学概念.在现象学的视域中解读教育学意向,以探寻教育学意向在教师反思、学生发展和师生关系建构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以及相应的两种感知,并在心理现象中进一步划分了表象、判断与情感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不是表象便是立足于表象之上。表象的意向关系是一种指向对象的关系,判断与情感活动则是一种对立的意向关系。胡塞尔认为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是含糊而有歧义的,因此他对布伦塔诺关于两种现象的划分与心理现象的定义进行澄清,将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改造为作为实项内容、立义特征与意向内容之统一体的意向性,并针对心理现象的定义提出了意向体验的定义,即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客体化行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联觉(synesthesia)是心理动态现象中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色彩是一种直觉形象,通过听觉活动、视觉活动和动觉活动中的色彩联觉现象相互作用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移情作用,并借助这些色彩的交织,使参与者得到心理上的某种审美享受、审美满足,并引发他们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以加强审美感知、审美能力及审美行为.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理论作为一种情绪和动机的理论,为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教育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三、设置学习目标的方法目标本身并不导致有效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的积极变化,目标的特性和类型却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目标行为与目标导向行为相支持目标定向理论把人的行为分为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两类。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寻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不断增强,这种趋势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目标行为是指达到目标、满足  相似文献   

19.
使用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控制知觉、应对方式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控制知觉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内部和他人控制水平均高于女生,控制知觉不存在年级差异。(2)初中生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求助和发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应对方式不存在年级差异。(3)控制知觉的内部控制对问题指向应对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则对问题指向应对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他人控制和未知方控制对情绪指向应对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行为科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这个系统工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将企业组织管理中普遍运用的行为科学理论引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可改进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思路和方式方法.文章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因素后,建议(1)运用个性心理与行为理论,恰当地使用知觉效应、归因理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加强学生行为的引导和控制,避免学生陷入习得无助的误区.(2)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以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正确评价社会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因势利导,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时尚的分析鉴别能力.(3)充分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激励学生进取动机和成就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