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烈老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书中涉及的“双主体育人”的教学思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双主体育人”从根本上回答了我内心的疑问——活力课堂下信息技术老师创新的空间在哪里?即: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老师为主体是在不同层面而言的,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的联系在于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区别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反应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以老师为主体”体现在学校教育工作上。其中的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集中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老师”。  相似文献   

2.
所谓“活动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活动方案。“活动单”重在“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3.
谢芳 《新课程研究》2010,(1):156-157
所谓“活动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活动方案。“活动单”重在“活动”,“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祝晓燕  徐雁 《学前教育》2013,(11):22-23
“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是教师们的常用词,教师们已有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以“教师如何教”为主线设计活动,较多地关注形式和结果。如何将活动重心从“教师教”转到“孩子学”上?孩子怎样才会“主动而积极地学”、实现数学经验的主动建构呢?  相似文献   

6.
“素养为本”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向的一种表达,教学中的“活动元”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单元。“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认识空气的成分”两个活动元设计展开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元”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多主体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不同的参与者对于教育活动结果的主观期望和设想.它强调了教育目的的主体依赖性特别是主体的多元性和非同一性。多主体教育目的冲突对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存在负面影响。整合多主体教育目的必须以各主体对幸福的理解为着眼点。以“共同利益”和“互惠互利”为基点;同时,有效的整合也是各方主体博弈的结果.需要各主体参与对话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曾经提议将“文学”称为“人学”,钱谷融早在1978年就撰文《论“文学是人学”》深表赞同,笔者也深有同感。既然文学是人学,“人”就是所有文学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正如著名作家刘再复所言:“文学中的主体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作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瑶 《现代语文》2008,(6):48-49
“双师协同教学”的含义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两位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为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由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的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有机组成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结构。  相似文献   

11.
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观和教学形式”。①活动教学是对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不断反思的产物,是在与传授式、灌输式教学相争斗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儿童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必须强调主体思维中的主动、能动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  相似文献   

12.
从实践主体的视角认识与把握大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程的实践主体,即:以“学”为主要特征的学生;以“教”为主要特征的教师;以“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大学;以“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从实践主体出发,大学课程体现为: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学校课程、国家课程。不同的课程实践主体,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出发点、地位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从而表现为课程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这一模式植根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两者有机整合,就能成就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崔新 《辽宁高职学报》2013,(9):91-92,103
“碎片式”活动是对新时期高校班集体活动的一种新的理念探索。“碎片式”活动是以素质教育为统领,以班集体成员为主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精品微小型活动设计为特点的班集体素质教育活动。活动应遵循六项基本活动原则。在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碎片式”活动对解决很多高校教育的难题有着积极的意义,是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丁卫菊 《考试周刊》2011,(58):127-12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了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正逐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代替传统的“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模式,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河北邢矿硅业党总支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了以党员“先锋工程”、员工“成才工程”和党总支“素质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活动。其中“先锋工程”是龙头,员工“成才工程”是主体,“素质提升工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导读法举隅     
陈瑞琼 《教师》2011,(33):38-38
导读法的“双主体”(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教育的主体因素)教学观及其教学结构模式和灵活多样的导读方法,构成了小学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新体系。那么,如何在这一新体系下充分调动学生“双主体”意识的参与呢?本人在教学探索中采用“以读导读”“以图导读”“以声导读”等方法,诱导学生无意识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使学生变“苦学”...  相似文献   

18.
刘红军 《广西教育》2010,(22):17-17
“活动单导学”模式一改过去“以讲为主,师传生受”的传统教学形式,形成了以“导-活动-学”为关系链的课堂组合板块,保证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出现了活动过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活动目标要求过多,学生学习漫无目的;活动内容过浅,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次数过多,教学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课程本质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均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而“以学定教,先做后导”是落实“学生主体”理念的重要教学方式。今天我们谈“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内隐与外显活动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基于对此,我校开展了“优化学习活动与儿童主体建构”的实验。“学习活动”在这里是指以学生为主的、在教育者的直接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体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总和。“主体建构”是指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积极主动的主体活动,在与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主动接受外在信息,获取知识和心得经验,不断以原有的经验进行重组,从而建构起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