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帆 《学语文》2003,(4):18-19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4小题是一道成语考查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其中C项是这样表述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本题给的标准答案是D项,也就是说C项的用法是对的。其实,细一推敲,C项的用法也是错的。  相似文献   

2.
一、补写成语例:补写成语的后半部分。前事不忘,只可意会,(天门市2001年中考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完整掌握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是四字短语,但也有少数是由两个短语组成,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这种成语学生要能够完整地记住它的上、下两部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后事之师;不可言传。二、考查出处及作者例:下列成语的出处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水落石出———《醉翁亭记》———欧阳修B.作奸犯科———《出师表》———诸葛亮C.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D.一鼓作气———《曹刿论战》———司…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4.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第4小题是考查成语的题,题干是要求选出四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答案是D句中的“如数家珍”用错。而考试后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C项中的成语“自惭形秽”也有问题。C句是:“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成语“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句子中则又说“感到自惭形秽”,属语义重复,故是错用。  相似文献   

5.
“空穴来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一般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语出宋玉的《风赋》:宋玉对(楚襄王)日:“臣闻于师,枳旬来巢,空穴来风。”刘洁修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认为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因此可以这么说,“空门来风”是这个成语真正的源头,“空穴来风”是后人在使用中修改定型的词形,二的意思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成语“蓬筚生辉”的“筚”,又写作“荜”,许多词典没有对此作出规范。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题用了后一种写法。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条成语里“筚”是本字,“荜”是借字。筚,《说文》:“藩落也,从竹毕声。《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辞源》:“荆条竹木之属,可以编成篱落或简陋的门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与《辞源》基本相同。荜,《说文》未载。上引其他三部词典和字典,均释为:(1)荜拨,草名;(2)同“筚”。可见“荜”是借字,而且仅是一个“字”,连语素…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高考语文试题第 4小题是考查成语的题 ,题干是要求选出四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答案是D句中的“如数家珍”用错。而考试后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C项中的成语“自惭形秽”也有问题。C句是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 ,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 ,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成语“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 ,句子中则又说“感到自惭形秽” ,属语义重复 ,故是错用。对此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余闻先生在《2 0 0 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见《语文月…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评选出一个最会“惹是生非”的成语,我以为非“空穴来风”莫属。这不,仅笔者孤陋的视野所及,专门讨论该成语词义规范的文章就有7篇:老丹《小心“空穴来风”》(《咬文嚼字》1995年第5期),时鹏寿《“空穴来风”,要说爱你不容易》(《阅读与写作》1997年第7期),吴勇前《不要误解“空穴来风”》(《语文月刊》  相似文献   

9.
语文部分期号页码考点类别刊载月号对应离考弃月月号2(X刀年3月20成语辨析第2题C项江西卷第4题C项2以打年5~6月25成语辨析第三类例词湖北卷第4题D项2以冲年5~6月25成语辨析第四类例词广东卷第2皿C项2(X刀年5~6月25成语辨析第六类例词全国卷皿第19厄A项2仪刀年5~6月25成语辨析第七类例词全国卷n第2题A项溉扣7年5~6月25成语辨析第七类例词山东卷第4皿人项2(X)7年5~6月26成语辨析第9题B项湖南卷第3皿C项2(X刀年5一月2l词语辨析例3江西卷第3题2佣7年5~6月21病句辨析例5山东卷第5肠A项2(X刀年5~6月2l病句辨析例7.江西卷第5题A项2以刀年5~6…  相似文献   

10.
“空穴来风”是较常用的成语,源出战国时楚国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我听老师说,弯曲的树枝容易招来鸟做窝,有空洞的地方风就容易吹过来。所以李善注引司马彪曰:“门户孔空,风善从之。”白居易《初病风诗》说得更明白:““朽株难免,空穴易来风。”现常用以比喻某事物有根据,有来由,有原因。其中的“来”意思不是“吹来”,而是招来,招致,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使动用法。抓住这一关键,“空穴来风”的意思本是较为显豁、较易理解的。许多人却只看字面,望文生义,由一“空”字敷演、附会,造成对…  相似文献   

11.
《读写月报》写作版2002年第2期发表了裘永红先生《几个常被误用的词语》一文,拜读后很受启发,但其中的一条似有可商榷之处,这便是:3.空穴来风“张局长被免职了,看来有关他有腐败问题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伏明霞矢口否认服用过摇头丸,声称此类报道是空穴来风。”“空穴来风”常常被理解成“毫无根据的,无中生有”,而它的意思其实正好相反,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若按“老皇历”(料想《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空穴来风”条的解释即是裘先生的权威依据),裘先生此说甚当。可若按…  相似文献   

12.
识别下列十个成语,完成1一2题。 ①一鼓作气②怒发冲冠③舍生取义 ④愚公移山⑤渴竿而起⑥抱薪救火 ⑦得道多助⑧项庄舞剑⑧鞠躬尽瘁 ⑩锲而不舍1.从文言课文看,对上述成语出处判断有误的一 组是; A.③⑦和⑨分别出自《孟子》《三国志》。 B.⑤⑥分别出自《过秦论》《六国论沙。 C.④⑩分别出自《列子》“肖子》。 D.①②⑧出自《史记》。2.从结构方式看,上述成语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②④⑧B.③⑥⑨ C.②③④D.⑦⑨3.“这是……书”中的“书”前面有如下六个修 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 ①畅销的②名家执笔的 ③一本④关于…  相似文献   

13.
旧版课本中what出现的次数较少,用法也比较简单。新版教材中又出现了what的新用法。请先看下面四个句子或结构。1.(NMET2001)The home improvements have taken what little there is__my spare time.A.from B.in C.of D.a 解析:这道题看似在考查介词的用法,但实际是在考查what little的用法。当时的课本从没有提过what little的意义和用法。在这里what和little不是两个孤立的词。what little意为“虽然少,但把所有的都……”。there is what little of my spare time是宾语从句的原形。整个题干的意思是:“装修房屋占据了我仅有的一点空闲时间。”不难看出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4.
“空穴来风”本指事出有因,确有来头,但现代传媒往往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流言飞语。这一完全相反的释义造成成语使用中的混乱。同时现行权威辞书的释义也向“流言飞语”靠拢,那么不妨“鹊巢鸠占”,对于表示流言飞语的用法表示认可,鼓励使用;而对于表示事出有因,确有来头的用法,不再用“空穴来风”,而一律改为“孔穴来风”。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习》2002年第3期刊登的于有波老师所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有一道题:题干是“继1999年南疆铁路建成通车后,通往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于2001年破土动工。据此回答……”我觉得于老师命的这个题题干不够科学,问题出在“通往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于2001年破土动工”的表述上。青藏铁路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向西经格尔木到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因全程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所以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大道”,文中的表述“通往”似乎不妥,因为铁路就在LISHIX高原上运行,而不是通往,如改为“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第3题同义词语填空,由2004年的两组双音同义词选填变成一组,另一组换成同义成语选用填空。原题抄录如下: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前仆后继/前赴后继)这是明显地列出一组同义成语让考生选用一条填入空内,我们称作“显性同义成语选用考题”。第4题,选取句中加点的词语(实际上全是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四项中,C项是正确的,使用成语不恰当的其他三项抄录如下:A.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铁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黄冈市2001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极具特色的图表式简述题,原题如下: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这道图表式简述题取材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3期34页)“作文新题擂台赛”试题八,题目要求略有改动。中考试题与《语文教学通讯》的结缘,更加体现了《通讯》的精品本色以及《通讯》人人从众利用利用利用森林木不懈追求……这道题巧妙地利用我国文字的结构变化,揭示出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汉字独特的结构美同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郎平辞职,并非空穴来风”——这是某报曾经刊登的一条标题,一些报纸也曾转载。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老泉”非苏洵之号补证》一文,文中也有“把‘老泉’加之于苏洵,亦空穴来风,恐事出有因”一句。现在,报刊上出现“空穴来风”,都是“事出无因”的意思,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空穴来风”能约定俗成吗?查成语词典,“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原句的意思是:我听老师说,枳树多弯曲,致使鸟来作巢;有了空穴,风就会吹进来。可见,“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其比喻义指消息或流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所以成语“空穴来风”不是事出无因,恰恰相反,而是事出有因。上文所举的两个例句,显然是误用的。值得注意的是,错用“空穴来风”,在报刊上经常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给学生讲文言文阅读时,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与“以力弗敌”中的“以”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而吾以捕蛇独存D.扶苏以数谏故(见任志鸿主编《优化设计》高二同步测控第二课延伸阅读)很多同学以为此题不妥,因为题干以及几个选项中的“以”都表示原因,均可译成“因为,由于”,其实不然。要想解答此题,就必须先了解“以”的用法。虚词“以”在中学课本中最基本的用法有两种:(一)作介词,(二)作连词,而在作介词或连词时有一个相同的用法,都表示原因。人教社1995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常…  相似文献   

20.
空穴来风”是一个十分常见、使用频率也相当高的成语。但遗憾的是,目前媒体上出现的“空穴来风”普遍用错了。如:1、电信重组属空穴来风,阚凯力称不排除有人造势。文章中还有这样的句子:阚凯力认为,这应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南方日报》2004年5月26日)2、“孙白”挂帅纯属空穴来风,张海涛将继续执掌女足。 (搜狐网体育频道,2004年9月3日)3、田亮进军娱乐圈并非空穴来风。(新浪网影音娱乐频道,2004年9月10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无一例外,都认为“空穴来风”是用来比喻毫无根据的传言。并且特意加上“纯属”“并非”“毫无根据”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