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何其芳的散文创作(尤其是《画梦录》),对当前及其以后的散文创作,意义深远。首先,何其芳对散文创作的态度,严谨、自觉;其次,其散文作品的内容,是作者心中眼里的真善美,有思想,有性情,同时,其散文作品的构思与表达,力避平庸和因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出令人钦佩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五册《〈还乡梦〉自序》一文的注释中把何其芳的作品《画梦录》解释为“诗集”,这是不对的。何其芳以其热情奔放的诗歌享誉诗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他还是一位散文大师,《画梦录》就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中国现代散文120家札记》一书对《...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其散文的发轫之作<画梦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文章通过对<画梦录>进行新一轮的文本细读,从它的创作因由、独语体式的选择缘由以及独语实质等探讨集子里有关"寂寞"的深层意涵.  相似文献   

4.
《画梦录》问世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冲洗和历史的沉淀,它的光彩日见斑斓。笔者通过细读《画梦录》,发现在书中,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与表达的情感与西方现代艺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5.
6.
在三十年代,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的生长荒芜而孱弱。面 对“寒冷”的社会现实以及屡遭打击的生活经历,何其芳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充满 了渴望。他创作《画梦录》,是极具主体意识的。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观:散文 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他写《画梦录》,其实就是借此编织一些故事来抚慰他自 己;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为抒情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陆迎真 《文教资料》2006,(36):67-68
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通过运用色彩冷热的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清冷的色调,还通过相邻的冷色,表现柔和的意境;作品化无色为有色,转它觉为视觉,使语言形象带有鲜明的“主观化”色彩;对语言色彩自身表现力以及那些带有“主观化”色彩的语言位置的精心配置,使作品具有一种色彩的“交响”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何其芳的独语体散文在现代散文中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散文集子以《画梦录》最为著名。本文将对《画梦录》极具魅力的景物刻画进行探究,看看他是通过何种画面带领人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的。探究密集的意象带给文章的利弊之处,考察其勾勒景物时的色彩搭配、风格基调、情感内涵。最终通过对比证明其散文诗魅力的独特性以及难以复制性。  相似文献   

10.
散文集《画梦录》反映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何其芳青年时代在追求光明、失望之余难以摆脱的苦闷以及无力的追索,该文集获得1937年的《大公报》文艺奖金。此文集精美的彩来。流动的景物,新奇的比喻,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感知和运用: 何其芳画梦录中的颜色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梦录》是何其芳散文的代表作。对于这部集子 ,著名评论家李健吾曾这样评述过 :“他 (指何其芳 )用一切来装潢 ,然而一紫一金 ,无不带有他情感的图记。这恰似一块浮雕 ,光彩匀停 ,凹凸得宜。由他的智慧安排成功一种特殊的境界。”[1] “何其芳先生要的是颜色 ,凹凸 ,深致 ,隽美”。[2 ] 可见 ,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是《画梦录》创作的重要特色。本文就《画梦录》颜色词的运用作一个粗浅的探讨。含蓄、委婉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精韵 ,托物言志是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何其芳独辟蹊径 ,他致力于色彩词的运用 ,注重色与光的搭配 ,在两者巧…  相似文献   

12.
《画梦录》作于何其芳大学期间,这也是他最痛苦迷茫的一段时期。他找不到人生定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而只愿意将自己封闭起来用流美的语言画着自己的“梦”。这个梦其实不仅是他逃避现实所创造的新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他对寻找人生价值定位迫切的渴求。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散文在发生时期,经过周作人"美文"的提醒,散文有了艺术的自觉。上世纪20年代,"闲话体"散文有着杰出的成就,但随着文体意识的不断发展,"闲话体"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质疑,"独语"的美文浮出水面。何其芳30年代的散文创作,将"诗"的品质和"现代主义"的手法融入中国现代散文,进一步加深了散文的文学内涵,是中国现代散文文体建设过程中一块重要的碑石。  相似文献   

14.
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赞誉,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画梦录》成功的原因:一是作者的散文观念决定了他的作品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基本面貌;二是童话般的梦幻世界的制造,其所受西方童话和中国神话与传说的影响巨大;三是艺术制作手段高超,尤其是"意象经营"的"诗的营构"的手段,它迎合了中国人特有的品味细节、幽回曲折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画梦录>作为何其芳旱期的作品,以其精致瑰丽的文字,唯美、伤感的色调,独具特色.文本中充满了童年记忆的痕迹,但对于童年的记忆并非纯粹的叙事式的记录和描写,他把童年的记忆篡改成了一种关于精神的探索和一种形而上的关照.  相似文献   

16.
《画梦录》是何其芳(1912—1977年)散文创作的发轫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它使年仅24岁的何其芳成为文坛瞩目的人物。1936年7月初版后至1937年3月,《画梦录》在半年内即印行了五版,轰动一时。至建国前又印行了四版,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算得上是畅销书。1937年5月,由著名作家评论家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的《大公报》文艺奖金评委会授予《画梦录》以大公报文艺奖  相似文献   

17.
历来的研究者们都把《预言》作为何其芳前期创作的代表作,而把《夜歌》视为中期的代表作。确实如此,《预言》和《夜歌》奠定了何其芳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从《预言》到《夜歌》无疑是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那么,这两个时期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与其说是一向为研究者们较多注意的《还乡杂记》,不如说是《画梦录》更为恰切。从何其芳的创作发展史来看,从多方面的意义上讲,《画梦录》中不少篇什与《预言》中的若干诗作差不多同时,在思想与艺术上颇多息息相通处。而且它又是通向延安,通向《夜歌》的阶石。  相似文献   

18.
《画梦录》是何其芳(1912—1977年)散文创作的发轫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它使年仅24岁的何其芳成为文坛瞩目的人物。1936年7月初版后至1937年3月,《画梦录》在半年内即印行了五版,轰动一时。至建国前又印行了四版,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算得上是畅销书。1937年5月,由著名作家评论家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的《大公报》文艺奖金评委会授予《画梦录》以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散文奖。评委会给《画梦录》以很高的评价:“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  相似文献   

19.
论何其芳&lt;画梦录&gt;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十年代,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的生长荒芜而孱弱。面对“寒冷”的社会现实以及屡遭打击的生活经历,何其芳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渴望。他创作《画梦录》,则极具主体意识的。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观:散文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他写《画梦录》,其实就是借此编织一些故事来抚慰他自已;以很少的文字制造一种情调,为抒情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  相似文献   

20.
何其芳的散文诗集《画梦录》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的同时又实现了自我的转化与创新,在梦幻般的个人性抒写中,何其芳基本上实现了中西诗学的互融与共生,即在对西方象征诗学的"中国化"的同时又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