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大的麦穗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说:“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过去,捡一枝最大的麦穗。你们只能拾一穗且谁也不准回头,如果谁捡到了,这块田就归谁。”“这还不简单!”徒弟们听了,很高兴地说。“好,我就在对面等你们。”柏拉图说。于是,那七个徒弟从田地走到对面。可最后,他们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他们以为最大的麦穗在前头,所以一路上总是匆匆向前。结果到了尽头,却发现最大的麦穗已经被自己错过——追求最大却失去最大。我们常常胸怀大志。可很多时候,却是空有理想。理想是那枝最大的麦穗,在前头。…  相似文献   

2.
最大的麦穗     
孙传华 《师道》2010,(7):116-116
生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地看,生活的内涵.不过就是些锅碗瓢盆过日子。然而事实上,假如认真起来,这生活中,有些问题还真的非常严肃而棘手。  相似文献   

3.
4.
【设计思路】本文为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叶刚 《山东教育》2005,(34):26-27
孙建锋老师是目前国内小语界人气飙升的少壮派特级教师,他的许多课都是底蕴丰厚、灵性十足,智慧无穷的大气之作。近年来,他诗情演绎的“对话”教学不但为听课的老师和专家所称道,更是成为了学生生命发展进程中的有意义的珍藏。现在,让我们到他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中去领略那流动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孙建锋老师是目前国内小语界人气飙升的少壮派特级教师,他的许多课都是底蕴丰厚、灵性十足、智慧无穷的大气之作。近年来,他诗情演绎的“对话”教学不但为听课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采用自主讨论的教学模式能直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自主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锻炼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深度挖掘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无限潜力,保障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苏红 《文教资料》2011,(34):83-84
熟文本怎样嚼出新鲜味.对于磐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文章以《最大的麦穗》这一借事说j里的散文为例,简述怎样借用教学契机,训练学生使用关联词语说话和思辨能力,弥补学生在关联词语运用上缺乏语感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的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教参上说,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最大的麦穗》(苏教版第十一册)是一篇散文,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人生哲理。课文虽属散文,但集描写、叙事、说理于一体,通过摘麦穗这样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揭示出了深刻的哲理。文章在结构上先叙事,后说理,  相似文献   

11.
韩素珍 《考试周刊》2014,(41):45-46
正教材解读:《最大的麦穗》是很有趣的散文,它借苏格拉底让学生找最大的麦穗这件事说明人生中机遇很多,抓住眼前的机遇,才是最实在的。行文流畅,给予人许多启迪:人生的机会有很多,但机会稍纵即逝,什么是最实在的,就是眼前的,其他都可以当做虚幻。什么机遇最重要?眼前机遇,其他机遇都在路上,能抓住的就抓,抓不住的就放。设计理念: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小语教学中,合作、探究、自主的能力是必备的,在自主  相似文献   

12.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今天讲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也许有人已经听过.但同样的故事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一百个人解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种看法一样,今天我说的这个故事,在你心里一定有别样的理解和定义.  相似文献   

14.
正薛法根说: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语文味是品出来的,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读写结合,品词、品句、品意境,感悟文本的内涵。《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篇蕴含哲理的课文,文中透露出语言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实验教材《最大的麦穗》一文,讲述了古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带学生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边,让学生到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穗,并且是许进不许退,但学生挑挑拣拣,空手而归。最后苏格拉底启发学生:这里肯定有最大的一穗,但未必能碰到,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准确判断,那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  相似文献   

16.
郑益民 《教育文汇》2010,(10):44-44
读了2010年第6期《教育文汇》刊发的席绪鸿老师"《最大的麦穗》如何解读"一文(以下称席文),既为作者勇于质疑的精神叫好,又觉得作者否认教参上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走进弟子们的内心,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19.
进入三年级后,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思维和身心的发展有些不平衡。他们的想法多了,要求高了,而自己的能力又达不到,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由于害怕做不好,许多学生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思索再三,左右为难。渐渐地,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减弱了,效率也降低了。怎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呢?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着手,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